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设外国人服务大厅 外籍人才拿绿卡提速两倍

2016-05-31 15:2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外籍人才拿绿卡提速两倍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范博韬) 在中关村,平均每天有7.3亿元投资被吸引,有3.26亿元被用作科研经费。如此庞大的数字,支撑着中关村“创业、创新”的发展模式。而在数字背后是中关村示范区一批批高新技术人才的支撑。其中既有即将毕业的留学生,有来华20余年的“中国通”,也不乏归国的华侨。如今,随着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的开设,能留在中国、留在中关村踏实地工作,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难事儿。近日,首批7名外籍人才已经获得了在华的永久居留权。

服务大厅开仨月  210人申请享受新政

在海淀区双榆树北里,一座两层的小楼从三个月以前开始引起周边居民的注意,楼外停着警车,有民警进出,乍看上去像一个新设立的派出所。但进去办事儿的却有一大部分是肤色相貌与街坊邻居大相径庭的“老外”。

这就是由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设立的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

该大厅负责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外国人,受理、审核涉及有关出入境政策措施的永久居留、居留许可和签证的申请,发放证件,提供咨询服务。已经于今年的3月1日开始运行了。

同时,公安部推出的20项出入境新政也正式开始实施。其中,在中关村实施的包括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办理永久居留“直通车”、设立审批服务窗口等10项全国首创的出入境政策,成为全国外籍人才管理改革力度最大的政策和制度创新。

3月1日设立以来,大厅已正式受理共210人涉及新政的申请。近日,首批7名外籍人才已经获得了在华的永久居留权。

留学生中关村就业  无需两年工作经验

在服务大厅的咨询台,一名来自保加利亚的留学生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向民警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她叫秦晓岚,目前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清明文学博士学位。名字中秦始皇的“秦”、纪昀的“晓岚”,可见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面临毕业的她希望能留在中国就业。她告诉记者,以前像她这样的外国留学生要想留在中国工作需要两年的工作经验。但好多人,尤其是本科、硕士毕业的同学,一直都在读书,根本凑不齐两年的工作经验。“挺难办的一件事儿”。

现在,她听说如果在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就业,已经不需要这样两年的要求。也就意味着像她这样的留学生可以申请在中关村的创新企业中实习和就业。“对我们来说,算是新的突破吧。”秦晓岚说,这个新设立的大厅对她们来说“太方便了”。有任何关于申请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而且,可以到这里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而同时,她在学校也参与留学生日常活动的管理等工作,因此,她这次算是代表同学来咨询的。

心理医生来华22年  盼望获永久居留权

在办事大厅,像秦晓岚这样希望能留在中国的“新人”不少。而一些在华多年的“中国通”们则希望能通过新的机会,让自己在中国的工作更加稳定。美籍伊朗裔医生麦丰华就是这样一位。

22年前,麦丰华作为心理医生来到中国,一直在对儿童多种心理疾病进行治疗研究。同时,他也学过中医,并且取得了中国的行医执照。但多年来,他一直为不能长时间留在中国而发愁。

他告诉记者,22年来,他留在中国的凭证都是签证。每年都要重新办理,可能还要离开中国一段时间。而作为临床心理医生,他希望自己能对患者进行持续的治疗。

同时,签证这件事也给他带来了压力。“我每年都要担心,会不会被拒签。”麦丰华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在北京有了工作、安了家,甚至买了房子。而随着年龄增大,他开始担心之前工作签证对于“60岁”的限制。他有些害怕自己要突然“和中国说拜拜”。

他偶然知道了这个办事大厅,并且听说政策更宽松了,于是赶紧跑来咨询。他告诉记者,能申请到永久居留权是他的梦想。

华侨带项目回国创业  拿“绿卡”有归属感

在办事大厅里,“洋面孔”之外也不乏归国华侨。其中不少人是带着项目甚至团队回国的。

华侨梁惜春早在1992年就赴日发展。20多年后,吸引她回来的是北京“遍地都是的机会”。在她回国前,丈夫已经先行一步,把在日本研发出的肿瘤微创手术设备“搬”了回来,并在海淀创办了医疗企业。

梁惜春说,在日本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都按部就班,很难出现什么突破,几乎“一眼能够看得到未来是什么样的”。因此,感到在日本的发展进入瓶颈。而在国内,有对肿瘤治疗的迫切需要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政府对于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则让他们觉得安心。

两周前,她向中关村管委会提交了申办永久居留权的请求。一周后,管委会的推荐信就到了她的手中。带着推荐信并交齐自己的个人材料,再等50个工作日她就可以拿到“绿卡”了。

澳大利亚归国华侨李亚林同梁惜春一样,也是由中关村管委会“推荐”来办事大厅的。她告诉记者,2012年促使她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是中关村的优势政策。

李亚林告诉记者,中关村对科研项目有着很好的扶持政策,包括产业资源的配给、资金扶持都给了企业很大的帮助。而且,在中关村,尤其是她所在的上地地区,聚集了一大批科研人才,人才扎推的状态让她很容易就能为企业找到合适的前沿人才。

对于企业来说,这就大大缩短了从研发、产出到进入市场的整个周期。同时,也帮助企业提升了技术门槛。还有一点,是李亚林比较看重的,在企业向外省市发展时,“中关村”这三个字,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目前,李亚林也提交了相关申请。她表示,拿到永久居留证后,就如同拥有身份证一样,在出行、住宿、办理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和普通中国公民一样。让她有了一种归属感。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92名符合条件的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获得了“绿卡直通车”推荐函,他们分别来自互联网、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健康医疗等不同领域。

政策突破

“绿卡”审批缩短至50个工作日

对符合认定标准的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同时加快审批进程。北京市公安局自受理后30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公安部自收到审核材料后20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合计50个工作日。而在政策实施前,这一过程需要180日。

申请留华不再受60周岁限制

外籍博士研究生每年在境内实际居住大于6个月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在中关村创业的外籍华人、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都不再受60周岁的年龄限制。可凭工作许可和雇主担保函件直接申请五年有效的工作类居留许可,也可凭创业计划直接申请5年有效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外籍华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在中关村企业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可以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建立外籍人才积分评估制度

实施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制度。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根据中关村外籍人才积分评估标准进行评分,达到一定分值的,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打通留学生实习创业渠道

对经北京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备案的中关村企业邀请前来实习的境外高校外国学生,可以向口岸签证机关申请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入境进行实习活动。也可在境内申请变更为短期私人事务签证进行实习活动。签证均加注“实习”。

此外,在京高校的外国学生经所在高校同意并出具推荐函,可以申请在学习类居留许可上加注“创业”后,在中关村实施兼职创业活动。

相关新闻

中关村邀创业者宣讲

无论是归国华侨、即将毕业的留学生,还是土生土长的创业人员,中关村的创业团队人员可以按照年龄、地域、行业等不同标准划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拥有并坚持梦想。

今天(5月31日)上午,《“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创新发展百姓宣讲》在中关村开讲。其中一位演讲者就来自中关村创业服务企业“车库咖啡”。在演讲中,他就多次提到了“梦想”这两个字。

5年前车库咖啡成立之初,这一行业并不被看好,甚至连他的朋友们也持怀疑态度。更何况,以服务创业为目标的他们在当时也是“不摸门儿”的创业者。但凭借着对梦想的坚持,车库咖啡、车库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及推广。

这几年已经有400多个创业团队走出“车库”,其中既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十几岁的中学生,更有为了创业睡了一年澡堂子的中年人。

据宣讲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宣讲活动共有20余场,除了百姓专场外,还将走进高校、企业。每次都会有7至8名演讲者围绕创新、创业的主题与听众进行分享。

本版文/记者 范博韬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