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房山蒲洼全面清退山中养殖业 保护青山绿水转型高端旅游

2018-07-03 15:01 北京晚报

原标题:20天清退上万只山林“破坏王”

房山蒲洼全面清退山中养殖业 保护青山绿水转型高端旅游          

北京房山蒲洼乡,京西南最远的乡。自2008年煤矿关停后,百姓最主要的生活来源除了外出打工,就是靠养羊等低端养殖业。蒲洼的山里,最多时曾经放养着两三万只山羊,原生态的山坡植被被啃得坑坑洼洼如同秃了头。为了青山绿水,作为市级自然保护区,蒲洼乡仅仅用了20天的时间,就全部清退了1.7万只以羊为主的畜禽,成为房山山区中第一个全面完成清退的乡镇。如今的蒲洼乡,林间建起了高端木屋民宿,原始松林下建起了蘑菇采摘区,昔日的“羊倌”有的变成养蜂大户,有的成了护林员,蒲洼的绿水青山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向金山银山转变。“五年后再来看看,”蒲洼乡党委书记许金涛说,“那时的蒲洼,生态环境一定会更美。”

20天“光速”清退养殖业

“过去养羊,只是本地村民少量养殖,后来开始有外来人口来养羊,并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营性养殖。”蒲洼乡党委书记许金涛说,除了养羊,还有一个个规模养猪场、养鸡场,排放的污水渗入地下,对环境造成污染。蒲洼乡常住人口3000多人,最多的时候养了两三万只羊。长期放养的结果,就是导致山上的植被都被啃秃了。

去年7月,一场清退经营性养殖业的战役正式打响。许金涛明白,清退过程肯定会很艰难。果然,消息一发出,立刻有百姓不干了,“老祖宗说的,靠山吃山,你们现在不让我们靠山吃山了,让我们吃啥?”

老百姓说的也是心里话,把羊往山上一撒,一年好几万块钱的收入就来了,这好事谁也不愿意放弃。但是,把山都吃光了,祖孙后代吃什么?

蒲洼乡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要先带头清理,然后再带动身边的群众。同时,乡里还组织党员干部到河北、内蒙古等地联系,请人来蒲洼帮忙收羊。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8个行政村85户养殖户,共清退以羊为主的畜禽1.7万只。为防止反弹,乡里还组织了巡查队,每天不定时进行三次例行巡查,对各村原有养殖地点、养殖圈舍、养殖人员进行走访。

既然不让养羊了,就得给老百姓另谋出路。为此,乡里想了不少办法。村里要施工,立刻安排昔日的“羊倌”们上岗,参与施工工作,每月能拿千元的工资;根据个人意愿,请村民当生态林护林员、保洁员,每个月能有五六百元的固定收入;鼓励养蜂,通过培训,有的“羊倌”摇身一变成了养蜂大户。许金涛说,如今,清退的养殖户中,70%以上都有了工作岗位,实在因年龄和身体条件无法就业的,乡里也会通过办理低保、特困救助等手段保障村民的生活。

老“羊倌”成村里养蜂大户

隐藏在深山中的森水村与河北接壤,属于低收入村。为了增收,1997年,森水村土生土长的村民穆希华开始尝试养殖山羊,出售羊绒和羊肉。“最开始养得少,有几十只,后来渐渐多了,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只。早上放出去,让山羊上山吃草,晚上再赶回家。”

穆希华说,去年7月,村干部挨家入户开始动员大家清退养殖业。“说是为了保护环境。我养了20年羊了,一下子不让养了,这心里还真不好受。”虽然心里有些别扭,但穆希华还是第一时间联系了收羊的人。穆希华成了全村第一个自觉清退山羊养殖的人。

与穆希华的积极配合不同,也有一些村民对清退十分抵触。一位村干部的哥哥甚至扬言,谁要是敢收走他的羊,他就跟谁拼命。很快,这名村干部就带着自己的老母亲赶到哥哥家,请母亲一起帮忙劝说哥哥。“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带头自行清退,然后再动员身边的村民群众。要是自己家人都不配合,我还怎么去劝别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哥哥终于点头同意了。

穆希华家门前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个个写有编号的木箱子,不时有蜜蜂从箱子里飞进飞出。“我现在主要发展‘空中经济’了。”穆希华开玩笑说。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山里就有北方传统的“土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华蜜蜂。与引进的洋蜂相比,中华蜜蜂虽然个头小,产蜜量也少一半,但酿出来的蜜营养价值更高。“中华蜜蜂的飞行距离可达到20公里,采蜜范围极广。我们觉得,这种蜜蜂特别适合山里的村民养殖,村民不用拖着蜂箱到处跑,只要把蜂箱摆在自家门口,等着收蜜就行了。”

穆希华说,在村里的帮助下,他和另外11户村民开始养起蜜蜂。“今年春天买了30箱蜜蜂,现在已经繁殖成90多箱了。政府不仅提供蜂箱、蜂具,还请专家给大家讲课。”

“以前养羊,平时每年能收入五六万元,高的时候能有十多万元。现在养蜂,一个蜂箱,5天摇一次蜜,每次都能摇出十多斤。大概算了算,一年靠养蜂也能收入五六万元。”如今的穆希华已经成了全村最大的养蜂户。“养蜂比养羊轻松多了。过去每天得跟在羊屁股后头满山爬。现在把蜂箱往家门口一放,完全不用管,等着收蜜就行。村里还成立了养蜂合作社,产的蜜全部由合作社收走,根本不用担心销路。”穆希华说。

山坡返绿发展高端旅游

临近中午,蒲洼乡花台景区的深山里,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踏着新修的木栈道,东村党支部委员隗永俊带着记者爬上高高的山脊。用手指着对面的北山山坡,隗永俊说,“就这道梁上,去年还能看见羊呢,现在一只都看不见了吧。你仔细看,山坡上虽然都返绿了,但是那个绿,也深浅不一。深绿色的是没被羊啃过的原始次生林,浅绿色的就是曾经被羊啃秃了,重新长出植被的地方。”

隗永俊有些感慨地说,“三到五亩山场才能养活一只羊,这么一个山头,养上200只羊,两三天就把山头吃秃了。羊的破坏力可强了,不光吃草,还会将草根刨出吃掉,还会啃食树叶、鲜嫩的树枝,甚至把树皮啃秃。山上的植被一旦被羊吃秃,想要真正恢复成过去原始次生林覆盖的原貌,至少要20年左右的时间。”

在东村原生态的山中,21栋红顶的小木屋隐藏在原始松林间。推开房门,双人床上铺着洁白的寝具,屋内的桌椅由原木制成,卫生间里装有全套现代化的高级卫浴设备,亲子房内还贴心地备有儿童木马等玩具。

“内部的装修完全是按照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来的。”许金涛告诉记者,这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请古北水镇的设计师帮忙摸索打造而成的高端木屋民宿,“别看每晚的房费高达两三千元,但每逢节假日就供不应求,需要提前一个多月才能订上。”

走出木屋,沿着林间铺设的木栈道缓缓行进,很快就来到了一片原始松林中。林下的一个个棚中,种植着鸡腿菇、平菇、杏鲍菇等17个品种的蘑菇。“这是我们打造的北京海拔最高的林下蘑菇基地,一共300亩。”许金涛说,游客可以来原始森林里体验现场摘蘑菇的乐趣,采摘下来的蘑菇还可以在村中的农家乐直接加工成“蘑菇宴”。

燕山石化退休的代京生爱爬山,四五年间几乎游览遍了蒲洼的群山,也见证了蒲洼的变化。“以前山上坑坑洼洼的,这秃一块,那秃一块。今年再来,一只羊都没看见。”代京生说,“现在这里山景好,山坡上覆盖着一层毛茸茸的绿色,早上来看日出,晚上来看日落,别提多美了。过去总是一个人爬山,今天我特意带来了好朋友,一起来看看复绿的山色。”

本报记者 张楠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张楠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