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市法院首次网上给15人发欠款

2018-02-12 13:27 法制晚报

来源标题:法院首次网上给15人发欠款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我现在就在回家的火车上,谢谢法官,我可以好好过年了。”2月12日上午,李某某等15人通过网络“拿”到了被拖欠的17.6万余元工资。

据悉,通过视频在网上给申请人发执行款,在本市尚属首次。

临近春节,申请人大多已回家过年,房山法院执行局遂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和远程视频技术,仅一小时就核实了全部执行申请人的信息。

“李某某你好,我是房山法院执行局法官张春生和张来喜,你的执行案款已执行到位,现在采取远程视频向你核实身份信息,请稳住摄像头,拿出身份证。”  9时许,在房山法院执行局大会议室内,两名法官聚精会神地看着2米外的大屏幕,屏幕上是申请人李某某,3人正在通过视频通话。

“我现在是在回河南老家的火车上,信号不好。”记者看到因为是在火车上,法官不停地指导李某某调整角度。

“脸部对准摄像头,保持不动,把身份证放到画面的右上方。”在屏幕上清晰地看到李某某的身份证上的号码及银行卡的账户数字后,法官告知李某某,其被拖欠的1.4万元欠款,即刻将转到其银行卡上。

“这件事折磨我大半年了,没想到法官效率还这么高,也没想到会用这种高科技。”据记者了解,和李某某一样的申请人还有14位。他们曾是北京某科技公司的员工,负责手机游戏编程等工作。

去年9月,公司解散了该项目,并与15人解除了合同。因对工资及补偿未达成一致意见,李某某等15人申请了劳动仲裁。仲裁调解:公司于今年1月10日前支付工资17.6万余元。但公司并未履行支付义务。1月11日,15人向房山法院申请了强执。

法院随后发现,公司已搬离原办公地点,注册地也未查到有价值的信息。1月25日,公司法定代表人强某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月底,强某发现无法购买回京机票和高铁票,于是主动将案款汇入了法院账户。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作者:洪雪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