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全市5000信筒坚守书信情怀 邮寄信件中家书不到十分之一

2017-01-25 06:29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全市5000信筒 坚守书信情怀

“见字如面。”又到了年根儿底下,多年前这个时候,远方的亲人捎来一封家书,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期盼,邮递员在这个时候也成了“最可爱的人”。时过境迁,在通信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写信的日子早已离我们远去。再过两天,手机会空前繁忙,拜年的信息、群里的红包,都会接踵而至。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有多久没从书信上读过节日问候了?记忆里让人倍感亲切的“邮政绿”信筒,是否早已让你视而不见了?

信筒·故事

开筒员:一早上只取回11封信

上周五,北京晨报记者骑着自行车,跟随东四邮局开筒员杨明轩去取信,老杨负责整个东四邮局片区,骑自行车一圈8公里多,分布有9个信筒。早上9点准时出发,从东四邮局往东顺着朝内大街不远,来到第一个信筒。老杨打开箱门,里面空空如也。关上箱门,他从自行车上取出掸子,上下左右把信筒擦拭了一遍。“甭管有信没信,我们要求逢筒必擦,做好保洁。”骑着自行车再来到朝内南小街,打开第二个信筒,仅一封信件孤零零地躺在偌大的信筒里。

9个信筒都开了一圈,用时大约一个半小时,老杨取回来11封信,其中有4封是明信片,其余都是发往单位的信函。将取回的信盖戳销票后再分类放好,等待中午投递;下午4点,再开第二遍信筒。

“最开始刚干开筒员的时候,信是真多!”2001年,老杨来到东四邮局当起了开筒员,那个时候东四邮局辖区共有21个信筒,早上8点半就得出去,经常在开了第二个信筒时,报兜子就装满了,不得不返回一趟把信送回邮局。“越是到年底,家书和明信片都多,最火的时候一开筒呼啦啦兜子就满了。”

老杨说,十几年来信件是每年都在减少,类别也在发生变化,最初大部分都是家书,后来商业函件和明信片增多,家书逐渐减少。2012年,随着中央“八项规定”严禁公款寄送贺年卡、明信片之后,开筒取出的信件更是“少得可怜”,自行车上的报兜子再也没有鼓鼓囊囊过。

王府井邮局的开筒员李鹏,干这行12年了,他还记得,“在业务量最多的时候,打开信筒,信件哗哗往下掉。”但最近几年,经常打开信筒没有信件,还总是发现有人拿信筒当垃圾筒,一打开信筒里面全是餐巾纸或者雪糕棒。

投递员:上世纪80年代“夹道欢迎”

朝阳区水碓子邮局主管投递工作的副局长宁建干了30多年的投递工作。1978年,高中毕业的宁建被招到朝阳邮局当投递员,负责安定门外到德胜门外的信件报纸投递。他还记得那个时候还是老式水泥浇注的圆形信筒。那个年代,因为通讯手段单一,来来往往的信笺几乎成了百姓和外界联络的主要工具,每天都得有二三百封信,再加上报纸,报兜子总是装得满满的。由于邮件量太大,开筒员每天要开三回。

从安外到德外,宁建每天给居住在这一片的居民送报纸信件,一干就是4年。那个时候,老百姓特别认可邮政投递员这份工作,一来邮政和铁路一样都是“铁饭碗”;二来邮递员来了,老百姓盼着的家书也到了,尤其是每年11月底至次年1月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书。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9点左右和下午四点来钟,宁建都会准时出现在胡同口,按例会“喊报、喊信”,比如“人民日报来啦!”这时候,家家户户的人都出来了,等在家门口翘首以盼,或者招呼他“有没有我家的信?”宁建每天也会受到两次“夹道欢迎”的待遇。

在此期间,宁建转岗到营业部门,几年后又回到投递部门担任管理工作。他记得大约从2000年以后,家书数量就开始逐年在减少。据北京邮政部门2004年统计,当年“家书”类的私人信件大约只占到25%,市民收到的信件中四分之三都是各种信用卡对账单、保险单、商场的打折广告等商业信函。现在,打开信筒,几乎都是公函、商业信件,家书还不到十分之一。取而代之的是,“双十一”过后那数量猛增的电商包裹。

营业员:常见大学生不会写信

上世纪80年代,陈兰颖上高中,学校门口有一个铸铁的大信筒,是她对邮局最初的印象。1994年,陈兰颖进入东四邮局做营业员。刚上班的时候,带她的师傅就告诉她,经常会有不识字的客户来寄信,营业员有时候还要帮忙写封家书。结果,等她“独当一面”后,却发现不识字的人几乎没有,倒是经常会遇到大学生来寄信时,提笔写信常犯愁。

比如不知道写信的格式,经常出现家庭信息不详、收件人姓名写错、收寄件人位置写反的信件,这种信件一般都无法发出。所以每次她在收信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一一确认信息是否正确。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贴邮票,他们经常会遇到邮票正面贴一张,背面贴一张的信件,这种信件,通常都会当作“欠资”处理,退回寄件人。

在东城区“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中,东四邮局就在周围的史家小学、北新桥小学、交道口小学开展了“书信进校园”的活动,带着孩子体验寄信。去年12月,东棉花胡同幼儿园还主动与邮局取得联系,邮局职工将“书信进校园”活动带到幼儿园,教孩子亲手做贺卡、写信封、贴邮票,再通过邮寄的方式,给父母送祝福。孩子们排着队寄信的场面,被陈兰颖拍了下来发到了朋友圈,引来无数感慨。

集邮家:从信件上集邮才有乐趣

说到集邮,崇文集邮协会会长鄂文江在邮迷里有大批的“粉丝”,他不仅有着64年的集邮史,而且是《丙申年》特种邮票首发日纪念戳、邮资机宣传戳的设计者,也是丁酉年“大吉大利”生肖主题邮资机戳设计者。

今年80多岁的鄂文江老先生,从1953年开始集邮,从事纪念戳设计也有30多年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各地的邮友给他寄的信件每天都有二三十封,到现在,他三四天能收到一封信。鄂老说,信件有着寄件人的心意在里面,是微信、电话所比不了的。这些年的信件,他都精心收藏了起来。

从集邮来说,对于传统的信件他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最早集邮时,都是从信封上找邮票。”集邮的人对于邮戳的位置非常讲究,要求位置正、清晰,盖住邮票左下角四分之一。如果能遇到信封整洁,品相好、邮戳又正又清晰的邮票,那真是太难得了,简直“如获至宝”。而从信封上铰下来的邮票身价要次之,流通的自然封比作为商品的首日封又要珍贵。通过这种方式要想收集到整套邮票,相当不容易,对于邮迷的感受自然不一般。而如今几乎没有人写信,集邮的方式都是排队在邮局购买首日封,现场盖戳,虽然也是文化传承,但他认为已经失去了那份乐趣。

信筒变迁

圆柱筒

早期的信筒是水泥浇筑的圆柱筒,2015年,长安街沿线更换“复古筒”,形状形似古老的落地圆柱形信筒,显现出厚重的历史感。

方形筒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邮政的平信邮筒,与现在的方形信筒最大的区别,底座是一根独立的柱子,而不是现在的两根柱子。

“黄帽子”信筒

1983年,北京出现了“黄帽子”信筒,信筒的顶部被涂了一层黄油漆作为标识,主要是搜集那些需要加急的信件。

信筒·现状

圆形“复古筒”重现长安街

在采访中,北京晨报记者接触到的在邮政系统干的时间最长的“老人儿”,就是朝阳区水碓子邮电局主管投递工作的副局长宁建,他刚刚入职那会儿,信筒还是水泥浇筑的圆柱筒。如果您脑补不出来,可以去长安街沿线看一下,现在长安街边儿上有铸铁的仿制老式的圆柱信筒,在妇联门口、东方新天地路边都有。全北京市圆形信筒一共有31个,大部分都放在长安街边儿。而这一批圆信筒也不是一直在这儿的,这是“九三”阅兵前夕,长安街沿线更换的“复古筒”,为了衬托厚重的历史感。

上世纪80年代,信筒改为方形信筒,与现在的方形信筒最大的区别,底座是一根独立的柱子,而不是现在的两根柱子。在1983年,北京出现了“黄帽子”信筒。这种黄帽子信筒又叫“赶班信筒”,主要是搜集那些需要加急的信件。这个时期,北京市民的邮政通信量大幅增长,而邮政运输能力严重不足造成信件传递速度下降,北京邮政决定设一批特殊的邮筒,由当时的北京邮区中心局分拣处开筒班直接负责,配备专用车辆,近20名职工分早、夜班进行专人专格分拣,使本市上午投递的信件当天下午就可以到达收件人手中;晚上9点以前投的信,次日早上就能收到。为了方便居民识别,当时的64个信筒的顶部被涂了一层黄油漆,这便有了“黄帽子”的称呼。

到了2005年,“黄帽子”日均开筒量不足5000件,还不到一个分拣员一天分拣定额的四分之一。在北京市服务22年的“黄帽子”信筒面临转型,北京邮政部门提出,“黄帽子”可以升级为24小时收寄快件的“特快信箱”。

如今,北京市普遍适用的信箱有两种,一种是方形平信信筒,全身绿色,两边都可以开门,分本埠、外埠;另一种是一半绿一半红的方形信筒,红色的一面收同城快件。

主题邮局出现个性化信筒

体育邮局、美猴王邮局、大清邮政信柜……近几年,主题邮局也在北京开始逐渐发展,让市民眼前一亮。在北京什刹海烟袋斜街的一幢清式建筑内,是一个面积60平方米的邮政营业厅,叫大清邮政信柜,隶属于地安门邮局。什刹海是中国大运河漕运文化的起点,是中轴线文化的重要元素,“大清邮政信柜”将传统邮驿文化与什刹海中轴线、大运河等多种文化元素结合,用文化创意的角度去重新诠释大清邮政。门口的信筒也颇有“皇家”特色,仿古的信筒上还盘着一条龙,旁边有一个“寄信小孩”的铜像,而这里也成了不少游客留影之地。

每逢有重大体育赛事,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3号的体育邮局,也成了不少球迷必然要来的地方。体育邮局有两个足球杯信筒,屋内一个屋外一个,此外还有一个大力神杯信筒。借助室内的“闪印机”,用户还能通过扫描二维码,把手机内的照片打印出来制成明信片,盖上纪念邮戳,寄给亲友。

2016年1月5日,“美猴王”生肖文化主题邮局在北京市朝阳区水碓子邮电局成立。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扮演孙悟空的著名演员章金莱(六小龄童)受聘担任主题邮局名誉局长。

信筒·未来

邮政+互联网是未来创新方向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实现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当天,中国邮政太空邮局正式开通。去年11月3日,是中国邮政太空邮局成立五周年的日子,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首次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了太空邮局天地通邮。51万封家书通过天地邮路寄往天宫二号内的太空邮局。

除了开通太空邮局,中国邮政还与一些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递业务,如手机邮局、微信邮局、“互联网+商函”、“微信+商函”等。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李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信息、图像、音像、视频,记录在像手机一样的电子终端上,通过互联网传递到对方,这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传播方式,正是中国邮政函件转型创新的方向。”

信筒作为公共设施不会“退出”

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不少市民表示由于多年不用了,对身边的信筒也是视而不见,连长安街边的31个复古圆形信筒,有的市民也表示头一次听说。“实际上,这么多年来,信筒的数量并没有减少。”中国邮政集团北京市分公司相关人士介绍,据统计,目前全北京市共有邮政信筒5403个,有红信筒、绿信筒、圆信筒和挂箱4种规格。

如今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信筒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对此,中国邮政集团北京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肯定地说,“作为一种公共设施,信筒不会退出。”按照规范,一般区域道路同侧大于等于1000米、人流密集区域道路同侧大于等于800米范围内,需要设信筒(箱)。

该负责人说,“虽然私人信件在逐渐减少,但还有各种商业信函接踵而至,比如话费对账单、信用卡对账单、社保单,信筒仍然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现用信筒

目前北京市有两种信筒,一种是方形平信信筒,全身绿色,两边都可以开门,分本埠、外埠;另一种是一半绿一半红的方形信筒,红色的一面收同城快件。图片摄于地安门。

【记者手记】 农历新年 写封家书吧

在通信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书信,仍然是最具有文化内涵、最能够传达心曲,最能够拨动心弦的情感媒介。当您拿起笔,将一腔深情倾注到一笔一画之中,再通过邮政服务完成最终传递时,文字便在不知不觉中延伸了开来。我们常说,“见字如见人”,在收到亲人来信时,除了收获千里如面的温暖和深情,您的文字,也成为您的生命体验和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经过时间的沉淀,变得愈发厚重绵密,弥足珍贵。

如今,书信早已不再是亲友之间联系的媒介,想要联系随时能打个电话、发个微信,但您有没有想过,有多久没写信了?又有多久没有感受在邮筒前投出一封充满期待的信件,体会到收信的快乐与满足?不如正好借农历新年,让我们暂时摒弃屏幕两头的问候,让双手离开键盘,拿起笔,尝试向远方的亲朋,写一封饱满温情、畅诉衷肠的家书——给那些被冷落的信筒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次重温“以笔传情”的机会。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这封“家书”,或刚刚好。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陈琳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