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1号”文创园的转型之路又有新进展。记者8月10日晚从市发改委获悉,该文创园已于近日获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建设为文化演艺区,预计10月完工,届时将为市民提供剧场、音乐、影视等领域的文创体验平台。
■发布
剧场保持浓浓“工业风”
“天宁1号”文创园位于西二环边,紧邻天宁寺,利用原北京市“二热厂”腾退出的闲置厂房引入了剧场、音乐、影视(数字服务)等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是政府指导下企业转型发展的典型项目。
本次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的项目总共涉及7项建筑单体改造,总建筑面积4330.5平方米,主要建设文化演艺区。
目前,项目的南部区域已接近改造尾声。南部区域在改造前,主要是室内外仓储及机加工空间。而在改造后,这里既有了可开展户外文化体验活动的绿地空间,也有了浓浓“工业风”的小剧场,用于话剧、歌剧、音乐会演出,还可举办商业发布、主题展览等活动,走起了别具一格的文艺工业混搭范儿。
整个项目改造完成后,将有两个小剧场及配套服务设施用于文化演艺,承载剧目演绎、文学创作等功能,同时园区内部绿地、广场也将为相关文化创意活动提供公共开放空间。
■延伸
打造西南区域文化新地标
说起“天宁1号”的前身,天宁寺附近居民可能会首先想到原厂区内180米高的大烟囱,它几乎成为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1979年,被百姓称为“二热”的北京第二热电厂建成投产,主要承担中南海及长安街沿线的供热任务。2009年,厂区燃油发电机组正式关停,主要生产厂房一直闲置。2015年,“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宣告成立,计划分两期对原“二热”闲置的老旧厂房进行功能性改造。
“说起这些老旧厂房,它们既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记忆,又为发展文创产业、营造文化设施提供了空间资源。”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发改委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老旧厂房改造利用项目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
“这一改造项目,有利于盘活存量设施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填补了西城区西南部文化创意产业载体的空白,将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添新的色彩,也必将为周边居民带来更丰富的文化服务体验。”这位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