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居庸关景区取消15处商业点

2016-04-28 03:07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十三陵居庸关景区取消15处商业点

十三陵长陵景区门前,原先停车场旁生意兴隆的一溜商亭不见踪影。淡化商业味儿,这是十三陵及居庸关景区正在抓的一件事。27日,记者从昌平区了解到,15处景区内商业网点已被取消。

记者昨天赶到明十三陵的定陵景区。大门西侧,原先的定陵精品购物中心已经挂上了“游客服务中心”的醒目牌匾。售票窗口设在游客服务中心入口处,进了大厅,迎面就是服务台和旅游资讯触摸屏,另外还有休息座椅、急救室等配套服务设施。售卖旅游商品的柜台虽然还保留着,但经营面积压缩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剩余空间全部用于便民。

“景区外的购物中心缩小了,景区内也只保留了2处购物点,主要是结合文物展陈出售一些旅游纪念品。”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一名管理人员介绍,和国内很多景区一样,十三陵景区也面临着商业味道偏浓的问题,并且绝大多数商摊兜售的是同质化严重的旅游纪念品,商亭的外观也与景区整体风格不相符。

这次整改,十三陵减少不必要的商业设施,定陵景区—道院、三道院和地宫出口的3处有碍于定陵整体历史风貌的商亭全部拆除。

相比于十三陵,同属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管理的居庸关长城景区商业氛围更浓重。负责人介绍,居庸关长城景区北关瓮城内东西两侧、北关平台、东山顶等处的12个商棚在这次整改中拆除。

景区停车、行车难现象也得到缓解。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为改变长陵门前停车难、停车乱的现象,特区对周边区域进行了重新规划,私家车、旅游大巴车各设一个停车场,并有各自的进出路线,景区门前恢复为休闲广场,仅在客流量极大时作为应急停车场使用。

整改成果能否长久保持?昌平区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已成立旅游市场秩序监管流动执法站,每周组织开展1到2次联合执法行动,防止欺客宰客、私搭乱建等现象反弹。另外,十三陵特区建立了暗访机制,专门对外招聘的暗访专员定期、不定期地依据5A级景区标准进行暗访暗查,暗访结果与特区领导班子、景区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让景区的有序管理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