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市朝阳区万余楼门亮出文化空间

2017-07-21 09:42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朝阳万余楼门亮出文化空间

灰头土脸的楼道经过精心布置,成了居民们的公共客厅。记者7月20日从朝阳区获悉,目前,该区已有一万多个楼门打造文艺服务空间,覆盖800个小区。一个个普通的楼门,正带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

潘家园街道的方丹苑小区中,绿地环绕,树荫蔽日。走进39号楼1单元,楼道里整洁干净,墙上挂着几方水墨画,别致优雅。旁边的橱窗里,一幅软笔书法笔力遒劲,此外,还有生活窍门、时事新闻等手抄报。

“这都是我们楼道的居民自己设计、制作的。”听说记者来看看楼门文化,73岁的居民杨婉莹滔滔不绝介绍起来。她告诉记者,这些书画、手抄报每月一更新,随时欢迎居民投稿。

方丹苑是本市第一批商品房小区。防盗门一关,曾锁住了热络的街坊邻里情谊,这些年,大多数居民互不认识。正当大家不知如何改善邻里关系时,去年年初,朝阳区大力推动楼门文化建设,方丹苑的居民们立即响应。“虽然邻居们的年龄、职业、爱好都不同,但楼门却是大伙儿共同的必经之地。如果能齐心协力把楼门布置好,肯定能方便居民,增强感情。”杨婉莹说。当时,几个热心居民和楼门长立马就召开了创作会议,并向楼门中的所有居民征集文艺作品。

自从有了楼门文化,居民们有了交流的平台和主题,聊着画作就熟悉起来了。从最开始十几个人参与楼门文化,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人参加楼门文化创作会议了。

不只是方丹苑,如今,潘家园已经完成了800个楼门文化建设,覆盖率达52%。潘家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社区共组建12支楼门文化志愿者队伍,志愿者总数达到3650多名,负责制作、宣传、张贴、布展楼门文化。还有的社区依托居民议事厅,定期“头脑风暴”,讨论楼门文化的风格、内容设计。

麦子店的农展南里社区二号楼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20层高的塔楼。由于无物业管理,社区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一直困扰着140户居民。

完成楼门文化建设后,楼门、社区都变了样,整洁中透着温馨。居民们拧成一股绳,共同为楼门“客厅”出谋划策,精心布置、打扫后,更是谁也不舍得糟蹋。“现在,一个楼门的邻居更亲了。谁家遇到难事儿,楼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去帮忙。所以我们常说,这楼里没有空巢老人,因为整个楼内的年轻人都是他们的好孩子。”居民张福生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俗语,正渐渐回到居民身边。

楼门文化还带动了小区自治,在大风暴雨、铲冰扫雪、雾霾天气、春节期间倡导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等行动中,充分利用楼门空间发布倡议,发动居民参与。居民的公共意识进一步巩固,楼道内堆物堆料的少了,喷涂广告不见了,楼道内敞亮了,卫生干净了。

今年,朝阳区拟定了“传统文化”“绿色生活”“安全教育”“身边榜样”四个楼门文化主题,并在23个街道定期开展评比。如今,全区已经有超过10000个楼门完成文化建设,亮出既温馨、又实用的文艺范儿。到2018年底,全区两万个楼门将实现楼门文化全覆盖。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作者:朱松梅 通讯员 康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