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月24日讯(记者 张志兴)谈到“新发地”三个字,生活在北京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因为它是首都的“菜篮子”和“果盘子”。那么,“十二五”期间,新发地市场取得了哪些成绩,“十三五”期间,新发地又有哪些规划,将达到什么目标呢?
在2016年北京市两会代表驻地,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新发地市场将全面启动“内升外扩”,计划3月份开工建设地上地下各三层的蔬菜交易楼,以改变目前的蔬菜露天交易模式。“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民将能看到一个全新的新发地市场。
“十二五”时期 新发地做到了消费者满意、政府放心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于1988年,多年来,市场已形成以蔬菜、果品批发为龙头, 肉类、粮油、水产、调料等十大类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的格局,承担着首都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是首都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和大“果盘子”。
据张玉玺介绍,新发地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0个产地分市场,建立了200多万亩生产基地。“我们投资在赤峰、大同、招远、武威、高碑店、襄阳、蒙城等城市建设自己的产地市场。”
每逢冬季,新发地在海南、越南、缅甸种几十万亩西瓜确保首都冬季西瓜供应,经过几年基地和产地市场建设,全国保障首都农产品供应网络已经形成,并初见成效。
张玉玺说,北京90%的农产品靠外埠供应,新发地每天的农产品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包括30吨来自宝岛台湾的果品。除此之外,每天还有来自46个国家的进口水果。
每年在这个时候,新发地都会为首都春节期间的蔬菜供应做好准备。“即使遇到恶劣天气,我们在北京周边储存的大量蔬菜都可以保证北京市场的稳定。”张玉玺表示,他们每天向市民供应250个品种的蔬菜和260个品种的水果。“北京市民可以安心过春节,蔬菜和农副产品供应不用担心。
据了解,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全面推进以结构性改革带动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年头。张玉玺作为新发地的掌门人,他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作为首都的“菜篮子”和“果盘子”,新发地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的农产品供应,做到了让消费者满意、政府放心。
他说,在全国38个大中城市的蔬菜价格评比中,北京的价格排名靠后。“与5年前相比,新发地市场的农产品种类也在逐步增多,目前蔬菜稳定在220个品种左右,水果稳定在250个品种左右,极大的丰富了北京市民的“菜篮子”和“果盘子”。”
“十三五”时期 市民将看到一个全新的“新发地”
张玉玺告诉记者,新发地2016年正式启动经营业态“内升外扩”工程。目前,新发地市场占地1680亩,进行升级改造之后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670亩。
张玉玺特别强调,这并不代表面积缩小了,而是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的空间,所以,总的说来,利用面积还是增加了。
目前的新发地蔬菜交易是露天的交易模式,在2016年的升级改造过程中,新发地计划建一个229亩的蔬菜交易楼,以及181亩的果品交易楼。
据了解,新发地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国际水产城将于2016年投入使用,12万吨冷库也将动工。值得一提的是,新发地国际水产城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北京面积最大、档次最高、范围最广、功能最强的水产品交易中心,对于提升新发地市场整体形象,加快南城崛起和助推北京打造世界城市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两个交易大楼均为地上地下各三层,同时还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冷链群。”张玉玺说,在现有的面积中腾出一半土地进行绿化,他们计划在5年内把新发地打造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花园式市场。
与此同时,在硬件设施升级改造的同时,新发地也在积极对外扩张。张玉玺告诉记者,北京的农产品是输入型的,90%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保障北京市民蔬菜水果的供应,这几年来,张玉玺走遍了全国800多个县市,“一旦遇到好的品牌和农产品,我就会深入了解,与当地的企业和政府沟通,进而在当地建了许多新发地的果园和菜园。”
据张玉玺介绍,他们新发地在广西就建有香蕉基地、在四川蒲江建有丑桔基地、在福建建有大葱基地。“拿丑桔举例来说,在四川蒲江当地,一年产量大概10万吨,而我们新发地就包了5万吨。通过基地建设,既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也保证了供应量,让北京市民能够吃上全国各地最好的农产品。”
据了解,新发地市场的升级改造,被列入了北京市的“十三五”规划。张玉玺说,预计5年内,新发地将变成一个和北京市相匹配的都市现代化交易市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民将看到一个全新的“新发地”市场。
点击进入:2016北京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