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浮华背后——揭秘京城顶级俱乐部

2016-07-20 08:0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7月19日,北京长安街地标建筑之一国际俱乐部启动原址扩建,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也浮出水面——有谁知道,这幢只有两三层的建筑曾见证了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新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性窗口——北京国际俱乐部

成立时间:1987年

国际俱乐部的前身是1878年东交民巷的西绅总会,1911年后成为在台基厂大街7号为外国人提供娱乐活动的北京俱乐部。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俱乐部被外交部接管,才改称“北京国际俱乐部”。

使馆区拔地而起 新建国际俱乐部提上日程

上世纪70年代初,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大批使馆在建国门外拔地而起,但外交官们还缺少一个轻松交流的大型活动场所,于是新建国际俱乐部提上日程。

1971年到1975年,北京国际俱乐部、外交公寓和友谊商店三个大项目同时设计和建设。北京国际俱乐部的这片建筑个头不高,却因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而令人过目难忘。可在特殊年代设计出这样风格的建筑并不容易。

黄色的马赛克立面,白色的窗框,再加上黑色的窗棂,这三种色彩搭配起来就像是中国人的脸庞一样,讲究“眉清目秀”,亮眼美观。可就是这三色中的黑色,当年差点惹出事来。“那时候有个说法是‘刮黑风’,所以不能用黑色,但不用黑色就不好看了,怎么办?”设计师吴观张想了个办法,9桶黑漆兑1桶绿漆,颜色上差别不大,有人较真起来,就说是墨绿,这到最后才过了关。

见证“网球外交” 副总理过招老布什

紧挨长安街的是网球馆,东来西往都能瞅见。这是国内第一座对外运营的室内网球馆,也陪伴不少老北京网球迷的成长。网球馆名声远扬得益于一件事。198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在此和来访的美国副总统老布什交锋,这场“中美网球双打对抗赛”后来被人评价成“网球外交”。

而在1974年,老布什飞抵北京,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任期13个月。这13个月里,老布什先生经常到台基厂大街7号的国际俱乐部打网球。

而网球外交还能追溯到更早:1957年,锡兰(现斯里兰卡)国家网球队来华交流,比赛地点就是设在当时位于台基厂大街7号的国际俱乐部。这支网球队,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支与我国网球队交流的外国球队。当时,在台基厂大街的国际俱乐部门前,周总理、贺龙和十几位网球运动员站成一排拍照留念。

原址再建一栋99.9米高的大厦 预计2018竣工

扩建后的国际俱乐部,除接待大量的政府来访团、承接诸多官方国际会议外,还将为具有特殊外交功能的驻京使团、国际组织、半官方机构等提供办公服务。  根据计划,国际俱乐部将在原址再建一栋99.9米高的大厦,预计2018年8月竣工。

眼下,扩建工程已经开工,地上23层、地下3层的新楼将在南北各设置裙房,其中南裙房所在的位置就是1971年建设的网球馆。按规划部门的要求,外立面将复建为网球馆历史原貌,而主楼大厦及北裙房外立面则采用石材和玻璃幕墙结合的形式。建成后的主楼及南裙房将为办公区域,北裙房一层为千余平方米的大宴会厅,二层为网球馆。

责任编辑:李红英(QN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