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通州将建17个城市公园 打造全面覆盖的小微绿地网络

2018-01-23 15:21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通州将建17个城市公园

昨天(22日)晚上,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维做客北京电视台“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直播访谈节目,以“精心组织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主题,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张维表示,要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让城市更加和谐宜居,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

有通州老城居民听说市委市政府要搬过来了,想了解副中心未来的规划建设能给通州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获得感。张维表示,目前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已经编制完成了副中心的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街道空间、滨水空间等23个规划设计导则;在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绿心等重点区域,正在通过国际方案征集等方式深化规划设计工作;行政办公区、环球影城等重大新建项目快速推进。

在通州老城区,将通过打通断头路、拆除违法建设、增补小微绿地等方式,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通过家园中心建设、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改善邻里交往环境,推动老城区活力复兴。在新建方面,着力建设六环公园、城市绿心大尺度开放空间,此外,还将建设17个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公园,打造全面覆盖的小微绿地网络。生态化、人性化的滨水空间将占城区面积的近四分之一。

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划定并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有市民担心,减量了是不是就不供地了,居住用地供应会不会减少?

对此,张维明确表示,减量发展并不是不发展,也不是不供地了,而是坚决拆除违法建设、减去侵占生态空间的建设和低效粗放的建设,利用减量释放出的空间实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发展。减量的关键是用地结构调整,未来将减量集约生产空间、适度提高居住和配套用地比重、大幅度提高生态用地规模。对于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居住用地,不仅不会减少,还会适度扩大供应并优化结构,关键是要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未来一是要着力优化职住用地结构。在大型居住区和城市副中心、新城,注重规划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吸引力;在各类功能区和产业园区等高密度就业地区,适度增加居住和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城乡职住用地比例由现状1比1.3调整为1比2,最大限度地实现各个区域的职住平衡。二是要加强交通联系,大幅提升就业中心和大型居住组团之间的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公交供给,缩短通勤时间。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作者:李海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