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十九大代表韩青:让党建成为“红色引擎”

2017-10-11 06:39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韩青:让党建成为“红色引擎”

时代风帆大厦地下一层办公室里,十多位非公企业党员代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就“红色孵化联盟”进行“头脑风暴”。一旁,时代风帆楼宇党委副书记韩青时而凝神静听,时而奋笔疾书。

80后韩青,在丰台区马家堡街道的时代风帆商务楼宇干了八年,“让党建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是她常说的一句话。此次策划的“红色孵化联盟”,就是旨在利用党建引领非公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创新。

像这样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党建服务活动,韩青已经数不清开展了多少次了。与如今的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八年前的举步维艰。

与大多数商务楼宇一样,起初,马家堡街道也面临着非公企业“口袋党员”多、“党建洼地”大的困境。时值2009年,韩青履新之时,商务楼宇中入驻了区域八成以上的非公企业,而楼宇工作站亮明身份的党员也只有二三十位。

“我们办好企业就行了,你这个工作跟我们没关系!”“没听说过,有证件吗?”敲响企业的大门,韩青却接二连三吃了闭门羹。她并不灰心,静下心来查找问题、明确方向:服务是基层党建的底色,要通过服务将企业凝聚起来。

进企业、解难题。一家企业的新项目研发资金申报成功了,企业负责人握着韩青的手,激动不已:“太感谢您了,真是帮了我们大忙!”热心得到了认可,局面一点点打开,解决难题、座谈交心、交友联谊、开展活动……用脚步和真情,140多名“口袋党员”被她“挖”了出来。

党员“挖”出来还不够,韩青还带领楼宇党委创新党建机制,实行组织构架、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社会服务、资源整合、信息管理全部一体化,将这六项工作一竿子插到底,带动6个楼宇工作站,成立了近40个非公党组织,形成了聚少成多、聚微成众的党建局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楼宇工作站从1个增加到6个,党支部从2个扩展至41个,非公党员从32名发展到300多名。

不仅数量上去了,时代风帆楼宇的党建工作量质齐升。为了帮企业更快、更便捷地解决问题,在韩青的争取下,税务、工商、科委、投促局等18个职能部门入驻楼宇,提供一站式服务。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企业办理税务、工商登记等大事小事再也不用到处跑了,一站搞定!”一位医疗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楼宇里的企业,大事小情都找韩青和党委,“党委就像一盏灯,引领着我们前行!”

如今,当选了十九大代表,韩青的干劲儿更足了。“得继续拼搏、创新、奉献,让非公企业党员们的精神港湾更温暖!”她说。

本报记者 李瑶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李瑶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