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退休后"北漂"8年追梦 创造是最大乐趣

2016-07-18 16:07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夫妻俩退休后“北漂”8年追梦

在位于三里屯附近的北京奥加美术馆“国际艺术家驻留中心”,有这样两位特殊的驻馆艺术家,他们以70岁的高龄成为这里最年长的老“北漂”。为了追求心中的艺术梦想,他们放弃舒适安逸的退休生活,2008年从青岛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北京,从最初落脚宋庄的画家村再到去年开始的驻馆生活,他们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追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退休北上只为心中的艺术梦

初次见到梁百庚、王琳夫妇是在京交会上,作为独立艺术家的他们当时设立的艺术品展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份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画作和手工布艺娃娃,更因为他们不同于展区内其他艺术家的“高龄”。

最终的采访约定在他们刚刚成立了一年多的工作室内。走进位于北京奥加美术馆地下室的这处6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面的陈设简单古朴,有梁百庚作画的大书桌,还有王琳制作布艺娃娃、布贴画、彩锦绣需要的缝纫机和各种布匹,墙上挂满了各种画作,一面巨大的平台上陈设着王琳这些年制作的造型各异的孤品布娃娃。虽然工作室面积不大,但这里却给了他们8年“北漂”生活难得的安定与踏实。

“我今年70岁,老伴68岁,从2008年北漂到现在有8年时间”,满头华发的梁百庚退休前曾是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美术教授,一辈子都和画画难舍难分的他在被任命了行政职务后感觉枯燥乏味,就选择了提前退休,并为了心里的艺术梦当起了“北漂”。之前画画采风也去过很多地方,但北京的艺术氛围却是梁百庚最喜欢的。

退休前也曾是一名教师的王琳,从青岛跟着老伴一路来到北京却是“被逼无奈”,“他之前曾经有段时间自己待在北京,也不会照顾自己的身体,有一次半夜发高烧还是北京的朋友赶过来把他送到了医院,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就只能夫唱妇随跟着来了。”

在青岛,梁百庚和王琳是安享晚年生活的退休老人,150多平方米精装修的房子舒适安逸,王琳一有时间就做做自己喜欢的手工娃娃,或者去近在咫尺的海边钓螃蟹,回来老两口美美做一顿海鲜大餐。但2008年来到北京宋庄后,他们的生活便脱离了之前安逸的画风,“8年前的宋庄远没有现在这么高楼林立”,王琳每当回想起最初在宋庄的日子都会五味杂陈,“这辈子从没过过租房子的日子,当时有青岛的亲戚来北京看我们,看到我们住在平房里,冬天还要自己生炉子的时候都直掉眼泪,都劝我们回家享清福,不过我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吃苦对于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不算什么,我落脚宋庄的时候心里也打鼓,毕竟当时我也是60多岁的人了,总觉得这里是年轻人的天下,没想到来了不到半个月,就交到了不少朋友,大家以画会友,觉得心情特别好。”在北京有了落脚的地方后,梁百庚就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除了每天在画室里作画外,有时间就会坐着公交车去各个美术馆看展览,从中国美术馆、798的各个美术馆到今日美术馆乃至宋庄的大大小小画室,梁百庚看了个遍,“太过瘾了,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北京来对了,在这里常常会有种渺小感,觉得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和吸收。”

“我们现在有退休金,不用考虑生存问题,和很多年轻艺术家不同,我们没想过挣大钱,只想在这里安安静静地享受这种氛围,趁着还不算太老,创作更多的作品,等到老了有心无力的时候,也觉得自己这辈子没有浪费光阴。”梁百庚告诉记者。

栖身宋庄创作油画《蜗居》

在宋庄,梁百庚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床作画,除了一日三餐和中午短暂的午休,几乎其他时间都在不停地画,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让梁百庚捕捉到了很多创作灵感。在北京的8年时间内,粗略计算梁百庚的画作已经有几千幅,更让他感到骄傲的是,“北漂”两年后他的作品就被法国文化部看中参加当年举行的《大皇宫国际艺术邀请展》。

“这幅被选中的画名叫《蜗居》,是一幅油画作品,创作的灵感就来源于我们住的宋庄村,我们最开始租的房子是一年将近4万块钱,房租基本上还会一年涨一次”,在宋庄的六七年时间里,梁百庚、王琳光搬家就搬了三四次,这些“折腾”都成为梁百庚创作的源泉,“这里还有很多带着淘金梦来北京的打工者,他们的生活状态特别生动和真实,很快我就完成了这幅作品”,更让梁百庚觉得有意思的是接到法国文化部工作人员通知的时候,“当时有个年轻人打电话来说他是法国文化部委托的中方工作人员,他们之前在网上看到了我的作品,因为平时也经常有来画室参观的人给画拍照,我也没太当回事,后来这个年轻人就询问能不能来画室进行拜访,因为这个展览有意邀请这幅画和作者去法国参加文化部的活动。”

当这名工作人员看到梁百庚时非常惊讶,“他没想到这幅画的作者是我这样一个老头子,因为作画的心态和表达方式都非常年轻”,梁百庚聊起这次约见时特别开心,“那名工作人员感慨近70岁的年龄画了一幅30多岁的画,我觉得那真是对我最大的表扬,后来跟着这个展览的组织方一起到法国参展,还参观了卢浮宫和各种美术、博物馆,半个多月时间比自己旅游出去玩儿还要满足和开心,因为和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

随着在宋庄小有名气,欣赏梁百庚画的人越来越多,但他在卖画方面却很“小气”,这点也被老伴王琳常常数落,“其实他创作的量很大,有一次我们在上上美术馆做了个展览,之后有一对年轻夫妻追着我们想买其中一幅画,他却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说因为那幅画他特别满意,卖了就跟卖孩子一样,心里会难受。”

面对老伴的埋怨,梁百庚却很淡然:“卖画有时候也要看缘分,而且禁得住诱惑也是学美术的人必须要经历的考验”。之前还有电视购物书画频道的经销商找上门来,要订购一批装饰画,订单一开就是4000张,签了合同就有几百万的收入,但这样赚钱的机会也被梁百庚委婉拒绝了。

“这样的装饰画我们叫‘行画’,都是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花开富贵、十二金钗、八仙过海之类的吉庆画,全靠走量挣钱,这样的画不难画,但别说是几千张,就这样连续画上100张,也会让人丧失创作的最大乐趣”,梁百庚感慨,“我现在的年龄要还跟流水线上的机械工人一样,还北漂干吗呢,人活着总得干点儿更有创造力的事情。”

做了300个布娃娃舍不得卖一个

虽然常常唠叨老伴的不识时务,但一辈子夫唱妇随的王琳骨子里还是挺理解老伴的选择,“他觉得卖画像卖孩子,其实我做的这些布艺娃娃也有很多人要买,但因为每个娃娃只有一个,都是孤品,是我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我也不舍得卖”,从七八年前退休开始迷上做娃娃,如今王琳的娃娃宝宝已有300个,“在别人眼里,他们就是普通的布娃娃,但在我眼里他们都像有生命一样,因为从设计构思到动手做出来,每个都需要几天时间,全是心血。”

从来没有拜师学艺的王琳在艺术方面很有天赋,也许是因为有个会画画的老伴耳濡目染,现在的王琳偶尔也能画上几笔,“我画得慢,基本一天能画一张,一张可以挣150块钱,这些钱我就攒起来给我的娃娃们买布”,王琳做的布艺娃娃不仅造型灵动,而且用的布料都是从农村老人手里买来的老鲁锦,“这些鲁锦的颜色都特别有时代感,连织鲁锦的棉线都是当地老人手纺的,有时候一小卷就要将近100块钱,我想这样自己画几张画就能买几卷布了,因为老布做出来的娃娃比现代布做出来的更有艺术感。”

因为酷爱做布艺娃娃、布贴画和彩锦绣,王琳的手掌上磨出了很多厚茧子,经常拿裁缝剪和刻刀的她,大拇指和中指甚至有些变形,“这两年学着慢慢做,劳逸结合,不像刚开始的时候,经常做一宿都不觉得累,第二天早上眼睛跟兔子似的全是红的”。现在王琳的布艺娃娃作品已经有300个,还有各种布贴画、彩锦绣、剪纸作品上千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像老伴一样,哪天也给这些手工艺品开个展览,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作品。”

从去年开始,梁百庚和王琳受邀成为北京奥加美术馆“国际艺术家驻留中心”的驻馆艺术家,对他们而言,目前的生活状况已经比8年前刚刚“北漂”时强了太多,而和宋庄更加乡土的原生态生活相比,居于闹市的环境变化也许会给他们的创作带来更多新的灵感。

记者 左颖 文并摄

责任编辑:李红英(QN00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