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大碗茶传奇——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之路

2018-09-05 07:58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大碗茶传奇——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之路

1980年12月11日,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局领到了编号为“东工商证字第10101号”的营业执照,这张特殊的营业执照用毛笔填写,还贴着一张她本人的照片。摆摊做小生意的章华妹没有想到,她手中的营业执照,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彼时的北京,下海者、创业者同样跃跃欲试,前门大碗茶的创办者尹盛喜,悦宾饭馆的刘桂仙已率先迈出了一步,一个是集体经济的缩影,一个是个体经济的代表,先行先试的勇气,让他们成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改革的基因也由他们的接班人继承下来。

前门大碗茶

“放下铁饭碗,端起泥饭碗”

现在,2分钱能买到什么?恐怕除了前门大碗茶,别无他物。“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醇厚的香味儿,饱含着泪花”,这首李谷一演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前门大碗茶的名字。

这碗北京人难忘、外地人惦念的大碗茶,正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时针回到1979年6月,北京有40多万待业青年,国营企事业单位根本无法安排他们全部就业。尹盛喜当时是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领导交给他20名待业青年,让老尹带他们自谋出路。当时,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开始,一切都统得很死。前门虽然是商业中心,但是没有一家经营饮料的商户。来北京旅游的人没地方喝水,有人甚至拿起街上浇水的皮管子就喝。尹盛喜一琢磨,不如就开个茶摊,卖老北京传统的廉价饮料——大碗茶。

尹盛喜带领20几个小青年,置办了家伙什儿,打出“青年茶社”的招牌,自此前门箭楼西侧有了一景:一处茶棚前围满了人,桌子上的大托盘里,放着十几碗冒着热气、飘着茉莉花香的茶水,人们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钢镚儿,花上两分钱就能端走一碗大碗茶畅饮。咕咚咕咚大口喝茶的人里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尹盛喜为了经营青年茶社,辞去了公职,家里人一时间都不能理解,而且还很担心,万一尹盛喜的生意砸了,一家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人民日报》的报道中,生动地描述尹盛喜此举是“放下铁饭碗,端起泥饭碗”。“他回来我妈不给他开门,交学杂费的时候他也拿不出钱来。”尹盛喜的女儿尹智君回忆,“父亲开始卖大碗茶的时候,我正上小学,学校每次填表要写父亲是干什么的,我都不好意思。别人的父母都是干部、教师、工人,我爸是个卖大碗茶的,整天在街上吆喝,我觉得很不光彩。”

试水的勇气,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最终的成功。青年茶社的生意出乎意料地好,不仅解决了大家的就业问题,而且收入相当不错,当时比工厂的收入高得多。1979年底,青年茶社净赚11万元。

从青年茶社到老舍茶馆

一碗2分钱的大碗茶,卖得再火,也不可能带来更大的发展。尹盛喜从卖茶水中得到一条重要的经验,做生意要紧紧地盯住社会的需要。开副食店、开旅馆、开旅游纪念品商店,甚至还到深圳开了一家珠宝店。到1985年,“二分钱”茶水摊发展成为一家拥有两个分公司、14家门店,年营业额达到5000余万元的中型企业。

尹盛喜并没有止步于获得经济效益,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休闲娱乐流行的是歌舞厅、卡拉ok,面对传统艺术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窘况,饱受京味传统文化熏陶的尹盛喜,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文化传承的责任,1987年投资780万元,在前门箭楼西侧兴建5000平方米商业大楼,从中辟出700多平方米场地开办老舍茶馆,传承和展示中国灿烂悠久的民族艺术。

1992年,经历了连续三年亏损,老舍茶馆终于实现略有盈余,扩大营业面积,设立演出大厅,发展文化经济。随着百姓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升,中国改革的巨变也吸引着外国游客前来体验。每天,茶馆内中外宾朋围坐在八仙桌前,用细瓷盖碗泡一杯茉莉花茶,尝一尝宫廷糕点,听一出京戏,充分享受着中国文化的魅力。老舍茶馆的座上宾不乏外国政要。1994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到访,一行人一边品盖碗茶,尝京味儿小吃,一边欣赏老北京传统艺术,当京剧《跳财神》的演员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财富的元宝送到老布什手中时,他高兴得爱不释手。

2003年,尹盛喜去世,女儿尹智君接过了接力棒。从领位服务员做起的她,对于老舍茶馆的上上下下再熟悉不过,优势、问题都看得清清楚楚,老舍茶馆面临转型。尹智君深知,大碗茶从无到有,靠的是改革;茶馆要想办得长久,必须还得坚持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她四处调研学习,不断为老舍茶馆增添新的活力。

在传统曲艺节目基础上,增加了川剧变脸、杂技、功夫秀,以及《四季北京·茶》驻场文创演出剧目;茶馆二楼盖了个传统的四合院,配上一些老物件,一座老北京传统商业博物馆呈现在游客面前,为茶馆赋予了更深厚的老北京传统文化血脉。

现在的老舍茶馆已发展了9家直营店,年接待中外游客40万人次,成为北京重要的文化地标和中外交流窗口。从青年茶社到老舍茶馆,这个蜕变的过程证明了,改革永远在路上。

悦宾饭馆

“第一个吃螃蟹”

青年茶社开张时,没有营业执照。直到1979年底,经过半年多艰难的争取和申请之后,尹盛喜终于办下了一张临时营业执照。

同样为营业执照而发愁的,还有家住东城区翠花胡同的郭培基、刘桂仙夫妻俩。刘桂仙想开一家个体饭馆,但那时只对修理业、手工业的个体经营活动有所放开,北京不多的餐馆都是国营,个人开饭馆当时可是破天荒的事情。刘桂仙去工商局起照,工作人员也不知该怎么办,表示:“没有政策,没有文件,也没有先例,这个照没法办,不能开,也不敢开这个头。”但刘桂仙下定决心要开饭馆,从那开始,就天天往工商局跑,每天早上去晚上回来,软磨硬泡,同样的一番话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一个多月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有个“怪人”为了开饭馆天天往工商局跑,而刘桂仙也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工商局同意她“先斩后奏”:先开饭馆,之后再发执照。

刘桂仙已经去世多年,郭培基提到当年为悦宾饭馆开业奔忙的每件事,老爷子记忆犹新。郭培基当年是北京内燃机厂的炊事员,俩人都有一手好厨艺。开饭馆的念头,一方面是政策的放开,1979年4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1980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转发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文件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允许个体劳动者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有关部门对个体经济发展要予以支持,不得刁难、歧视。另一方面,是出于想解决家里5个孩子的就业,解决家庭生计问题。说来现在的人可能不信,刘桂仙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人能一人盖一床被子,因为“他们穷怕了”。

拿到了临时营业执照,合法身份算是有了,还得有资金。刘桂仙去银行贷款,银行起初不同意,还是工商局的干部担保,刘桂仙贷了500元买了台掉漆的雪花牌冰箱,淘换了桌椅,置办齐全营业的家伙什儿。

这还不算完,食材可不像现在想买就买。郭培基的难题也被记者所关注,郭培基记得,有一天突然来了个人,说也准备开餐馆,想和他聊聊,当时郭培基说,没有粮油就没法开饭馆,而当时都需要凭票购买,他想开饭馆也没办法。没想到,第二天报纸、广播里都报道了这件事,郭培基这才知道来的人是位记者。很快,粮油供应部门就找到了郭培基,承诺他需要多少粮油,就供应多少。

最后,郭培基把家里的四间房留下两间住人,一间当餐厅,一间当厨房,1980年9月30日,悦宾饭馆开始试营业。包括外国媒体在内的众多记者都来采访报道,热闹过后郭培基一算账,一天的流水比他一个月的工资都高, “当时可真是没想到有这么多,让我有了继续干下去的动力。”当时个体经营为了避免有资产阶级之嫌,还不让雇人,郭培基夫妇和孩子、亲戚一起干,直到后来政策有变化,不到一年,郭培基一家就已经是令人羡慕的“万元户”了,又盘下了胡同另一处房子,开了“悦仙饭馆”,满足日益增多的食客需要。

不变的小店

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在外国媒体发出“在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惊呼的同时,也有声音批评悦宾饭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做私人买卖不伦不类”。郭培基没把这些批评放在心上,“我不是那种‘资本家’。我关心的就是怎么把工作干好,让客人们吃好,道理就这么简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事关中国道路向何处去的又一重大历史关头,为全党指引了方向,也给悦宾饭馆这样的个体经营者以极大信心。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基本框架。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就我们这个家来说,改革开放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解决了子女的就业,包括成家的问题。”郭培基老人已不再过问餐馆的经营,回到小汤山的家中休养。郭培基说,后来有民营企业的老板都到悦宾餐厅吃过饭,来拜会这个中国个体餐饮第一家,“这一比,我们的饭馆根本不算什么,都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好。”

如今悦宾饭馆还在东城区翠花胡同里经营,门口挂着“中国个体第一家”的招牌,吸引着各国各地的食客。走进店里,十几张朴素的桌椅,菜单上五丝桶、蒜泥肘子、面筋塌白菜这些招牌菜依然没变。如果说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可能也就是结账时可以刷微信,但柜台上的一把还在“服役”的老算盘,让时间仿佛还停留在过去。

餐厅掌柜的从当年的老板娘刘桂仙,变成了她的后人。34岁的郭诚是郭培基的长孙,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餐饮企业当店经理。刘桂仙去世后,他回到了悦宾。小时候,刘桂仙让郭诚学炒菜,他是拒绝的,“看着爷爷奶奶一天到晚在店里忙活,太累了。”三年前奶奶去世,郭诚才学会了炒菜,“因为这个饭馆,我们一家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这一辈大部分都出国留学了。老一辈干不动了,现在我得回来。”

藏身老胡同的悦宾饭馆,依旧吸引着定期光顾的老顾客,慕名而来的外地客,人们从一道道不变的菜肴中,品味着改革开放的故事。

40年之后

个人开公司更容易

40年,中国人改变的不仅是对个体户的看法,而且很多人加入其中,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再到后来,就连个人开办公司,也早已不是难事,门槛越来越低,手续越来越简便。

今年,平谷区为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厅正式对外服务。涉企开办事项不用再分头跑、挨个办,改为“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实现了“一窗受理、后台流转,一次申报、全程办结”。企业开办由过去的多个环节、20多天,压缩至现在的5天。

专厅接待了一位76岁的张书英老人,她是平谷区知名的女企业家。来办开业手续的她,非常惊讶于现在开办企业手续的简捷和方便。张书英老人说明自己的来意后,工作人员告诉她,“您咋不提前来个电话,现在不用到现场,网上申报就行。”“你这闺女别逗我,我以前办过公司,可麻烦了,领表、填表、签字、交材料,还有取照、刻章、办税务登记,这我都懂,办个企业不容易,我岁数大腿脚不好但脑子可不糊涂!”老人显得有些愠怒。“您说的那是老黄历了,现在您只要在这一个大厅、一个窗口,就能把执照、印章、税票全办好。”

因为上了年纪,张书英眼神已经大不如前,对于网上申报有点为难。不过工作人员的答复,让她放下心来。“您别着急,我们这儿有自助服务区,有帮办人员协助您上网申报。”工作人员说,既可以采取全程电子化的方式申报,也可以根据她的需求,现场提交材料。“这惠民的好事真是一个接一个,太给力了。”张书英老人高兴地说,“回去我就赶紧让人准备材料,齐了就马上提交”。

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在行动

张书英老人所享受到的服务,是北京今年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具体举措之一。今年3月18日,北京市公布了首都优化营商环境的“9+N”(九项主要政策和N项配套措施)一揽子政策。这些政策聚焦办理施工许可、开办登记、纳税、获得电力、跨境贸易、获得信贷、登记财产等重点环节,以精简环节、精简时间、精简费用、增加透明度为重点,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努力为企业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北京不断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为企业和社会办事大幅度精简程序环节、减少时间及费用成本,用市发改委副主任杨旭辉的话来说,就是“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这批政策集中公开向社会发布,体现了全市上下加快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新的创业者们,不用再为一纸营业执照而发愁,他们可以一心思考自己的创业项目,为自己的梦想而打拼。

记者手记

民营经济重现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尹盛喜在1986年时曾说过,他将从古老而雄伟的正阳门走向世界,这一天终究会到来的。从青年茶社到老舍茶馆,他带领员工一起实现了这个目标。和刘桂仙一样,他们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中国人民充分显示了13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一统天下,一切带有“私”字痕迹的所有制都在消灭之列,甚至连自留地、自负盈亏、家庭副业都不允许。要极大地释放生产力,甚至解决就业、吃饭问题,仅仅靠一种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够现实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本质上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因此,不管是从解决个体的民生、吃饭问题也好,还是发展经济也罢,中国重新出现民营、私营经济,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合乎经济规律。

我们赞赏尹盛喜刘桂仙们试水的勇气,但他们之所以能走出这一步并取得成功,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没有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个人是无能为力的。他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奋斗,换来稳稳的幸福。他们的成功,验证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

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允许到允许,再到鼓励、支持,已经挺拔地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支撑点。如今,我们身处新时代,中国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40年前重新播下的种子,到了收获的季节。回顾改革开放40年,是为了更好地走好接下来的路,继续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发展,依然需要我们拥有试水的勇气。

资料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而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一,有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创造的GDP占比在2015年就超过了50%,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河南、辽宁、河北等省份的民营经济对本省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60%,甚至有的高达70%以上。

第二,民营企业成为中国的主要税源。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提供者。伴随着民营企业的逐步壮大,民营企业上缴的税收很快超过了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税收主体。有数据显示,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上缴的税收占比甚至接近70%。

第三,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国际经验告诉我们,70%以上科技发明和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做出的,中国的情况也不例外。近年来,包括阿里、腾讯、京东、百度、华为、小米、吉利等一大批民营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站到了全球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第四,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有资料显示,目前民营企业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容纳了90%的新增就业人员,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王彬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