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彩代表拿起豆腐池胡同改造图集在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 戴冰摄
窗外北风凌冽,屋内暖意融融。22日下午的北京会议中心9号楼3层大会议室里,人大东城团正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发言踊跃,气氛热烈。
东城团人大代表、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主任刘俊彩抢过话筒,清了清嗓子:“书记,去年开会您给我们基层工作鼓了劲、点了赞,大伙儿都很激动,干劲十足,我跟您汇报下我们街道的变化。”原来,去年两会上,刘俊彩曾介绍了安内大街的旧城改造工作。安内大街两侧原本多是低端业态,私搭乱建普遍,而改造后,不仅街道焕然一新,就连没纳入范围的商户也主动要求加入整治。这条街的变化,让郭金龙频频点赞。他特别强调,城市管理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这次,刘俊彩首先提到了天坛周边整治工作。天坛周边有57栋简易楼,环境脏乱差一直是东城区的“老大难”,去年区里下大力气整治,目前,94%的居民已经签署了异地安置同意书。“有了这个例子,我们东城区对棚户区改造充满信心。”刘俊彩说。
“我们调研去看过,效果很好嘛。”郭金龙插了一句话。
说到老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话题,刘俊彩用了四句话:人口要降下来,居民要动起来,环境要美起来,空间要用起来。“去年您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大伙儿很受鼓舞。在接下来的豆腐池胡同改造中,我们连续召开9次座谈会,按您的要求,我们做疏解工作时充分听取居民建议意见,发动群众和我们一起干,效果很好。”刘俊彩边说边掏出一本图集,“这是改造前后对比的照片,怕您太忙没时间去看,我给您带来了,也算是自产自销了。”风趣的话语,让会场内响起了笑声。
郭金龙翻开图集看了看,笑着说:“那边地铁站建成了会更好,我估计今年应该能竣工了。像你说的,环境美起来嘛。”代表们再次笑了。
近两年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与改善群众生活,取得了良好效果,老城区环境改善了,人民幸福指数提高了。谈到心得体会,郭金龙动情地说:“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才会这样为人民服务。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有这样的魄力。一定要和群众讲清楚,棚户区改造就是为了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只有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才能把事办成、办好。”
“您说得太对了,只有把老百姓的利益尽量考虑周全,百姓们才会赞同、支持我们的工作。”刘俊彩又说,“旧城改造、腾笼换鸟最缺的就是房子、资金,但只要有市委、市政府给我们运打胜仗的粮草,这仗我们打得心里有底!”会场再次响起了笑声。
下午6点多,分组讨论结束。看到郭金龙把图集细心地夹在笔记本中带走,刘俊彩高兴极了,“回去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的礼物,书记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