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底前,东城区将在部分老旧小区周边的道路、胡同试点“夜间居民停车区”,居民的私家车可以在夜间限时停车。5月10日,东城区公布《2016年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方案》,12月底前将启动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试点工作。利用“互联网+”技术,研究开发手机应用APP,年底前实现实时车位查询等功能。同时还将研究鼓励单位停车场、停车位对外开放,实现错时停车。
打通22条“微循环”
今年4月初,红桥天乐玩具市场被夷为平地。完成清理工作后,这里将恢复原本的红桥南路。这条次干路将连接天坛东路和体育馆西路,加大局部交通的“微循环”。
根据方案,12月底前,东城将开工建设体育馆西路北段、四块玉中街、阳平会馆南路、红桥市场南路、地兴居路、西兴隆街、新革路、西花市西街、北羊市口街、国瑞北路、西晓市街、长青南路、夕照寺中街、文化中心北侧路、自然博物馆北路、北极阁头条、后椅子胡同、革新南路、正义路南延南段、龙潭路东段、法华寺路、松林东路22条微循环次支路。同时,实施前门东侧路、银河SOHO北侧路、兴化路、灯市口大街、东直门北中街、夕照寺街6项疏堵工程。
南锣建“安宁街区”
方案提出,6月底前,在北京站、东直门交通枢纽、崇文门新世界加装交通设施,同时调整北京站西街南侧辅路交通组织,取消停车位,划定临时停车落客区;台基厂、北池子、南河沿、东单三条等大街加装交通隔离设施,南北池子大街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限制旅游车辆通行。
9月底前,东城还将开展整治违法停车专项行动,在符合条件的人行道安装阻车桩,治理乱停车问题,建设8条禁停街和47条停车示范街。严格控制重点商圈区域的路侧停车位供给数量,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10月底前,完成南锣鼓巷、东四三至八条、协和医院等区域交通综合治理。结合平房区物业化管理,把南锣鼓巷地区、东四三至八条地区建成“安宁街区”,有效缓解协和医院周边交通拥堵。
鼓励单位车位开放
根据方案,东城区将设置夜间限时停车位。对全区居住区周边占道违法停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部分老旧小区周边道路、胡同试行设定夜间居民停车区域,设立专用标志,缓解居民夜间停车难问题。
同时研究辖区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对外开放,以及鼓励社会单位自有车位和内部车位对外开放政策,与周边居民实现错时停车。
试点停车电子收费
记者了解到,本市将研究出台路侧车位管理改革总体方案,确定路侧电子收费系统技术方案,在东城区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东城区将配合全市开展实施停车资源普查。通过停车资源普查工作,建立东城区停车数据信息系统,实施停车位登记制度,完善路侧停车位“一位一编号”,实现数字化管理和部门间共享通用,12月底前将启动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试点工作。利用“互联网+”技术,研究开发手机应用APP,年底前实现实时车位查询等功能。
北京晨报记者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