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代表谈完善养老驿站建设标准 为老人提供优质“三边”服务

2018-01-29 21:4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图片1

1月28日,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玉梅做客2018北京两会千龙访谈间。千龙网记者 孙彰 摄

千龙网北京1月29日讯(记者 何珊)28日,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玉梅做客2018千龙两会访谈间。此次上会,王玉梅带来了关于养老驿站建设和海淀北部地区轨道交通建设的议案。

王玉梅表示,近年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专题报告、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我们看到身边养老驿站、养老照护中心,养老院逐渐增多,在未来2-3年的时间还会有更多。北京市2020年要建成1000家养老驿站,在老人的周边、身边、床边这“三边”的服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我们的建议从一开始的养老体系建设的提出,到具体如何建设养老驿站,如何贴近老年人的需求,建议也会越来越细致和具体,今后还会不断地持续加强这项工作。”

针对目前建成的养老驿站,王玉梅认为,也有一部分并不符合老人的需求,也就是供需不对称的问题。养老驿站的持续运营还需要做很多工作。王玉梅强调,养老驿站的建设标准包括硬件标准和软服务标准,到底什么样的服务符合老人的需求也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她建议,当养老驿站的建设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希望能够出台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同时根据不同社区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标准,让养老驿站的建设越来越成熟,真正给老人提供完善的“三边”服务。

本次人代会上,王玉梅代表还特别关注海淀北部地区轨道交通的建设。她表示,目前海淀北部的轨道交通线路非常单一,一些地铁站周边的公共接驳交通还不够完善,公共交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对此,她和其他市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延长地铁16号线,增加站点及其他线路,将科学城里面的产业园区串联起来,在线路上有更科学的站点安排。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