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副中心再建133所学校 划片入学
首个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北京学校”开工 明年9月小学部启动招生 中学部明年底建成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蒲长廷)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成首个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为周边居民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建成后,将可容纳3000名学生就学。
8月18日,北京市教委直属的12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北京学校”正式开工。记者从开工现场获悉,预计小学部将于明年7月建成、9月启动招生。2019年年底中学部建成,届时将能同时容纳3000余名中小学生。据了解,学校建设投资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全额安排。
此外,未来城市副中心将有246所学校,其中保留现有113所,再新建133所,按照副中心的总体需求,这些学校还是“就近入学”,按照学区划片接受义务教育。
打造花园式学校 设“共享区”向居民开放
“北京学校”是北京市教委直属的12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其中,规划小学48个班、初中30个班、高中30个班。学校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大营村东侧,占地面积约300亩,紧邻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
在开工现场,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强介绍,为了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按照最先进的理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打造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北京市加大统筹力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布局通州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校园建设上,学校将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功能完善、突出特色,集约简约、适度超前”原则,突出体现绿色、生态、智慧、共享的科学理念,打造花园式学校。
据《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了解,北京学校的施工单位和管理公司都与新的市政府大楼采用一套班底,在绿色环保方面具有一整套统一的环保评价体系。学校施工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的学校将分为三个区域,北部为小学部,南部为初中部,中部设有共享区。共享区分为三个中心,分别为体育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艺术中心。这三个中心未来将对居民开放。包括冰球馆、篮球球馆等体育场馆以及艺术中心的两个剧场等。
小学或将改成五年制 学校已提前储备教师
据介绍,目前,“北京学校”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在不断推进中,小学部8月18日全面正式开工,计划2019年7月建成、9月小学部招生;2019年年底中学部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一所特色学校。由人大附中副校长刘小慧担任学校校长。
据北京学校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计划小学部的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建成后小学部预计招收一年级8个班,预计共招收300余人。未来新建成的北京学校将是一所体制改革校和教改实验学校,将在学段、教材等方面实现打通。
“我们可能把小学6年制变成小学上5年,提前一年进入初中。初中和高中进行衔接,按照北京‘1+3’项目,在初中最后一年和高中三年贯通进行培养。在教材上,势必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该负责人表示,学校两年前就开始筹备,在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到现在为止,学校已经录取了一百多位新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是名校的硕士生、博士生,目前都在人大附中、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等相关学校承担教学工作。到明年开学,新招的教师都将具有至少三年的教学经验。
副中心将新建133所学校 仍按就近入学原则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副中心的教育配套,而且在整个副中心的配套过程中,把副中心的155平方公里和通州的906平方公里进行统筹考虑。第一步先规划了155平方公里的整个教育设施,将来将有385公顷的教育用地,共有246所学校。
“现在基本已经明确,将保留113所现有学校,剩余133所学校将全部新建。在整个行政副中心周边我们规划了13所中小学幼儿园,今天开工的北京学校就是这13所中小学、幼儿园中间规模最大的一所。”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包括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北京第五幼儿园、北海幼儿园等学校将纷纷在周边布局。
据了解,在小学中除了目前的北京学校之外,人大附通州校区、黄城根小学、育民小学等也将到副中心布局。从去年开始已经动工规划建设,今年9月1日开始已经有学校具备招生条件了。
据介绍,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的两个园所以及黄城根小学通州校区今年年底都将建成,明年北海幼儿园等也将陆续开工建设。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副中心的总体需求,这些学校大部分还是按照就近入学,按照学区划片接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