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把手”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不失声? 第46期

2016-05-23 14:03   作者    编辑 李红英(QN0016)

5月17日,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重大突发事件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行政一把手当第一新闻发言人"广受好评。那么,第一新闻发言人具体指谁?与新闻发言人有什么不同?在重大事件中如何做到不失声、不缺位?

第一新闻发言人说的是谁?

2月17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宣讲政策,特别是遇有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关切等,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接受媒体采访,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

在4月20日发布的《北京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其中第十九项“加强政策解读”中再次提到“第一新闻发言人”。具体是这样描述的:“各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定期带头宣讲政策机制,通过政策吹风会等形式,发挥好行政机关负责人第一新闻发言人的积极作用。”

第一新闻发言人到底是谁呢?其实在上文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第一新闻发言人”指的就是行政系统的“一把手”,也就是文件中提到的“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具体来说,就是大到省长、市长,小到乡、镇长,在社会需要信息公开的时候,都应该带头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对着话筒发出权威的声音。

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召开前,李克强总理接连两次“发话”,要求各部委主要负责人“要积极回应舆论关切”。“两会”期间,共有25位部长走上“部长通道”,回应热点问题50多个,如此高效的发布度、如此坦诚地回应社会关切,可谓史无前例。

“第一新闻发言人”有啥不一样?

据报道,很多新闻发言人受制于职权范围等因素,未能充分掌握情况,时常遭遇“难言之隐”,只能在体制与舆论的夹缝中被动履职。而这种捉襟见肘,又很容易“惹祸上身”,让自己沦为舆论质疑的对象。

在天津“8·12”爆炸事故的发布会上,发言人为什么答不出“事故救援由哪位领导牵头,如何组织指挥”的问题?因为他不是第一时间参与指挥的人员,掌握的信息不见得比记者多,失败是注定的。

对此,公安部原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曾称,“8·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应由指挥部核心高层领导出面答疑,体现救援的决心和信息的权威,而非不掌握核心情况的宣传部门负责人。

相比之下,“一把手”的身份、资源和权限,决定了以他们为“第一发言人”的新闻发布可以呈现得更诚恳、更有效。

“第一新闻发言人”的“第一”还应该体现在反应的速度上。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或者社会严重关切的事件时,“一把手”应该第一时间内站出来,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如何在重大事件中做到不失声、不缺位?

淡化官员意识 应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话

天价鱼事件、天津港爆炸事件等等,一系列舆论的次生危害都是因为回应不及时、不主动或不准确造成的。

越是在众声喧哗的时代,越需要权威声音厘清是非、解疑释惑。虽然无法一劳永逸地说服每一个人,但只要谣言、谬误等非理性言论还在,官方声音就不能落后,更不能缺席,这应当是政府部门所抱持的定力与自信。

有人表示,政民良好互动效果的实现,绝不仅仅依赖权威身份,人们关心“谁在说”,更关心“说了什么”“说得怎样”。只有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社会关切,“第一新闻发言人”才算名副其实。

云南省马龙县委书记贺勇认为,“第一新闻发言人”必须淡化官员意识,在舆论压力面前,要勇敢面对问题和矛盾,不躲、不拖、不推、不堵、不抗。

需要有一套预案和一个容错机制

武和平认为,新闻发言人不是“个人”,而是制度。新闻发言人在日常状态下就应该有队伍,有一套预案,还要有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以及各部门的支持。

武和平说,“我觉得现在也得有个容错机制。有领导同志讲过,主动做工作说错一两句话,是可以原谅的。如果遇到重大问题,静默失语,不主动做工作,不敢担当,造成更严重的舆论误导,那才是不可原谅的。”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