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进入杨柳飞絮高发期 城镇杨柳雌株将被逐步替换

2016-03-30 16:1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市园林局工作人员正在给树木注射“抑花剂” 摄/记者 杨益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耿学清)随着春季的到来,京城又将进入杨柳飘絮的季节。记者30日上午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十三五时期,本市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将不再使用杨柳树雌株,从源头上控制杨柳飞絮的发生。

当前,本市柳树高位嫁接即俗称的柳树“变性”技术已经成熟,未来每年最多有一百株柳树“变性”,将与现行的“打针”、“隔离”、“洗澡”措施结合,降低杨柳飞絮影响。

未来俩月进入飞絮高发期

今天上午,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王小平在柳荫公园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飞絮是杨树、柳树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植物种子传播和繁衍后代的一种自然进化方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北京市杨柳飞絮一般多在每年的4、5月份。

根据园林绿化普查结果,到2015年,本市城市规划建成区还有杨柳树雌株200万株,占园林绿化乔木总量3700万株的5.4%。

“十三五”时期,全市在城镇绿地、公园和新农村绿化等各项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中,将不再使用杨柳树雌株,从源头上杜绝杨柳飞絮的发生。通过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科学选择和配置树种,营造多树种、多品种乔、灌、草相结合的混交林,不断增加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同时,结合城市建设和绿化更新改造,逐步替换杨柳树雌株,减少飞絮总量,力争到“十三五”末期杨柳飞絮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四招”控制飞絮传播

市园林局称,当前既要认真回应市民对杨柳飞絮问题的关切,但治理时又不能大量砍伐,造成生态功能退化,对此,市园林绿化部门想了不少办法,通过多种方式集中治理。

通过改造、建设绿化隔离带,形成有效的立体缓冲区,增加对杨柳飞絮的吸附滞留能力;“打针”,通过注射“抑花一号”花芽抑制剂控制飞絮,这种方法能抑制90%的飞絮;“变性”,通过给产生飞絮的雌株嫁接上雄性枝干的方法达到停止飞絮的目的;“洗澡”,在飞絮集中的时间段内,采用高压枪冲洗、及时清理收集飞絮等措施,避免飞絮再次随风飘移。

针对杨树、柳树,园林部门将会因树施策。对柳树,将会综合“打针”、“变性”解决飞絮问题,从2008年至今,本市已有1000多株柳树成功“变性”,生态功能也得到恢复,由于“变性”需要的成本和人工限制,且每年最多只有一个多月(3月底到5月)的适宜“动手术”的时间,未来每年最多有100株柳树“变性”。

而杨树则不能采取“变性”的手段,将主要通过“打针”和移栽替换的方式治理飞絮问题。

多知道点 杨柳树是京城绿化“大功臣”

杨柳树是杨柳科杨属(Populus)与柳属(Salix)植物的总称。中国是杨树和柳树的起源中心,原产于中国的杨树有53种,占世界杨树种类的50%以上,其中中国特有种35种。原产于中国的柳树有257种,约占世界柳树种类的50%左右,其中179种为中国特有种。杨树和柳树是我国最主要的乡土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应用历史。

杨柳树主要集中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北京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用于城市绿化的树种相对较少,而杨柳树生长速度快,易于成活,养护成本也较低,而且在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当时经费有限的绿化建设来说非常合适。

责任编辑:包萌(QN0017)  作者:耿学清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