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委员就打造智慧城市、大数据行动计划建言献策

2018-01-27 08:10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建立城市大数据平台”以及“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建设智慧城市?连日来,市政协委员们从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方面建言献策。

智慧物流

北京市政协委员、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副总裁龙宝正:

建立无人化智慧物流体系提高效率

网络购物作为中国新的“四大发明”之一,日益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方式。龙宝正建议,发展无人设备和技术,构建智慧仓库,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作为物流运载工具。

北京市网络零售起步早、发展快,拥有众多知名企业。龙宝正说,随着近年来网络零售业的兴起,北京位于顺义、通州、大兴和平谷的四大物流基地已不能满足仓储资源的需求,亟待通过建立无人化智慧物流体系,充分利用仓储资源,提高效率。他通过调研发现,改变设备滞后的现象,使用各种自动化和无人科技的智慧物流中心,其存储效率是传统横梁货架存储效率的10倍以上。若能优化现有四大物流基地,将仓储迁回北京,也能缓解北京城市近郊和市环线路段的拥堵和污染情况。

龙宝正认为,建立绿色物流体系,多采用低能耗、低排放的新能源运输车等运载工具,有利于环境保护,但目前配套的充电设施数量少、覆盖面小,还存在通行证件发放数量少等问题。他建议,加快制定出台电动物流车辆推广应用政策,健全货车进城通行以及新能源车辆通行管理制度,鼓励新能源车辆使用,同时在物流规划建设中提前部署电动车场站、物流充电桩。

谈及目前存在的物流行业耗能高、快递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龙宝正建议,打造绿色供应链,多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灯具,打造节能型绿色仓储;采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绿色物流包装来缓解环境压力。

智慧停车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联通市场部副总经理杜永红:

设置智能锁缓解“停车难”

智慧城市是利用信息化和电子化的手段将城市各方面统揽,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治理。杜永红认为,共享“潮汐”车位可有效缓解北京停车难问题。

杜永红说,北京现阶段已基本实现对全市路面的监控,有关部门可以及时看到拥堵和事故状况并快速前往处理。但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地方,就需要搭建平台,杜永红举例说,通过手机定位等方法,可以实时获取北京各地的热力图,数据平台搭建后,相关部门通过平台发现某处热力图变红,说明当地人员密集度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系统联系警察、协警人员前往维持秩序,将有效杜绝事故发生。

杜永红指出,北京许多单位和居民小区存在停车难的问题,但车位实际上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比如有些小区中的车位,晚上很满,白天却空置,同时,小区附近的单位和公司没有足够车位,上班族在白天难以找到合适的车位”。杜永红认为,如果将这些空置的车位共享,将有效缓解停车难。她建议,开发一个“共享车位”的平台,在每个共享车位里设置智能锁,市民寻找车位时,用手机扫码打开智能锁,用完车位后关闭智能锁,“提供车位的居民在系统中设置空置时间,使用者在规定时间内停放,交给居民一部分停车费,实现双赢”。

另外,杜永红认为,智慧城市的建立,需要更多信息整合共享,将每个不同部门独立的“烟囱”打通,给老百姓提供更扁平化的服务,不用到处办手续、拿证明,在集中平台上统一处理。

智慧医疗

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六科副主任刘梅颜:

利用互联网打造智慧医疗体系

刘梅颜建议,为病人建立电子化管理平台,实时收集疾病的动态数据,做好疾病预测。刘梅颜发现,部分病人前往医院就诊时,测出的血压数据正常,身体却存在不适,刘梅颜认为,若能实时对病人进行心脏、血压等数据的监测,把收集到的数据快速传输到医院,更有利于医生诊断和提供治疗方案。

刘梅颜说,目前已有小部分医院和科室为病人建立电子档案,共享数据,但尚未大面积应用,“未来智慧医疗是一个趋势,数据收集和智能分析有助于医疗资源最大化”。刘梅颜告诉北京晨报记者,由于不同医院的招标和采购方式不同,存储药品的品种和数量千差万别,不少病人在三甲医院就诊后,前往社区医院复诊、开药,却遇到药品缺少的情况。对此,刘梅颜建议,将全区乃至全市的病人数据联网,让社区医生了解到辖区内病人的数量,未来更有针对性地采购药品。

刘梅颜提出,打造智慧医疗体系,还要科学利用更多互联网平台。她举例说,通过科技手段与常规搜索引擎建立数据共享,获取市民检索身体不适的数据,“比如近期如果有很多人搜索‘嗓子疼该怎么办’、‘喉咙不舒服是什么病’等,医院就可预测近期是哪一种流行病高发,提前做好治疗流感、咽炎等病症的相应准备”。

智慧服务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吴晨:

加快“北京通”数据和服务汇聚

吴晨建议,打破部门壁垒,形成部门合力,利用“北京通”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吴晨告诉记者,北京通APP于2017年上线,是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统一平台,可在线查询社保、公积金、小客车摇号等信息,还可生活缴费和预约挂号。 

吴晨认为,以“北京通”为代表的北京智慧惠民工程,有利于北京智慧城市的探索,但目前这一类的服务门户暂时并未全打通,一些市民生活中高频使用的关键民生类服务接入不多,影响了信息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度和市民的实际获得感,成为北京智慧社会建设中的一大“瓶颈”。

吴晨在使用和调研中发现,目前“北京通”还没有做到全打通,深度接入的有效服务不多,尤其是市民关注的地铁、公交、公园等民生类服务没有接入,这导致了“北京通”APP虽然有一定下载量,但在市民中的知晓度不高,活跃用户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部门之间还存在着壁垒,信息孤岛没有打通。此外,吴晨认为,若有效利用“北京通”平台上的“随手拍”等政民互动功能,“北京通”将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治、共治”的有力新工具。吴晨建议,进一步打通与“随手拍”相关的各委办局派单系统,构建市民投诉办理反馈的跟踪系统,引入市区监察和媒体监督的机制,切实为市民办实事。

智慧证明

北京市政协委员陈百灵:

用科技手段提高居民办事效率

“现在信息化这么发达,能不能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向市民服务的平台,让市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陈百灵建议,政府应该用科技手段来实现城市治理的科技化,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

陈百灵表示,现在市民到政府部门办事可能还需要跑两三趟才能解决,如果建立一套统一的服务体系,市民填一次表格,其信息就会录入到系统中。再次使用这些信息时,只需进行核对即可,比如是否有更改等,避免重复填表、递交证明等环节。

陈百灵说,政府办事大厅内也可以放置一些自助信息查询机具,市民使用身份证就能完成查询,但查询的内容不能随意更改。针对信息安全问题,陈百灵直言,现在密码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比如每个身份证件对应一个特殊密码,或者通过短信确认等方式来确保信息安全。

陈百灵说,实际上,在国内已经有城市开始打造这样的便民概念,建立起了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系统和概念,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办事效率。北京也应该使用科学技术,让市民办事更加快捷简便。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杨亦静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