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市未成年人遇家暴虐待可拨打96156

2017-06-01 06:50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未成年人遇家暴虐待可拨打96156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由北京市民政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教委、市公安局等11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昨天启动,北京市“96156”未成年人非紧急救助保护热线昨起正式开通。该热线将承载本市大部分困境未成年人事件信息受理、咨询工作。同时,本市将在西城、通州、丰台等五个区开展未成年人紧急庇护安置试点,未成年人紧急庇护救助将交由街道(乡镇)开展,实现就近庇护安置。

全市现有1.1万名困境儿童

根据市民政局相关文件,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需要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关爱的儿童。

而困境儿童则可分为四大类,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家庭儿童、城乡低收入家庭儿童等;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的儿童,主要包括孤儿弃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儿童等;因罹患重病或身体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因其他特殊原因导致陷入临时困境的儿童,主要包括打拐解救儿童、临时失去家庭依靠的儿童等。

截至2016年8月,本市共摸排出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10618人,其中城乡留守儿童433人,困境儿童10185人。

如今,对于这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有了更加畅通、便捷的保护渠道。依托原有的96156北京市社区服务热线,从昨天开始,该热线搭载了未成年人非紧急救助保护功能。据市救助管理中心调研员靳林德介绍,所谓的非紧急救助,就是除了拨打110以外的一些非紧急情况,“打110通常是紧急事件,比如发生家暴、虐待、遗弃等行为,伤害到了未成年人身体。而如果发现有未成年人缺乏合理的监护,造成未成年人陷入困境,都可以拨打96156反映,由专人进行登记后,派发到相应属地的救助站,届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社工等会第一时间开展救助工作。”

五区将试点未成年人紧急庇护安置

今年,本市将探索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下沉途径,拟在西城、通州、丰台等5个区开展紧急庇护安置试点,将未成年人紧急庇护救助交由街道(乡镇)开展,实现就近庇护安置。

靳林德表示,目前本市未成年人救助工作主要依托于各区救助站,而这些救助站主要用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安置工作,位置也相对比较偏远。而对于需要紧急庇护的未成年人,包括陷入困境、遭受家暴等情况的老年人、妇女等,救助工作在原则上要靠近社区,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尽可能在社区内解决救助问题。“比如我家住新街口,我遭受了家暴,可以就近到社区的紧急庇护安置点求助,而不用大老远跑到陌生的救助站去。”

“当然也不见得一定要在社区,也可以依托于乡镇、街道,建立紧急庇护安置试点,辐射周边的社区。从目前来看,真正需要进入到庇护场所安置的人员数量还不是太多,紧急庇护安置点的数量还有待下一步调研之后再确定。”那么,紧急庇护安置点将有哪些人员配置?靳林德表示,有几类人员必不可少,社工、律师、家政人员等,“当然也欢迎心理咨询师、教师来介入庇护过程,形成合力帮扶。”

以西城区为例,今年西城区拟开设两个紧急庇护安置点,其中一处位于什刹海地区。据北京和风社工事务所负责人张潇介绍,西城区的紧急庇护安置点将配备孩子的起居室、食堂、儿童活动空间、洗漱间等生活设施,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要,庇护点的具体位置还在进一步规划当中。

每个社区都将设置儿童福利督导员

为了更好地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本市还将在居(村)委会明确设立专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包括儿童主任、儿童福利督导员或儿童权利监察员,拟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以西城区为例,该区的儿童福利主任将由区民政干部担任,全区200多个社区都将有自己的儿童福利主任,下个月还将启动专干培训会,未来还可能纳入社工力量担任未保专干。

这些儿童福利督导员的职责有哪些?靳林德表示,“儿童福利督导员首先要掌握本社区内的困境儿童数量和基本情况。其次,一旦发生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他们要第一时间发现,并落实强制报告机制,第一时间报警。”在后续的介入工作中,儿童福利督导员都要全程跟进。

困境儿童档案一年更新四次

对于已经摸排出来的10618名留守儿童和困境未成年人,每人的基本情况都已进行了详细登记,实现了一人一档。除了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外,困境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情况、困境未成年人的身体伤害与卫生健康、心理状况、行为表现等项目都有档可查,并评定了风险等级。通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帮扶项目,以区为单位,将每一个对象分别由全市14个社工事务所对接,并落实到每个社工事务所的责任人,逐户开展对口帮扶。

以西城区为例,该区974名困境未成年人由北京和风社工事务所对接。据该事务所负责人张潇介绍,社工们将困境未成年人的困境程度由高到低分为红色、粉色、黄色、绿色4个级别,其中红色档为亟须解决的对象,将第一时间开展帮扶工作。根据每个困境未成年人的家庭特点,派出一名专业社工进行帮助。靳林德说,每个季度,对口帮扶的社工都要重新入户,对保护对象做一次档案更新,“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精准地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帮助,我们的工作困难点在哪,也能知道未来工作重心在哪。”

困境未成年人年底纳入有效监护

除了开通96156未成年人非紧急救助保护热线、开展未成年人紧急庇护安置试点、设置儿童福利督导员等亮点举措以外,今年本市还将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快建立“家庭监护为主体、社会监督为补充、国家监护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监护机制。同时,通过开展为期一年的“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全市1万多名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年底有望全部纳入有效监护范围。

根据《北京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今年1月至9月为集中行动阶段,各区要集中开展专项行动,强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强制报告意识,加强对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监护人的监督和指导,组织和督促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北京市留守(困境)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及时发现和保护处于无人监护等困境的儿童,严厉打击遗弃留守(困境)儿童等监护侵害行为,为留守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提供针对性帮扶。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力争到2017年底本市所有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部纳入有效监护范围,杜绝留守(困境)儿童无人监护现象,有效遏制监护人侵害留守(困境)儿童权益行为,切实兜住我市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人身安全底线。同时,通过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开展留守儿童和需要紧急庇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帮扶项目。围绕留守儿童数量和部分需要紧急庇护的困境未成年人需求,做好社区、家庭和社会的宣传,开展亲子教育、亲职培训、家庭关系融合教育、家庭暴力防范教育项目等活动,定期走访儿童家庭,了解儿童生活、学习、心理情况,掌握辖区留守、困境儿童动态情况。

本市还将编制未保工作服务案例手册,向16区救助管理站、服务于留守儿童和需要紧急庇护未成年人的社工事务所发放;引入社会力量围绕留守儿童兴趣爱好培育、安全防范项目开发、志愿服务项目等开展多形式的关爱保护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留守儿童和困境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研究建立儿童评估体系,制定标准化救助服务标准。联合相关专业机构共同研究北京市遭受家庭暴力、虐待、侵害、遗弃或监护不当、监护缺失、监护不力等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困境未成年人的评估体系,编印成册,指导全市留守儿童评估工作。同时拟制定《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介入与评估标准》和《家庭暴力受害人员救助服务标准》两个标准化制度,通过形成标准体系框架,严格落实工作程序,使管理素质与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继续加强重点个案工作指导。依托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市法院、检察院、公安、教委、人社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残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畅通儿童司法保护、学校保护、家庭监护、国家监护等处置环节,形成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合力,做好重点个案处置和个案完结整理汇总工作。引入社工、法律、心理、医疗等领域的专家参与未成年人保护个案研究和处置。提高社工实务能力和研判工作技巧,做好个案受害人的调查评估,使之成为与公安笔录、法医鉴定等共同构成审理案件的依据,有效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告诉北青报记者,在未成年人监护过程中,家庭是责任主体,家庭是第一位的,而当家庭监护缺失的时候,学校、社会、政府等角色就要及时补位,发挥合力的作用,这就是合力监护。

“当儿童处于困境的时候怎么办,国务院的意见明确规定,要求建立强制报告机制。跟儿童打交道的社区、学校、政府、社会组织,老师、医生、干部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报告他的处境,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处置,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实儿童利益最大化、优先化的要求。”王金华说。

倡议书

“合力监护、相伴成长”

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是家庭、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构建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重要举措,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和谐,是家庭、政府、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氛围,我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应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应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明确委托监护责任人,不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父母外出务工、创业期间应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保持日常沟通,及时了解子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

二、监督家庭教育文明开展。监护人以文明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杜绝家庭暴力发生。学校、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工机构、救助机构及社会大众勇于承担社会监督责任,树立报告意识,对无人监护或监护情况较差的儿童,主动、及时的向公安部门报告。

三、确保适龄儿童及时入学。父母或监护人要及时送适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适龄留守、困境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社会公民有权利、有义务进行报告。

四、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学校、卫生、社区和各级政府部门都应积极关注儿童成长环境,关心儿童心理、人格和身体健康情况,为儿童发展建立良好的生存、生活和成长氛围。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儿童伤害发生。

儿童是家庭的寄托、国家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共同守护祖国的未来、托起明天的希望!

北京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7年5月31日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作者:蒋若静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