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东城区获悉,东城区将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公共项目,按照非禁即入原则,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外,一律对非公资本开放,决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
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公共项目
目前,东城区正在大力推进三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和非公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环节,承接服务事项,发挥积极作用。东城区的非公企业将进入居家养老服务、平房区物业管理、公共文化服务、区属老字号国有企业改制四大重点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发挥非公企业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和作用。
东城区区委书记张家明告诉记者,政府部门要加大简政放权、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力度。“前不久,东城区委统战部、工商联到南方进行了学习考察。浙江省针对行政审批事项,采取‘精简一批、取消一批、下放一批、转移一批’的办法,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部分职能,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新形势下,我们要学会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工,在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供给方式,通过购买服务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今后不再直接承办。”
张家明说,政府部门要转变“大包大揽”的传统思维定式,舍得掏出“口袋里的权力”,不该管的不插手、该管的一定要管到位。要重视商会、协会组织在市场运行、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强街道等基层组织与基层商会的联系,把原属于市场、商会的职能交还给市场、商会,将部分职能通过委托代理、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让渡给更高效的社会组织。“比如平房区物业管理、居家养老、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工作,我们就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职能部门要在区级层面加强统筹、制定服务标准,通过商会协会引入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发挥他们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实现管理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公开化。要让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有机会参与到区域中心工作中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非公企业将进入四大重点领域
记者了解到,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是东城区的重点工作,而满足数量多、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就必须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目前,该区相关部门正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和管理办法,通过该办法鼓励非公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承接居家养老服务相关事项,开展养老服务。
同时,今年东城区10个街道全面推开平房区物业管理,完成平房区物业管理实施意见,明确环卫保洁、治安维护、秩序管理等基本物业服务标准,鼓励非公企业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参与进来,提供平房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记者从东城区了解到,东城区现有文化设施近千个,特别是街道、社区的文体中心、文化活动室,需要通过企业化运营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满足群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通过完善社会力量准入、管理、运营、考核等标准,东城区将引导更多专业化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管理与服务。
此外,非公经济还将参与区属老字号国有企业改制。据介绍,东城区现有74个老字号品牌,34家区属老字号企业。为了推动老字号传承发展,东城区将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等方式,平等参与区属老字号企业改制。据悉,今年东城区将先拿出第一批3至5家区属老字号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社会资本,优化股权结构,推动股权合作,完善治理机制。
北京晨报记者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