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执法办案有机融合,推进机关党建与社会党建有机融合,促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有效提升,形成法院机关党建同辖区社会党建共建共赢格局,实现了党建工作在法院的全面落地。8月6日北京市高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对西城法院“开放式党建”如何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哪里有难题 党员在哪里
据了解,近年来西城法院着力打造“开放式党建”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展现了党组织的强大生产力和战斗力。西城法院采取“支部建在庭上,党小组建在审判团队上”这种灵活的组织体系,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到了审判执行工作最前沿。
例如西城法院成立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临时党支部、涉国家重点工程执行攻坚临时党支部同西城区疏解整治指挥部党组织对接,顺利完成“万容批发市场”等众多批发市场疏解工作。
2017年下半年,在参与和完成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改造升级中,组织直接参与的一线党员组成临时党支部,短期集中审结疏解案件1300余件,涉案标的额达23.3亿元,最大限度保护各方利益。
西城法院还把金融审判、家事审判、知识产权等专业化审判庭室作为基本单位,设立司法职能型党支部22个;以专业化审判团队为基础单元,建立非首都功能疏解、文物保护单位腾退、涉金融行政审判等司法职能型党小组107个。
各方形成合力 努力服务群众
推行“开放式党建”以来,西城法院与多种社会党组织共建共联。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例,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地、“心理驿站”、法律援助律师工作站、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社会组织。
全国法院先进个人、专职巡回法官赵海常年骑车深入社区街道,受到辖区群众的赞誉。共建协议签署后,西城法院以巡回法官赵海为首的志愿者服务队将依照《巡回法官管理办法》,在共建社区内开展常态化巡回,深入街道社区、贴近人民群众,积极主动促进各街道社区的矛盾纠纷化解。
在参与街道社区治理方面,西城法院机关党委与西长安街街道工委、新街口街道工委签署组织共建协议书,开展共建单位资源共享行动,加强街道、法院的互联互通,形成普法宣传和社会精细化治理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