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立案非法中医43件 自媒体成为违法宣传途径

2016-11-19 02:09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今年立案非法中医43件 自媒体成为违法宣传途径

一家通过网络新闻进行宣传的“王某针灸”近日被查处。经查王某在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为他人针灸减肥等非法行医行为。北京市卫生监督所介绍说,今年北京市立案非法中医43起,持续的打击下,非法中医呈现隐蔽化趋势。

    近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通过互联网线索搜集,发现了一家非法行医的针灸诊所。当事人王某以“王某针灸”为名,通过网络新闻的方式招揽患者就诊。市卫生监督所联合属地海淀区卫生监督,在一段时间的蹲点暗访之后,对该诊所进行了查封。现场,一位患者正在接受治疗,背部、头部扎有数十针。经查,“王某针灸”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他人针灸减肥、治疗疾病属于非法行医;现场还查获针具多种。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与西医领域的非法行医相比,非法中医对老百姓的迷惑性更强。“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百姓不了解又笃信中医的心理,假借中医诊病、养生保健等名义,扰乱中医服务市场,消费者不仅被骗取钱财,更会给健康带来隐患”,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刘劲松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为此,市卫生监督所自8月至10月共出动执法人员2796人次,立案43件,处罚24件。与去年相比,立案数量下降了61%,处罚案件数量下降了75%,连续两年的中医清扫行动初见成效。

刘劲松介绍说,在持续的打击中,非法中医呈现愈发隐蔽的趋势。“一种是在概念上打擦边球,说是‘调理’,实为诊治,但又是无资质的诊治;另一种就是在宣传方式上的隐蔽性,比如某些药物以体验的名义进入社区,但实际上是将消费者引导到疾病诊断上,采取侵入性操作,这些医疗行为都应当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此外,还有以“营业执照”掩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行为,照证齐全才算是合法行医,但有些诊疗场所只办理了营业执照而未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有照为名蒙骗消费者。

在清扫行动中,市卫生监督所重点清理各类打着“中医治疗、养生保健”等旗号的机构进行虚假宣传、违法销售药品、医疗器械、欺诈消费者等行为;查处生活美容机构非法开展针刺、埋线等中医诊疗行为。查处养生保健服务机构非法开展放血治疗、正骨、牵引、穴位贴敷、瘢痕灸、发泡灸等其他带有侵入性和危险性的诊疗行为。查处中医医疗机构违法开展涉及“妇科、儿科”等暑期就诊量较大科室的虚假宣传及雇用医托等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