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春走基层 平均年龄超60岁 放弃与家人团聚 巡查劝阻违规燃放
92名志愿者 除夕“劝禁”烟花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杨小嘉)昨天(15日)是大年三十儿,在这个举家团聚的日子里,有一群人却不能留在家中吃年夜饭,而是在社区进行巡逻,他们就是首都治安巡逻志愿者。今年除夕,这些志愿者有了一个新的任务——巡查和劝阻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市民。
昨晚,记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沄沄国际社区,与92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社区治安巡逻志愿者一起,在除夕夜进行巡查,劝阻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
社区志愿者上阵
密集宣传禁放规定
2017年12月,新修订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发布实施,北京五环内禁放烟花爆竹。2月15日除夕晚上七点多,沄沄国际社区居委会里灯火通明。羊坊店派出所民警联合社区志愿者以及保安等在这里集结,一会儿他们将在社区内重点针对烟花禁放情况进行巡逻。
据介绍,今年春节期间,本市五环路内禁放区将按照“网格化、实名制”的看护模式。“网格化”就是把街道和社区作为网格单元,组织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禁放看护工作;“实名制”即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谁的区域谁负责。
记者了解到,早在春节前一段时间,志愿者们已将禁放通知、海淀烟花爆竹管理办致居民的一封信贴到小区的宣传栏以及人流量大的出入口旁。除夕夜,沄沄国际社区的志愿者们还在居委会主任的带领下,给居民们送上了海淀公安特制的禁放宣传福字和志愿者们特意包的饺子。
平均年龄超60岁
一直巡逻到初一凌晨
除夕夜七点半,民警带着社区志愿者和保安开始在沄沄国际社区内巡逻。在出发前,居委会王主任再三叮嘱,如遇违规燃放的情况,一定要轻声细语、文明劝阻,不要引起冲突。记者在现场看到,志愿者们戴着红袖章,手拿电筒,在社区的主次干道与居民小区间来回查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社区志愿者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60岁。为了彻夜巡查禁放情况,他们放弃了年夜饭,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在寒冷的除夕夜里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据介绍,志愿者们的巡逻是多次且定时定点的,尤其是午夜12点前后的烟花可能燃放高峰期,更是要加大巡查密度。
在巡查的同时,志愿者们还要把小区里所有的灭火器检查一遍,如遇到易燃杂物摆放在公共区域,就要马上清走。经过前期的宣传和除夕夜整晚的巡查,截至2月16日大年初一凌晨3点,沄沄国际社区没有一例违规燃放的事件出现。
本版文并摄/记者 杨小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