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记者就“发展市郊铁路 构建1小时通勤圈”在政协记者会提问

2016-01-24 20:06

打印 放大 缩小



记者:我是千龙网的记者,我的问题提问给郑实委员,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发展市郊铁路,构建一小时通勤圈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我注意到今年您的提案也在关注交通,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市郊铁路北京现在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建设当中需要突破的一些难题?谢谢!

郑实:刚才您提的问题很好,因为这个问题谈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其实不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包括疏解首都功能,也包括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这些问题,都曝露出一个问题来,就是我们北京市长期依赖地铁作为唯一的轨道交通工具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这里说的地铁需要解释一下,可能包括地面,咱们有时候说13号线出地面了,其实我也把它叫做地铁,我们可以叫它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大家知道是一个好东西,跟公交比起来它非常好,但是也有它的缺点,这个缺点就包括它的建设成本比较高,建设周期也特别长,大家都知道在地下运行、建设时间比较长。此外,它的运力比较低。一说运力低,咱们跟公交比较比起来它的运力高,但是要跟火车比起来,它只有六节车厢,车厢也很小。此外,速度也比较慢(同样是跟火车相比)。

这样它实际上和北京市这么巨大的一个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大小规模,以及北京财政收入的状况相比,单纯依靠地铁这种状况还是不可持续的。

媒体朋友可能也注意到,我们有时候说到北京的地铁在世界上甚至都是领先的,我们有500多公里长的地铁行程。但实际上我们仔细看看,这些地铁是非常散的,甚至放射到郊区,市中心的密度还是很低的,并没有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说到这儿我们就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市郊铁路。可能市郊铁路这个概念大家也不陌生,这里需要再解释一下:市郊铁路是开行于市中心到卫星城镇之间的,也包括卫星城镇之间联络的一个火车,叫旅客列车。主要是解决通勤,所以也可以叫它通勤铁路,当然也有人喜欢叫它“快车”,几种称呼都有,其实都说的是一个内容。

市郊铁路是利用既有铁路专线,或者是另外再修建一个专线,这样来建成的。它跟我刚才说的地铁相比,容量大、站距大,地铁一般是一公里一站,市郊列车大概可以做到10公里一站,速度也快,地铁是70公里/小时,市郊火车可以达到100公里/小时,或者是150公里/小时,这么速度。所以市郊铁路是介于我们城市地铁和城际铁路,比如我们和天津之间的城际铁路之间的一种交通工具形式。

从国际大都市的交通体系发展模式来看,中心城区以外的这些都市范围内,比如说边缘地区、郊区,主要是以市郊铁路为主的交通发展模式。比如像日本的东京,城市轨道交通占全部交通总量的将近80%,而市郊铁路在总的交通量里面占到2/3这样一个很高的比例。而北京,可以说轨道交通本身的量并不高,占到1/4的比例。而说到市郊铁路可以说北京目前来讲,几乎没有。我用了“几乎”这个词,不是绝对没有,是几乎没有,已有的S2线可能大家认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郊铁路,所以说市郊铁路这个东西本身不是什么新概念,而且业内应该已经取得共识,北京市已经确立了它的发展和规划方向,都已经确定的,这没什么问题了。

但是,大家现在看进展还是非常缓慢,所以我提出应该要注意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得把建设市郊铁路上升到一个高度来认识,这个高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不是光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实际上是我们要通过市郊铁路有效疏散人口,而进行的各区域的均衡发展。但是很多人担心,说这么高效的市郊铁路会不会产生虹吸现象、潮汐现象,把人都吸引过来,应该说这种担心不是绝对没有道理,可以说当市中心和郊区发展如果确实发展不平衡,而且工作和居住没有实现一体化的情况下,真有可能存在这样一个结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刚才说到的这些问题,它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马上能够实现,而且我们地铁从城市到郊区这种运行状态,本身并不是一个绝对不合理的现象。所以它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避免的。

第二,我们要破除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体制障碍,因为大家知道铁道是铁路部门在管,地铁是地方政府来管,地方政府铁路部门他们之间在体制方面可能存在着壁垒,可能会存在利益冲突,比如说铁路的划拨用地不属于可开发用地范围,可能就挣不到钱,当然也有一些技术标准不一样的问题。所以尽管我前面已经提到了,市郊铁路的建设成本是大大低于地铁的,但不是说它靠自负盈亏这么运营就能够挣到钱,它还得需要补贴,特别是我们要保证市郊铁路如果是一个低票价的状态下,我们政府还是要进行补贴,提高建设的积极性。

第三,我们一个是要利用既有的铁路枢纽和线路进行布局建设,而不是新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建设费用我们可以控制到很低,如果利用既有的线路,我首先拆迁的问题没有了,用既有线路改造就非常合理。而我们北京恰恰具备这个条件,北京市大约有1100公里的铁路线,这里面有专家测算过,大概里面有800公里是可以拿出来做市郊铁路改造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潜力呢?是因为我们一些货运的量是可以拿出去,不需要这么多的货运,货运现在在萎缩,我们可以把它改成客运量。

总之,北京市需要形成这样一个网络,就是中心区主要依靠地铁为主来进行解决,而郊区我们以市郊铁路为辅来进行解决。这样用我中心城带动边缘这些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谢谢!

点击进入千龙网2016北京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申东昀(QV0007)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