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制图谢瑶
杨万明在作工作报告。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
1月26日上午,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杨万明作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称,2015年全市法院收案601849件,同比上升29.4%。会后,记者采访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安凤德,对工作报告进行了解读。
□2015年工作
亮点1
全年收案同比增29.4%
报告摘录:2015年,全市法院全年收案601849件,同比上升29.4%,结案542879件,同比上升21.1%。全年审结刑事案件22335件,同比下降2.5%。依法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019件,对507人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安凤德:自去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法院受案范围扩大、诉讼门槛降低,对符合法律规定立案条件的,一律依法立案,当场立案量占立案总量的96.5%。大量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审判工作的难度明显增加。
亮点2
行政机关败诉率12.1%
报告摘录:全年审结行政案件13893件,同比上升53.3%。全年受理行政案件15451件,同比上升70.2%;全年行政机关败诉率12.1%。
安凤德:2015年5月1日,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正式施行,扩大受案范围、降低诉讼门槛,使全市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上升,特别是以区县政府、市政府、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为被告的案件数上升明显。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提升。全市法院更加注重发挥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功能,更加坚持严格司法和依法裁判。2015年行政机关的败诉率与上年比基本持平,小幅下降0.6个百分点。
亮点3
查控逃匿“老赖”306人
报告摘录:全市法院全年执结案件124231件,同比上升18.8%。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5315条、限制出境2071人、限制高消费14783人、司法拘留822人。公安机关协助查控逃匿被执行人306人,移送涉嫌犯罪的被执行人10人。
安凤德:执行难问题反映出:社会诚信体系不够健全,被执行人规避、逃避执行的现象比较普遍;市场风险导致债务人客观上不具有履行能力;财产登记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亮点4
全市院庭长办案9万余件
报告摘录:去年,市高院制定《北京市法院系统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院长、庭长直接审理案件。2015年,全市法院873名院长、庭长共办理案件91195件,占全部结案数量的16.8%。
安凤德:2014年11月6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挂牌成立并立案。该院组建1名法官+1名助理+1名书记员的相对固定的审判团队,实现了人员管理分类化;院、庭长审结案件占全院结案数量的11.8%,院、庭长办案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2014年12月30日,全国首批跨行政区划法院—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该院明确院庭长权力清单,充分发挥院庭长作为资深法官在审理特殊重大疑难敏感案件中的优势,全年院庭长办案数达全院结案总数的19.8%。
此外,市高级法院选择了部分法院的审判庭开展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
亮点5
再审改判、发回重审336件
报告摘录:去年,市高级法院、中级法院依法审结二审案件47035件,审结再审案件544件,二审改判、发回重审3446件,再审改判、发回重审336件。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监督,审结检察机关抗诉案件98件,依法改判、发回重审52件。扩大上网裁判文书范围,全市法院上网公开裁判文书已达36万篇,比上年增长3.5倍。
安凤德:按照司法为民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为民措施,更加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队伍素质能力,确保队伍清正廉洁。规范审级监督关系,明确改判、发回重审标准。
此外,严格执行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等制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亮点6
对47名被告人宣告无罪
报告摘录:市高级法院制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的指导意见》,完善排除非法证据的工作机制,全市法院对144件案件的排除非法证据申请依法进行审查,对9件案件中的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全市法院通知关键证人出庭作证291人次,鉴定人出庭作证31人次。对指控犯罪证据不足的,严格落实定罪标准,全市法院对2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22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安凤德:在各项具体审判工作时,要更加突出如何实现公正。比如在刑事审判中,更加突出强调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坚守防范冤假错案的底线;在民商事审判中,强调加强民事权益的保护、依法制裁侵权行为,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
□追访·杨万明
将研究新举措解决“案多人少”
26日,对于工作报告中提到,目前法院办案压力比较大,有的一线法官年均结案300件,法院将如何缓解的问题。杨万明告诉记者,首先,还要法院的全体法官发扬艰苦奋斗,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执法办案中来。同时,法院系统也想通过繁简分流的改革,将简单的案件快办,腾出力量集中办好复杂的案件。通过内部挖掘潜力,包括把审判力量都用在办案上,制造各种积极因素来应对案件的压力。“有些措施目前已经在采取了,下一步我们会研究新的措施。”杨万明说。
□今年任务
探索重大案件大合议庭陪审
杨万明说,2016年,全市法院将进一步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实和“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将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以及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依法严惩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
在民商事审判中,依法妥善审理涉及解除商铺租赁、污染企业腾退等案件,保障非首都功能疏解依法有序进行;依法审理公益诉讼案件,探索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他表示,今年将积极应对案件数量大幅上升的压力,提高刑事速裁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比例。
今年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落实法官员额制,完善审判责任制,确保将高素质法官遴选出来,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统筹推进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管理和内设机构等配套改革。深入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建立人民陪审员只参与案件事实认定的机制,探索在重大案件中实行大合议庭陪审模式。开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深化知识产权法院改革和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调研探索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改革。
今年还将推动落实法官单独职务序列及配套薪酬制度,加强法官职业保障。坚持从严管理,严格执行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等制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法院风清气正、法官清正廉洁。
京华时报记者杨凤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