“疏解专列”载800商户石家庄踩点

2016-01-16 03:39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疏解专列”载800商户石家庄踩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地和承接地的互动日益频繁。1月15日上午,途经石家庄的G671次列车和G81次列车迎来了北京大红门、动批等市场群的800多商户,赶赴石家庄参加2016年非首都功能疏解京石商贸对接会。2016年4月30日,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接地的石家庄乐城国际贸易城一期将有5个场馆主体完工交付商户进行二次装修。

在北京打拼了10多年的吴常见听说了这次对接会,早早就报了名。他在大红门地区经营男装批发,有个100多人规模的生产厂。“生意越来越难做,在北京人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现在多的时候能占到40%。”吴常见说,“现在大红门疏解信号越来越强,去年就关了7家市场,现在必须得找出路了。”对于疏解地,吴常见最看重的是该地区的经济条件、购买力和物流能力。

乐城国际贸易城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西兆通镇,体量相当于8个大红门。石家庄提出“十三五”将依托乐城国际贸易城打造集商品贸易、仓储物流、研发加工、旅游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商贸物流集群。国际贸易城一期共6个场馆,4月底将主体完工交付商户入场进行二次装修的5个馆预计10月开业,其中就包括专门承接北京地区服装产业疏解的“大红门服装城”。

国际贸易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对接会为了迎接北京商户,他们准备包一趟列车接送北京商户,消息一出北京商户报名非常踊跃,G671次列车不够用,只好再增加了G81次列车的部分车票。北京释放的疏解信号越来越强烈,现在已经有1700多来自北京的商户签约,还有不少商户在洽谈。

“目前,承接地的配套跟不上是商户反映最大的问题。”丰台区大红门疏解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大红门商户已经不是30年前一个人背着台缝纫机闯天下的年轻人了,他们以“70后”为主,大部分人和老人孩子一起生活,因此对于承接地,除了在发展产业方面对物流、仓储等配套服务有要求外,对教育、养老等生活服务配套的需求也非常强烈。“之前我们以把产业疏解出去为主,今后,我们将开展全面的、综合性的疏解对接工作,把教育、医疗等相关资源也配套到位。”这位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