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2018-01-26 15:28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原标题: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核心区重点文物腾退将陆续开展  

昨天(25日)下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东城区、西城区、市商务委、市园林绿化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老城提升”的主题,在老城保护方面,东、西城正配合编制核心区控制性规划,重点文物腾退工作将陆续开展。

东城区

今年新增1000个共享停车位

推进前门地区所有会馆腾退

东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之常透露,2017年全年共拆除违法建设41.9万平方米,是过去五年拆违总量的1.8倍。

而在今年,东城区将计划新增共享停车位1000个,并完成对天坛公园内住户、前门地区所有会馆的腾退工作,并在2020年之前完成47处文物腾退工作。

据了解,今年东城区将继续抓好新总规的落实,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促进老城整体保护和提升。其中,将深入推进街巷环境治理,开展44条大街和509条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除此外,将推动全区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和单位大院开放停车设施,新增1000个共享停车位供市民使用。

大运河文化建设也辐射到了东城。南新仓是京杭大运河南粮北运的终点。现存的9个仓廒,是全国仅有、北京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粮仓,是京都史、漕运史和仓储史的见证。陈之常透露,南新仓遗址的恢复要作为北京市公共空间提升的节点,将整个南新仓片区都纳入进来进行整体规划,西至东四北大街,北到平安大街,南至南门仓,在这个区域范围内包括9个仓廒进行整体风貌的修缮、公共空间的营造,也会涉及一部分的腾退。目前南新仓遗址的整体保护已经委托专业机构完成了第一轮的概念性规划。

另一个与水有关的消息是,位于平安大街南侧的玉河河道将在今年实现连通,重现昔日“水穿街巷”之景。陈之常说,目前玉河北段、南段已经陆续完成景观恢复工作,今年将加快实现“引水过街”,让来自什刹海的河水可以从平安大街下穿过,一直贯穿流经整条玉河。

对于老城的保护和提升,陈之常说,下一步,将编制核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继续推进历史街区的保护行动计划、推动重点街区的修缮整治、破解文物腾退和修缮利用的难题等。东城今年要完成太庙、社稷坛、天坛公园内住户的腾退工作,推进前门地区所有会馆的腾退。目前,东城区正在制定相关政策,“这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帮助支持,背后涉及腾退的政策、产权的不同、腾退后的利用和资金平衡等问题。”

西城区

将完成景山北海等文保腾退

腾退空间实行分类使用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西城区新闻发言人、副区长徐利说,西城区与对老城保护有经验有一定影响力的团队合作,明确了西城区的名城保护战略——围绕中轴线,一横一轴以及长安街这条轴线进行整体保护。2018年,将配合完成景山公园、北海公园以及先农坛(庆成宫)等文物保护项目的腾退工作。

徐利还特意带来了一本崭新的《西城区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据他介绍,今年,西城区将按照这个设计导则,将原有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为“公共综合小市政”,并实施交通微循环、基础设施微更新,深度挖掘历史文化。

针对“腾退后的空间如何利用”的问题,徐利表示,西城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疏解腾退空间资源再利用的指导意见,对腾退后的空间资源进行分区管理和分类使用。

所谓分区管理,主要是根据西城区的历史渊源、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的情况,分为政务活动重点区、历史文化街区、生活居住街区、特色商务街区,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围绕功能,补充供给短板,努力实现街区内均衡发展。

而在分类使用方面,面对较大规模的腾退空间,西城区将用于发展金融、科技、文创等高精尖产业;规模较小的腾退空间,主要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留白增绿,拓展绿色空间。同时,也用于补足民生短板,优先用于便民商业、养老健康、文化服务和居民停车。

今年,西城将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并鼓励社会单位参与,实现停车资源共享。在胡同院落植入交通微循环、污水处理微管网等微设施,实现居住单元服务管理、基础设施和功能业态的整体微更新,将原有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为“公共综合小市政”,集成污水处理、电动车停车+充电桩、街区共享空间等解决方案,引入平房区准物业化管理,综合提升街区市政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环境。

市商务委

建设提升500个蔬菜零售网点

综合施策不搞“一刀切”

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赵卫东介绍,2017年,全市共建设提升蔬菜零售、餐饮(早餐)、家政、美容美发等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210个,超额完成1000个网点的年度建设任务。计划2018年全年建设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400个,其中包括蔬菜零售网点500个。

对于本报记者“如何保障老百姓买到又新鲜又便宜的蔬菜”的提问,赵卫东称将通过多种模式、综合施策去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其一,是便民菜店,这离老百姓最近;其二,距离市民稍远一点的地方,则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补充。比如,社区百姓服务中心,还有与其他商业便民网点进行多种搭载,例如邮局。“以前,邮局服务形式比较单一,我们可以把蔬菜的零售搭载进去”;其三,对于那些搭载不太容易的地方,要通过安排蔬菜直通车,直接开进小区,以保障市民的买菜需求。“多种模式满足需要。点的增加,可以满足大家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流通更快。”赵卫东说。

此外,赵卫东认为,在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过程中,可能有某些地方,在保障市民买菜上还有所欠缺,但也会综合施策,做出合理安排。“对于一些原有的菜市场、农贸市场,不搞‘一刀切’。如果它确实有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等方面需要,即使关停,也要提前告知,同时给它做出安排。不能说这个地方关了,附近就没有买菜的点了。现在城区或者各区在具体工作落实中,也充分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综合施策,能够保障居民买菜又便宜又好。”赵卫东说。

市园林绿化局

已建成700公里绿道

启动前三门什刹海绿道建设

城市绿道的空间布局也是发布会现场受关注的话题。对此,市园林绿化局副主任廉国钊介绍称,截至目前,已经建成700公里的绿道。2018年,将计划建设100公里的绿道。其中,计划启动前三门大街绿道和什刹海环湖绿道的建设。其中,沿什刹海1.5公里,前三门3公里。

具体来说,廉国钊透露,2017年,核心区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为契机,通过规划建绿、疏解增绿、提质增效、精心管绿,实施了公园绿地、城市森林、小微绿地、背街小巷和立体绿化建设,新增城市绿地21.5公顷(东城8公顷、西城13.5公顷)。

在发布会现场,有媒体记者提问“前三门大街和什刹海环湖绿道建设的基本情况和进展”。对此,廉国钊介绍说,绿道建设直接体现“绿化惠民”,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700公里的绿道。在核心区,2018年还要计划建设100公里的绿道。其中,什刹海环湖绿道和前三门大街绿道的建设,都是2018年的任务之一。廉国钊透露,什刹海环湖绿道计划建设长度是10公里,首期可能建设1.5公里;同时,前三门大街也要再建设3公里长的绿道。

至于具体推进的时间表,廉国钊透露,上述两条绿道的建设,今年主要会以规划为主,争取在2018年底2019年初,进行全面实施。“届时,相信二环、三环都会有相应的绿道。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绿化的同时,能够得到身心健康和锻炼。”

本报记者 李松林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