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月25讯 经北京市政协授权,25日,千龙网发布《张志宽委员:关于加强电子商务中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提案》。
张志宽委员:关于加强电子商务中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提案
问题及分析: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全球进入网络化年代。而网络购物凭着方便快捷、商品丰富, 201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63万亿元,北京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万亿元。纵观各大电商平台,包括淘宝和天猫、1号店、中粮我买网、顺丰优选、京东商城在内多家电商早纷纷发力食品药品品类,以尽可能地抢占先机。但是,在电商平台销售食品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降低伪劣产品混入网购平台,全面保障食品药品品质,捍卫消费者权益,已成为当前食品药品电商亟须解决的问题。综合来看,目前电商平台上的食品药品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电商平台降低了商家和产品的入驻门槛,让大量的劣质食品上架销售
电商平台在进行商家(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入驻时,应当严把审核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电商平台为了盈利,会降低对商家资质的审核,不要求其提供完整的工商、税务登记材料、相应的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以及产品QS标志、保健食品的“蓝帽”标志。
以京东为例,2015年曾经发生过多起食品类消费者投诉案例,70%以上的案例中,经销商没有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或者产品没有QS标志。在“自然之宝”保健品违规销售事件中,京东所售的13款“自然之宝”产品均没有保健食品的“蓝帽”标志,却以保健食品的名义进行销售。
二、电商平台无法保证食品仓储过程中的安全
传统的商超企业在进行商品销售过程中,会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按照批次进行商品进出库管理,并根据有效期进行相应的上下架处理。同时,商超企业也会对仓储环境进行要求,食品存储在专用的食品库,并做好防潮、防鼠等措施。
大多数电商平台在进行食品销售时,不向商家提供仓储服务,任由商家进行食品存储。电商平台根本无法对食品的存储环境、进出库制度、仓储管理人员、有效期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完全放任由商家进行管理,无法保证食品仓储过程中的安全。
三、电商平台疏于对上架销售的产品进行常规检测
传统的商超企业、农贸市场会定期对所售商品进行检测,尤其大型农贸市场会对农副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的日检。
但是电商平台由于仓储和销售场地分离,或者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无法自建快速检测检验环境,从而疏于对上架销售的产品进行常规检测,仅凭商家在入驻时提供的产品检验报告就认为产品永远合格,根本无法保证产品在长期销售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四、电商平台无法保证所售食品在配送环节的安全
目前,大多数的电商平台将配送服务进行外包,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配送车辆是否干净?是否存在食品、非食品混装问题?配送人员是否经过了身体健康检查?生鲜食品是否是冷链运输?电商平台不关注这些问题,第三方物流公司也不关注这些问题,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完全失控,消费者的权益无从谈起。
无论是电商还是传统商贸企业,进行食品销售时都应把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低价”的食品作为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商家、对食品安全要有完整、严格的检测标准、管理制度和处罚措施。电商做食品制度的完善是相当重要的,在供应商审核、产品入库检查、存储配送管理、售后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及追溯4个阶段进行监督保障。对违规供应商实行“有过必究”的制度一定要严厉,对于问题商品要有敢于下架和自我反省的勇气。
目前国内食品安全是整个商业环境的现象,不单单是线上电商的问题。但是电子商务对于商品的质量控制相对于实体店更容易,电商的食品安全只要敢于下力气就一定会得到改善。
建议:
1.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可追溯机制。电商自身建立有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或纳入政府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统,能完成食品供应、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信息采集、记录与交换,当食品质量在任一环节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目前淘宝网已经对卖家发布平台进行优化,要求食品类目下新发布的包装商品,卖家必须填写资料中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品名、厂名、厂址、联系方式、保质期、生产日期、进货日期、数量、供货商、规格、包装方式、产地、配料表、食品添加剂等字段。建立网络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后,“三无”产品得到了有效控制,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追根溯源。而对消费者而言,商品信息更为透明,特别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保质期、产地等一目了然,从而做出正确的购买决定,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2.建立健全商家入驻准入机制。对入驻商城的商家审核供应商资质和商品质量为主的四大认证:一是诚信企业认证:获得工信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或其它相关部门认证评审通过的诚信企业;二是产品认证:商家销售的产品(功能食品及进口食品除外)必须拥有以下产品认证证书和对应标识之一(有机产品、有机转换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保健食品);三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相关认证;四是QS认证即《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认证。
3.建立专业仓储物流配送机制。食品对存储的环境、湿度、温度、卫生等条件非常敏感,挤压、温度不当等情况造成的破包、胀气,会使产品彻底变质。而整箱、整包食品多次分装,将大大增加食品受到重复污染的风险。因此,如何保障储运过程中的食品品质,是食品电商中面临的又一重要难题。
在食品储运过程中,不同品类的食品应'各得其所',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殊性,提供适宜的存储运输方式,以保证食品新鲜、品质安全,最小程度减少食品在运送过程中的营养流失、变质、破损等。如:在包装过程中,严格规定使用食品专用箱、专业包装器材、专用胶带封装等提升安全指数。
在食品储运过程中,采用第三方配送,容易产生暴力物流,细节服务不够周全等现象。同时,不同食品可存储的时间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产品在贮存上的差异化需求。第三方配送很难做到反向物流,而如果客户接收后对产品不满意再退回给店家,考虑到食品的安全性,产品最终很可能会被销毁处理。因此,如有条件,可升级为自营模式食品电商,有效规避暴力物流发生,降低二次包装对食品的伤害,从而细节提升服务力。
3.建立政府监管部门信息对接监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