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朱良委员建议增设“准”红色预警

2016-01-20 15:4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周超)“今天(1月20日)下午,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开幕,上午委员们陆续报到。

记者获悉,委员朱良建议,修订《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增加“准红色预警”等级,并对发布条件、启动时间、发布和解除程序、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

朱良表示,北京在2015年发布两次重污染天红色预警,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对市民生活影响很大。

按《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规定,红色预警启动条件是连续三天以上重污染,如果预测中间有半天刮风,使空气质量指数降到200以下,就不能采取红色预警措施。即使达到红色预警程度,也是提前24小时发布,一般不能提前几天采取措施。这导致在某些不利气象条件下,可能预测污染将很严重却达不到3天,或者预测将达到红色预警条件却是在好几天以后,这种情况下还不能立即采取红色预警措施,甚至也不一定能进入橙色预警,只能等待污染物逐渐积累。

另一方面,一旦达到红色预警条件,就应实行预案规定的全部6条强制性措施。红色预警与橙色预警相比,增加了“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可弹性工作制”、“停止大型露天活动”等防止人群受害的建议性措施,以及“机动车单双号”、“停止室外施工”、“红色预警停产限产”等防止污染加重的强制性措施。从实际执行情况看,这些措施中对市民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停课、单双号限行,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是停产限产。

从实际需要角度来看,防止人群受害的措施应该在污染达到重度污染时再实行,不一定需要提前24小时实行,特别是当重污染来自周边传输,短期内浓度升高的情况下,提前实行作用不大。而防止污染加重、减少排放的措施,倒是有必要提前更长时间就实行,特别是当污染主要是在本地逐渐积累的情况下,更应提前采取减排措施,控制污染物积累。

朱良表示,现行《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没有这种操作弹性。为此可增加“准红色预警”等级。对于已经预测将出现很严重的污染,但还不能触发红色预警的情况,可以提前采取红色预警强制性应急措施中的几条或全部,提前控制污染物的积累。具体采取哪几条强制性措施,应根据对污染来源的预测而定。

对于本地污染物起重要作用的情况,可采取较多减排措施直至机动车单双号、停产限产等代价较大的措施。对于预测空气重污染持续虽不到3天,但污染浓度极高的情况,未触发红色预警,仍可启动红色预警中的几条措施,例如停课、停止大型露天活动等保护健康的措施,以及单双号限行等减排措施。

设立准红色预警等级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应急措施,既能有效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又不至于对市民生活干扰太大、付出过大经济代价。

朱良建议,修订《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增加“准红色预警”等级,并对发布条件、启动时间、发布和解除程序、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启动“准红色预警”时,授权北京市应急办根据污染预测情况,选择采取部分或全部应急措施,并及时公布。文/记者周超

相关

张毅委员:红色预警家长应采用弹性工作制

法制晚报讯(记者周超)关于应对雾霾,委员张毅将提案建议,应采用弹性安排细分预警应对机制,允许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家长采用弹性工作方式以便照料因停课在家的学生、儿童。

张毅表示,此前针对多次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北京市教委及时制定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针对空气重污染预警级别而制定了快速响应方案,这些措施及时、有效,都是面对雾霾的积极应对。

张毅说,各个地区的空气质量实际上不尽相同,发布的预警等级并不同时适用于全市每个角落。尤其是“停课”无论给校方还是给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均带来不便。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采用弹性安排、细分预警的方式。

张毅建议,市气象部门在对雾霾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建立提前预警制度的基础上,提高预警质量,将产生预警等级的可能性及时报告市政府并通知市教委,尽早做出安排。

各区气象部门,尤其是远郊区气象局可结合本地区监测到的PM2.5含量情况及时报本区人民政府,尽早与教育系统沟通,以决定本区域是否必须采取措施。

“虽然孩子不上课,但家长需要上班,有时孩子依然会跟家长去单位,会影响工作,这样起不到作用。”张毅说,市、区有关劳动保障部门应针对红色预警停课期间小学生以及幼儿园儿童家长的实际情况,允许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家长采用弹性工作方式以便照料因停课在家的学生、儿童。对年龄较长的中学生应分年级对待,给予各区学校自主把握的空间,特别是要保障中、高考年级的学生的课程教学。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作者:周超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