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顺:城乡结合部干部要学会啃三块硬骨头

2016-01-28 03:42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城乡结合部干部要学会啃三块硬骨头

“作为首都经济大区,未来五年朝阳要做减法,把疏解工作贯穿其中。尤其要做好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这一地区的公共服务。”北京市人大代表、市长王安顺1月27日在参加朝阳团审议时表示。

未来五年要注重做“减法”

谈及朝阳区未来的发展,王安顺特别强调,未来五年要注重做减法,把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工作贯穿其中。他举西直河市场拆迁的例子说,作为曾经华北最大的石材市场,这种腾退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剥离,过去这里或许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但时过境迁,这类区域性的专业市场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远远大于生态效应。

“腾退后,再也不会污水横流、石尘漫天,这些腾退出来的宝贵的空间,20%用于承载高端业态,80%的土地还绿,过去我们的生态环境短板也可以得到补齐。”此外,王安顺强调,要优化产业功能布局,尤其把握好产业发展和开发强度之间的关系。

干部面对难题须敢于担当

“我特别重视基层农村支部书记,这工作干起来难,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干部要处理好利益的博弈。”王安顺在谈到朝阳城乡结合部治理时谈到,“城乡结合部地区有三块硬骨头要啃,治理散煤、淘汰高排放机动车、城乡结合部污染。对于朝阳的干部来讲,担子重而且累,尤其是历史遗留的种种难题,必须敢于担当,迎难而上。”

王安顺讲起自己前不久暗访朝阳区黑庄户乡郎辛庄村黑煤场的经历,他让村支书王超带路专找外来人口出租房,只见十几平方米的小屋有六七个人挤着取暖。“煤炉冒着黑烟,你说能是好煤吗?那些人住的地方就是几块水泥板搭起来的,令人心酸,我当时跟他们讲政策,动员他们回乡去创业。”

违建的发展模式得不偿失

王安顺要求违章建筑在城乡结合部做到“零增长”。“这些事儿发生在乡村一级干部的眼皮子底下,你就得管,还得管好。”他说,今年1月初在朝阳多个村子暗访时,了解到有些村集体收入源自违章建筑,当地不少村民把建出租大院作为重要的增收方式,这一发展模式其实得不偿失。

“这样的房租收入一定不少,但人多了违建必然多,用煤必然多。你多收1块钱,全社会就可能得补贴10块钱,这样的发展不可持续。所以我就跟村支书和村民们说把违建控制下来,治理雾霾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

相关新闻

王安顺参加海淀团审议时 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城市疏解等提出看法

谁先主动疏解谁先受益

昨日上午,市人大代表、市长王安顺参加海淀区代表团审议,对海淀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城市疏解等提出自己的看法。

发挥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引领作用

“海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也是创新的策源地,科技创新上一定要有新的突破。”王安顺认为,经济要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

针对海淀的科技创新,王安顺表示,海淀要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抓住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机遇。他建议,海淀要巩固、扩大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用足用活国家和市级层面的创新政策,调整海淀园区的服务管理体制,在人才、技术、成果转化上不停探索。

王安顺说:“海淀要建设好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等重点园区,推动、形成中关村航空科技园、东升科技园三期、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创造更多创新创业的经验。”

王安顺还建议海淀要发挥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引领作用,坚持高端化、服务化、积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发展方向,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行业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稳定、强劲的发展新动能。

对海淀科技创新下一阶段的工作,王安顺说:“海淀区要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深入支持‘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等工作,要融资减负,提供技术服务。”

专业人才有独立的落户通道

今年3月1日,公安部门为支持北京创新发展出台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将全面实施。王安顺表示,对于为北京做出重大贡献的创新人才,将有专门、独立的引进通道。

“很多大学、企业都有外籍人才任职,以前办居留证比较麻烦,现在北京先行先试这个政策,从国外引入高级人才,为他们办理居留证等提供便利,让他们‘来去自由’。”他说。

王安顺认为,对于国际人才的引入,不必拘泥于学历,要有自己的人才体系标准。“在华读书的外国留学生有好的科研能力,能转为现实生产力,不管是本科生还是大专生,都可以办工作签证。”

谈到进京工作人才的户籍问题,王安顺说:“我们对科技创新、税收有重大贡献,并且符合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有专门、独立的落户通道。”

谁先主动疏解谁先获益

“海淀在去年疏解了8家企业、12个有形市场,任务很重,但敢于担当。”王安顺认为,海淀现在要把腾退的土地用于改善民生、绿化环境、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上。

对于人员的疏解,王安顺说:“海淀一定要处理好高端人才的引进问题,不能把人才挡在门外。”

另外,王安顺为北京城市学院在顺义杨镇办学“点赞”。“我希望每个区都有一所大学,城市学院这点就做得很好,开了个好头,我一定会找时间过去看看。”王安顺还表示,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工作中,谁先主动疏解谁就会得到更大的好处,也会享受到政府投资等福利。

建筑设计要考虑到极端天气变化

王安顺表示,北京会加强对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的治理,也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水平。“网格化管理是最先在北京诞生的,但是北京没有用好,我们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王安顺建议把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用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中。

对于大气污染,王安顺认为,除了燃煤、机动车等原因外,极冷极热的异常气象灾害频发也是原因。王安顺举例说,最近零下17度的低温使得有些地方的供暖跟不上,这说明管线设计还需要优化,“今后的极端天气会越来越频繁,我们的建筑、市政设施设计都要考虑到极端天气的变化。”

谈到交通,王安顺说:“机动车的使用强度需要控制,海淀也要主动疏解堵点。今年是解决交通疏解的行动年,一定要让百姓觉得交通拥堵有所改善。”

花絮

基层代表向市长递市民联名信

昨天下午,朝阳团在审议时,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闵庆文向市长王安顺递交了300余位家住北辰东路附近的居民的联名信,希望能“完善公交线路、恢复原豹房公交车站”。

这份联名信里有8页厚的说明材料,其中详细罗列了恢复公交站的原因,材料不仅文字详尽,还有居民自制的图表,包括两个公交站间的距离、附近小区的居民人数等等。

“为了得到最准确的数据,这些都是居民拿着计步器量出来的,这是一万多居民的心声。”据了解,因2008年建设施工,原豹房公交车站迁移,附近多个小区居民出行受到影响。

看到居民的联名信,王安顺当场表态:“政府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待。”文/本报记者 刘旭

市长给小米空气净化器提建议

昨天,海淀团在审议时,针对手机发展、空气净化器等话题,王安顺和小米董事长雷军进行了对话。“有新闻说手机过五年就淘汰了,这是真的吗?”王安顺问雷军。雷军说:“这个说法有点哗众取宠,但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手机在10年、20年后淘汰是有可能的。”

“我希望在生态环境治理中,中国能形成自己的环保产业,空气净化器就是这个产业中重要的产品。”就此,王安顺对小米空气净化器提出建议,“我希望你们提升空气净化器的技术,功能上不能比国外产品差,另外要滤芯好、噪音小、耗电少、外观好看。”王安顺还说:“我孩子就喜欢买小米的产品,所以你们做空气净化器要让人觉得新颖,想去购买。”

王安顺还对空气净化器的具体使用功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在空气净化器上直接看见PM2.5是多少,净化了多少PM2.5。”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相关阅读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