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从亦庄到通州新城:青春期,快来吧!

2016-03-28 08:58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无论是已经雏形初现的亦庄,还是规划图中熠熠发光的通州新城, 都在等待着它们瑰丽的青春期快点到来。

他们都是远的、新的。 他们都有充满无数可能性的未来。 被无数美好意愿推动着的亦庄和通州是格外生机勃勃的。

2015 年 7 月 11 日,随着通州正式被确定成为北京行政副中心, 通州开始被推上历史舞台,环球主题公园、彩虹之门……各种高大上的建筑将通州新城上升到国际化的高度,在国际新城美好愿景的召唤下, 人们加速涌入通州, 通州拥堵路段的逐步增加便是最好的佐证。

做创业者和投资对接平台的姚喜,为了节省办公费用,把办公室从中关村搬到亦庄,最初公司的 6 名创始员工都是在亦庄的别墅里吃住外加上班。 两站地铁外的经海路站,是去年刚搬来亦庄的京东, 张政和同为程序员的兄弟们刚刚组团买下公司对面的通泰国际公馆的房子,为此他们特意拼团买了索尼 PS4,吃完饭洗完澡还能回家和兄弟们来一场 “实况足球”。 但张政的同事不少都在悔恨,因为没有及时出手, 今年再买同样的房子要多花60 万。

在亦庄,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 6家,毛大庆、雷军都开始往这里扎。 成立不久的智能机器人创新园、 京津冀全球路演中心甚至在地图上还找不到位置。

20 年前,和上地、望京一样,亦庄和通州到处都是农田和果树地。 如今不同的发展路径,让他们有了不同的气质。 新与旧、守与破、快与慢, 在不同的土地上上演着质地大致相同但时间错落有致的故事。 区域发展的脉搏在人们的故事中跳动,望京、通州和亦庄同被誉为北京东边的“金三角”,现在望京已经走在第二个“中国硅谷”的路上,通州和亦庄的故事只能会更精彩。北京晨报记者 孙雨 陈琼

亦庄:五环外有个“小国贸”        

如果不是路太宽,早晚高峰汽车们还能踩油门行驶,也许很多人会把这里认作是国贸。

下了南五环的荣华桥就是这条宽达64米的荣华路。这条寓意极好的道路被誉为亦庄的“长安街”,它不仅是亦庄规划的主线,也是亦庄最繁荣的一条街,“没到过荣华街,就等于没来过亦庄”。在朝林广场上班的刘娟说。

从北走到南,除了会看到有漂亮落地窗的高端写字楼和三两个五星级饭店,偶尔夹杂一两个五星级公寓,据说公寓里有“说一口地道伦敦腔英语”的管家。

刘娟闲暇时就沿着路边遛达到1公里外的亦庄文化创意园,这里有目前亦庄唯一一家星巴克。星巴克里一般没市里人多,喝一口焦糖玛奇朵上的泡沫,连上免费的WIFI,似乎和之前在国贸上班也没有差很多,这里的常客除了奔驰、乐天等外企的白领外,就是创业者。

■ 从大宝到京东

“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亦庄荣华中路12号,正是大宝的厂址。离的老远就能看到路边偌大的“大宝”两字。旁边,还有乐天、和路雪、可口可乐、诺基亚、富士康、加多宝、奔驰等众多明星企业们。这是亦庄展示出的第一张名片——厂子多。

在吃货杨欣的记忆里,亦庄的路是带着香味的。经常要从京沪高速穿亦庄到南六环外办公的杨欣,还记得初次走这条路时的震惊。永昌北路上,乐天、和路雪、嘉宝、可口可乐等数十家食品工厂一字排开。“我从没见过那么多的可口可乐!”路过可口可乐工厂时,杨欣经常能够看到仓库内刚刚灌装完,摆得如山一样高的待运输的饮料。

这些工厂的入驻,带来了亦庄最早一批白领以及住集体宿舍的员工们。有着严格规范的上市公司或者外企,员工们遵守着这样的秩序——食堂吃饭、统一下班、同住宿舍。

“有一种曾经首钢的感觉,人们在这里吃喝住。”总是在互联网公司跳来跳去、习惯在(北京)北部生活的小曹,刚刚入职京东就赶上搬到亦庄,守规矩的亦庄倒是让他感到新奇。

■ 互联网公司们来了

科技企业的到来除了带来大批思维越来越活跃的年轻人,也让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越来越有人气儿,越来越时尚。2015年,京东带着数万人的大队伍搬到了亦庄,地址并不在核心区,直到现在,从经海路地铁口出来,除了京东几座大楼外,周围仍是一片荒芜。

然而,潮流就是这样在荒地上拔地而起的。2016年1月京东进行的智能硬件展,vr展台被围的水泄不通。大批媒体也隔三差五地被邀请到大厦采访报道。楼外的黑车司机盯着成群拿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上下打探。

大型互联网公司也开始越来越向亦庄靠拢。据说,北京小米电子产品有限公司已经在亦庄拿了一块地,位置离京东不远。近日还有消息表示,乐视也有意迁往亦庄。

与此同时,大量的孵化器、创业园、草根创业者在四处涌现。“创业火种引燃了,要让它越烧越旺!”在开发区经海五路与科创十二街交会处向南看,建设工地围挡上红白相间的展板上的标语,让创客们心潮澎湃,这是九城集团在开发区打造的火柴盒创业街区新项目。

■ 奔跑的速度

“租房和南三环的价位差不多,要是买的话,和市里稍差一点位置的价格相差无几。 我喜欢的房子都要 4 万以上了。 ”刘娟盘算在亦庄买房的计划似乎又要搁置了。 随着开发区的人和机会越来越多,生活成本也开始陡增。 “除了房子, 这里的消费水平整体偏高,吃饭的话,日本料理、金鼎轩、南京大排档甚至是西少爷肉夹馍这些都有,当然价位不低。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这样描述这里人们的心情:2008年,加多宝集团进驻北京亦庄,在那里建了生产基地, 很多干部由粤进京,公司给了一笔补贴。 当时,亦庄的房价在 8000 元左右,一个叫林肯公园的小复式,最高售价约 1 万元,这个价格在广州市中心已经可以买到不错的楼盘, 所以,绝大多数的粤籍干部都没有用这笔补贴购房。到了2016年,亦庄房价已经陡升到均价 2.8 万元, 我碰到的加多宝人,都在顿足懊悔。

亦庄一直是北京楼市价格洼地,随着消费升级,定位在低密度高品质的楼盘们正在飞速追赶。 靠近南海子公园的金茂悦工作人员说,最近连续单周成交 45 套房源, 平均每天成交 4285 万元。老亦庄人郭琴不禁感慨,“前两年房产公司还一天 50元管一顿饭让我们扮演买房人,8000 一平没人买。 如今眨眼4万多,还得抢。

”亦庄如今的房价,郭琴看不懂, 也不想懂,“拆迁留下来的三套房产足够我养老就行了。 ”郭琴说。北京晨报记者 孙雨

责任编辑:李红英(QN0016)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