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延庆烈士纪念墙落成 2165名烈士“回家”

2018-03-31 05:29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纪念墙落成2165名烈士“回家”

烈士纪念墙坐落在延庆八达岭烈士陵园内       

3月30日清晨,长城脚下的八达岭烈士陵园内,松涛阵阵,哀乐低回。八达岭镇中小学生胸前佩戴小白花,向延庆烈士纪念墙敬献花篮。纪念墙于2017年8月建成,2018年迎来首个清明祭扫高峰。

烈士墙长6米、高3米,坐落在八达岭烈士陵园内。2165名烈士的名字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整面烈士墙上,实现了延庆籍和在延庆牺牲烈士的全覆盖。这2165名烈士中,有1152名只有档案记载,没有任何实体纪念形式,而且有详细安葬地的仅有272名,其他烈士安葬地不详。

王领弟的父亲王希生烈士,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只留下一个名字。父亲牺牲的时候她还是个孩子,这么多年了,陪伴她的只有一本父亲的烈士证。听说区里为所有烈士建了一面纪念墙,王领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过来了,“毕竟我爹除了一个名字什么都没有,没想到真找到了。”72岁的王领弟站在延庆区烈士纪念墙前,深深鞠了一躬,“爹,我来看您了,往后我还会带孩子们来看您的。”

延庆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把延庆籍和在延庆牺牲的烈士英名全都镌刻到烈士纪念墙上,让那些只有档案记载却不知安葬在何处的烈士都能够“回家”。此外,从今年起,全区中小学生每年清明节都奔赴全区22座烈士纪念设施为长眠的烈士扫墓。

■相关新闻

八达岭陵园拟推“家庭葬”

一种新型的节地安葬方式2018年将首次在八达岭陵园试点推出——家庭葬。家庭葬又称“合葬”,墓穴一般为1平方米到3平方米,可以安葬6位到20位亲人,比普通墓穴节地10倍。3月30日,延庆八达岭陵园举办“节地生态安葬 安全文明祭扫”清明祭扫宣传工作,首次公开宣传“家族生态合葬墓”安葬方式。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2017年10月,首个家庭合葬墓穴已在八达岭陵园落葬,而这个家庭合葬墓可安葬20位逝者。

八达岭陵园家庭葬的墓园已基本设计完成,位置就在陵园主路旁,环境优美,有浓郁的欧式风格,提供中英文两种标识,比如墓园小广场上用英文书写着“一个家庭的回归”。据悉,家庭葬墓园一期可提供60个葬位,目前专用于家庭葬的骨灰罐和地上标识物正在设计中,今年将正式推出这一安葬方式,费用预计与双人墓穴相仿或略高。

日前,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合葬”是一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意见明确提出,在火葬区“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民政部表示,合葬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约耕地,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大家通过殡葬维系家庭建设,维系家庭血缘凝聚力的作用。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崔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