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杰华代表:养老驿站越建越多 但专业运营缺失

2018-01-26 06:47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养老驿站越建越多 但专业运营缺失

2018年两会,已是第六年担任市人大代表的北大教授陆杰华带了一份长达16页的养老调研报告和一份养老建议上会。第六年当代表,第15年研究养老,这位“老代表”对于养老问题的研究同样“老资历”,每年两会上都少不了他为养老问题的发声。

虽曾因对养老问题的发声被曲解,经历过一次舆论风波,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养老问题的持续研究和再一次发声。今年,他带着自己的调研,建议提高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驿站的专业运营水平。他认为,养老也应该有像便利店“7·11”一样的专业连锁品牌。

“养老驿站虽多,但运营却无法满足老人需求”

陆杰华带上会的这份长达16页的《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基于他过去一年的研究以及跟随人大到社区养老驿站的多次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虽然北京已有一定数量的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驿站,但是由于运营水平、照料人员的专业能力十分不足,社会力量进入难,难以形成知名的养老连锁品牌,无法满足老人们真正的需求。

“大家一说起便利店,像‘7·11’、物美,都很熟悉,但要说起养老,一个知名的品牌都不清楚,而在国外有很多知名的养老品牌。”说起今年带上会的建议,陆杰华解释说,居家养老条例实施两年多了,投入也很大,但是从调研来看,养老驿站的使用率和利用率并不高,专业性也较差,且尚不匹配老年人真正的需求,“居家养老,很重要的是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一些照料,但我们现在没有这方面人才,只是建了个像活动场地一样的地方,不是老年人真正需要的。”

“新街口的养老驿站令我印象最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北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被重点提及。过去五年,本市建成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08个、社会养老服务驿站380家。今年,还将新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50家,并将加强农村地区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深化政策性长期护理改革试点。

北京的养老驿站虽然建了不少,但实际运营水平如何?社会效果如何?是否真正满足老人的需求?陆杰华说,在对养老驿站的多次调研后,他认为这些问题今年应该被关注,“我们有关于养老的政府行政绩效,包括建了多少驿站、招投标是否合规,但却没有真正对现今运营情况、社会效果的第三方绩效评估。”

“我们应该建立起一套这样的考核机制”,陆杰华认为,虽然各部门之间明确了市、区、街/乡、居/村四级养老服务责任体系,但街道乡镇在抓总统筹、资金投入等方面还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上面给什么政策,就做什么工作”。

去年,在调研西城区新街口社区的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驿站时,令陆杰华印象深刻。“有一个新建的驿站,‘店长’是从日本回来学社会福利专业的人士,他们那护理、助餐、设计都做得很细,更像一个多功能小型日间照料中心,和日本的模式很像,条件非常好。因为日本在养老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先进的。这个驿站的入住率和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还有些连锁的性质,在另一个社区也做了。新街口还有一个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也做得比较好,有四五十张床,是对工厂腾退空间的再利用,由世纪坛医院的退休护士长在做,也比较专业。”

但是,像这样有专业运营水平的驿站并不多。用陆杰华的话来说,新街口这个街道,是属于“比较奇怪”的,他在调研其他社区驿站时发现,多数驿站的运营水平都比较不专业,虽然按“上头”政策要求有社会力量介入,但这种“力量”五花八门,难以形成专业的队伍。

“北京需要关注人口结构”

加强农村地区养老、深化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对于养老的新政和陆杰华多年研究提出的养老问题不谋而合,“长期护理保险是必须要做的。没有长期护理,怎么谈养老”,“应该更多关注农村养老。农村的养老是缺失的,我们过多地关注城市,但实际上短板在农村”。

跟随人大调研、参与发改委的政策研究,作为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很多政策的出台,背后都离不开像陆杰华这样的大咖级学术型专家。

这位常年致力于养老研究的北京市人大代表,15年前就开始研究中国的养老问题,近10年进入对北京养老的研究。他说,自己去年一年在国外参加的11场会全都是关于养老的话题,在国内各省市参加的养老会议更是数也数不清。两会结束后,他又将赶往印度参加一个老年会议,介绍中国的经验。

作为市人大代表,今年他带上会的这份调研报告只是他无数研究报告中的一份,且还不是众多“巨制”型的量化研究。他通过在北京和大连两地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资料梳理等途径,研究分析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管理体制,来反思面临的现实问题。

作为北大的社会学教授,主攻人口学专业,为何对于养老问题研究如此热衷?说起这个问题,陆杰华很坦然,他说在人口的学术研究领域,养老问题是最能申请到项目的,也是国际学术上“最认”的,但这也在反映中国的养老问题,“很多国家都在面临老龄化问题,研究老龄化的应对。而中国的体量很大,2.3亿老年人口,是欧洲所有老年人的总和。这样的体量,在国际养老问题的探讨研究上,如果没有中国列席,就跟这个养老会议没开一样。”

近十年他对于北京养老的关注和研究,也源于对人口结构的担忧,“假设到2035年,2300万人口里有35%是老年人,那就很可怕了,会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很大问题。”

相关建议

市政协委员杨立萍:养老服务综合体模式应在街道推广

市政协委员、东城区妇联主席杨立萍建议,应支持养老服务综合体模式在街道推广。

杨立萍此次带来的提案之一关注居家养老问题,她建议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服务综合体模式在街道推广。“尽管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医养分疗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社会化养老助残的服务空间和资金来源有限,发展速度较慢;养老服务人才总体匮乏等。”杨立萍说。

因此,杨立萍认为应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建设运营的指导和支持,以深化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为契机,在养老服务业方面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连锁服务机构。同时,可以以北京市大力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为契机,支持养老服务综合体模式在街道推广,协调解决场地、医疗资源有效接入等问题。

此外,杨立萍还建议针对不同层级的养老从业人员提供梯次分明的养老培训,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人才培训标准,对开设养老服务培训类机构给予政策扶植。在日常运营方面,明确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项目标准、支出渠道,使社会化养老机构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营,完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  作者:林艳 王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