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学生 秦博宇
伴着空调低沉的轰鸣声与夏日慵懒的鸣蝉,活泼轻快的铃声响彻整个考点,如释重负地放下笔,看着老师收走高考的最后一张答题卡、试题册、草稿纸……
曾经无数次想着这一刻该是怎样的兴高采烈,欢庆“解放”;而当这一刻真的到来时,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却挥之不去——三年的高中生活弹指而过,这高考也是最后的绝响了吧。
走出考场,想起上午刚刚考过的号称“史上最难”的文综。隔了半天再去回想,整张卷子倒给人一种充实的感觉。时间紧任务重,仓促答完试卷,一脸阴霾地走出考场,发现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这次高考中的大起大落。然而,无论考成怎样,生活终归要继续;心情无论多么沮丧,三点也同样会坐在考场中听着英语听力。
短短两天的高考,或许是仓促写就的结语,不愿迎接的时光尽头,但当你最后一次走出考场,回头望向六月酷热的烈阳,便会知道,面前的征途自是星辰大海,而自己刚刚路过第一个休息站。
高中生活,尤其是高三那种别样的体验,是众生永不重来的,多年之后也许不会记得在哪个考场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9个小时,但那段以梦为翼,热血拼搏的岁月却不会黯然失色。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时间节点上,愿诸君在展望未来的同时,莫忘三年的初心,毕竟也正如刘过所言: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你转身离开,而我还在这里
十一中学教师 刘满兰
下午5点,“考试结束,停止作答”。你们涌出考场,陆续离开,留给老师们一个轻松的姿态!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诗句:时光流逝了, 而我还在这里。
是的,2016年的高考已转身离去,而高考还在;曾经奋战的你们离开了校园,而东校的泡桐、杜仲还在,西校的玉兰、山楂还在!
你们是我最难忘的记忆。课堂上,从不隐瞒自己的看法,总是坚持自己的表达,即便是在最后一节语文课上,你们也不苟同!
我清楚记得,最后一节课上,有感于你们在高一高二时生活、学习在西校,高三时搬到了一站之隔的典雅安静的东校,我送给你们一副对联:东校距西校仅有一站,昨天到今天已是三年。横批是“说短也长”。我的意思是:空间上只移动了一站,时间上却已走过了三年;高中三年虽说短暂,但它对你们的影响却很长远。在我得意之时,却听到了小奇同学反对的声音: 横批不如“说长也短”来得好!两字一换,意思迥异,而你们似乎都赞同小奇。你们的意思是,“说长也短”感叹了高中三年的短暂!三年,只移动了一站;三年,只是瞬间;三年,离别就在眼前。它饱含了你们无限的感慨和浓浓的留念,的确比“说短也长”更吻合最后一课的气氛,更契合即将毕业时的心境。
你们重在情,而我重在理。最后,我们各自保留了自己的看法。选择A,心存B,答案何必唯一?
还记得课堂上的哈哈大笑:“朗读达人”博琨同学总是能将不同的文章演绎得风格各异,或深情款款,或调皮搞笑;“诗歌王子”博伦同学的打油诗总是亦庄亦谐,风趣幽默。
还记得写作课上的惊喜连连:丁翔同学那句“外星我是不会去了,因为那里没有国、没有家。在那里,我是一棵没有种子的蒲公英,只能飞、不能活”把大家感动得稀里哗啦;刘天奇同学的“西游团队里的师徒四人既是摆渡人又是渡河者”的见解独到得让我叹服不已;可仁同学的“有大视界才能有大世界”的文章高远得让我们心生豪壮……你们留在我优盘里的文字,留在我记忆里的笑容,使2016届高三、2016年高考成为我生命里无法复制的“这一个”。
当然,这三年,你们遇到的风景也未必是一生里的最美,但一定是最难忘的记忆。
再见,2016年高考!再见,可爱的你们!再见,我教学生涯里的又一段难忘时光!
儿子竟食言了
家长 雨山
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
昨天一切还算顺利。吃晚饭时儿子还谈起了同学在群里发的搞笑段子,我的心也随之宽慰了些,希望儿子的好心情能带来好运气。睡前儿子还玩儿了一会儿电脑,说是放松一下自己,我没有阻止。想想看,孩子们十二年苦读,要在这两天之内全部展现。内心的压抑,内心的苦楚,家长、老师又能理解几何?他们渴望解脱,渴望精神上的慰藉。但来自家长、来自老师的理解和宽容又能有多少?挑灯夜战,有谁劝他们“早点儿休息”;拂晓早起,有谁让他们“再多睡会儿”。家长总在唠叨:“这么早就睡了”、“你哪像个高中的学生”、“一点儿也不紧张”…… 老师总在叮咛:“认真点儿,太粗心了”、“明天休息,再做一套卷子”、“离高考只剩××天了”……中国的学生呀——真的好累!
亲历高考,无论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种成长!记得二模结束后那周的周日晚上,儿子从学校回来,开门时就见他两手捧着从胸口一直堆到下巴的书本,背上还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我赶紧接过来,好沉!责怪儿子为何不让爸爸帮忙,他只淡淡说了句:“我都这么大了,这点儿小事还要你们帮忙?那以后上大学了你们还能一直在我身边?”心疼之余为孩子的成长倍感欣慰!
回顾陪伴儿子一起走过的高中三年的点点滴滴,觉得自己也在成长,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成绩和排名,也学会了从苛责到理解。
上午考完理综,儿子只说了句“还行”,便对考试再无只言片语。直到下午送他进了考场,在门外等候的时候,才从其他考生家长那里知道,这次理综难度挺大。我想儿子不愿多说,也是怕我担心吧。
17时刚过5分,考场外一直窃窃私语的家长们开始躁动起来,考生出来了!我目不转睛地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儿子和几个同学边说着话边往大门口走来。我快步迎了上去。儿子也看到了我:“妈,一会儿我想和同学去麦当劳庆祝一下,您和爸先回家吧。”一瞬间,我竟愣在了那儿。本来说好考完试后一家三口出去吃饭庆祝一下,没承想儿子竟食言了!
目送着那渐行渐远的身影,忽然觉得眼眶有些发酸。儿子长大了!不管我们有多么的不舍,都要学会放手,因为儿子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作为父母,我们唯有祝福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