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1月24日在参加市政协“推进供给侧改革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联组讨论会上表示,“十三五”规划和2016年的改革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供给侧改革部署,并从人才、成本等方面的改革工作进行了解读。
人才评价实行积分制
隋振江称,人才改革是创新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今年会出台一个关于“如何强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意见”,“这次改革特别强调市场化空间,创新型企业所给的薪酬可能也会成为评价指标之一”。他还表示,绿卡申请的人才评价渠道也在改善,未来将实行积分制。
隋振江强调,政府的政策性供给问题实质是满足企业供给侧的需求,企业需要创新,需要提供新产品、新技术,人才很关键,“预计‘人才评价机制意见’将在3月出台”。
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怎样降低企业成本,也是供给侧改革非常关键的问题。”隋振江表示,税费改革将会从工业领域推到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同时,今年北京市行政审批要继续深化,“国务院已经连续发了几个文件,取消很多职业资格许可认证。通过这些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企业的成本”。
他还进一步透露,今年推出了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实现三省市间要素的有效流动是核心工作之一,如实现职业资格的三省市互认和资质的互认。
或建集中型创新基金
隋振江称,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释放,供给侧的增量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是重要的发力部分。而民营经济在供给侧改革中也应发力,凡是创新的、高精尖的领域都是民营经济着手的主要方向。
他进一步表示,科技经费体制改革基金已是政府扶持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今年在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可能会结合几个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建立一个集中的创新基金,“市科委、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包括亦庄开发区、中关村管委会,在原来的部门预算中拿出一部分建设母基金,再在几个部门关注的领域成立子基金,进一步规范和梳理、收笼基金体系,母子基金关系随着产业链创新领域不断分化、变迁来进行弹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