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大会新闻中心内的“与北京合影”互动区人气火爆

2018-09-04 03:58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志愿者助外宾体验AR互动合影

9月3日,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中外媒体争相报道大会的盛况。大会新闻中心三层人头攒动,采用抠像技术与AR景深合成技术推出的“与北京合影”互动区人气火爆。外国记者们争相“与北京合影”,当志愿者为外宾送上一张张超赞的“游客照”时,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中国科技点赞,更为志愿者的服务点赞。

外宾们站在绿幕前,便可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北京著名景点里。足不出户,一张“与北京合影”立等可取。许多参会记者被这一互动科技吸引,玩得不亦乐乎。“我发现,在10个北京知名景点中,知名度颇高的天坛和长城是外国朋友们的最爱,”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志愿者张帆告诉记者,“拍照过程中,我们会为体验者调整位置和姿势,这样照片可以呈现出更好的效果。”记者发现,为了让相片拍摄得更加生动活泼,志愿者们设计出了一些有创意的姿势。细心的他们把这些姿势拍成样片,推荐给体验者采用,让整个拍摄过程惊喜连连。

在新闻中心,除了体验AR技术互动合影外,站在公共服务平台前迎客的AI机器人“小度”和媒体公共工作区运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储物柜等智能科技产品同样吸引了不少中外记者的关注。志愿者们协助工作人员向来宾展示和介绍这些来自中国的酷炫高科技产品。

据了解,昨日上午6时,240余名志愿者就抵达了新闻中心,匆匆用过早饭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志愿服务。在咨询中心,中、英、法、阿、西、葡语的志愿者随时准备为来宾排忧解难;在媒体工作区,尽是志愿者引导来宾、解决问题的身影;在非遗展示区,志愿者们协助各展台的工作人员向宾客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即便是志愿者之家中的备岗志愿者,也随时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新闻中心里人群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是志愿者的引导与协调使场面井然有序。外国友人纷纷对志愿者们报以微笑,回馈他们的付出。

志愿者日记

战胜晕车 我没做“逃兵”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志愿者服务是我参加过的级别最高的志愿活动,但在这次志愿者服务中我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晕车的人做随车志愿者,实在是一种挑战,但这或许也是我克服晕车的一个机会。

我和汽车一直都没有什么缘分,严重晕车的我,平时出门能走路绝不打车,能坐地铁绝不坐公交。可是,直到上岗前一天我才知道,中国农业大学志愿者全部被分配到随车志愿者的岗位。我不禁担忧起来,生怕自己上岗后会影响工作。可我不想半途而废,我做了个决定——坚持。

上岗第一天,在从学校到媒体入住的京伦酒店的班车上我就开始晕车。下车后我去卫生间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我,我偷偷地把这个“小问题”藏了起来。第二天,为了保持上岗时的好状态,我试图去适应汽车里令人极不舒服的味道,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用东西捂住鼻子,同时也极力平复心情,慢慢去适应颠簸,实在挨不下去的时候,就往嘴里塞一粒晕车药。

随着峰会的临近,大批媒体记者陆续投入到繁忙的采访工作当中,我也越来越珍惜随车服务的日子。从媒体酒店到新闻中心,引导上车、一路跟随、耐心解答、提醒下车。虽然我每天只是做着这些简单的工作,但是却在这短短的几天内饱尝酸甜苦辣咸:酸的是要忍耐车辆的颠簸及随之而来的眩晕,甜的是做好本职工作所带来的欣喜与收获,苦的是要忍受高跟鞋的折磨,辣的是要挑战自己敢于应对突发状况的勇气,咸的是工作时留下的汗水。

小脚趾肿得像萝卜 心里却甘之如饴

前台注册是这次峰会我服务的岗位,几天来,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帮助外宾完成现场注册的工作,这要求志愿者格外细心和耐心。

作为注册岗位的志愿者,尽管指导老师在前期培训中已经详细介绍过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和解决方法,但在注册过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比如:有的来宾名字太长超过字符上限,或者姓氏是复姓导致输入错误等。组长每天都会把当天遇到的典型问题整理总结发到群里,让我们积累经验。所以,我们现在处理问题越来越游刃有余,每天都能元气满满地完成注册工作。

前台注册还要考验体力。在外宾注册的时候,我们站在一旁进行协助,一天下来,最辛苦的就是脚,几乎每个女生的脚上都磨起了水泡。晚上回到宿舍,小脚趾肿得像个萝卜,比无名指还粗。室友看了经常问我值不值得,虽然我表面上回答“是有点累”,但心里却在想:“这么好的机会,我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后悔呢。我可是代表中国的形象在接待外宾,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与有荣焉!”

《百年孤独》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能照亮最初的梦想。”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在这个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人人都独善其身,行色匆匆,但总会有这么一件事,让你甘愿不计回报地去付出,投入你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在这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志愿服务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这种精气神儿。我相信,今后我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面临无数选择时,我都会回想起这段志愿经历,这份初心会指引着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外交无小事” 前辈领路心存敬佩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我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作为礼宾组志愿者的一员,这次志愿服务很多地方和我之前参加的志愿活动都不相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外交无小事”。

作为礼宾组联络员团队的一分子,我不再是为来宾领路或前台接待的志愿者,而是一名用专业能力与巧妙智慧与外宾沟通各种事情、落实各项活动的志愿者,这个岗位是挑战更是考验。为了服务好本次大会,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准备工作。每天早起从学校坐车出发,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变化与安排。

面对陌生的战场,联络员前辈们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与其花时间来弥补,倒不如你一次就把工作完成得很好。”每每遇到困难,前辈们的叮嘱便犹言在耳,他们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让我十分敬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专业 袁莹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