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好友母亲生病 主动借出救急钱却被赖

2018-12-15 14:36 千龙网

来源标题:好友母亲生病 主动借出救急钱却被赖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得知好友母亲重病住院,杨某“雪中送炭”相借15万,谁知一年后朋友焦某却以各种借口赖着不还钱,杨某无奈诉至法院。

《法制晚报》记者获悉,经调解,最终两人达成了还款的协议。

杨某诉称,自己经济并不宽裕,之所以一次性拿出15万元借给朋友,一是觉得救人一命,二是焦某与自己相识多年,相信焦某不会不还。其于是与家人商量后拿出积蓄借给焦某。

谁知借钱易要回难。焦某一开始先是推脱无能力偿还,之后便开始拒接电话。一方面钱要不回来了,友情也打了水漂,妻子责怪,家人指责,杨某一度焦头烂额。

通州法院受理该案了解情况后认为,杨某雪中送炭是道德高尚、传递正能量的行为,应获得法律的肯定和保障。本案如果进行判决,难度不大,但杨某能否顺利追回钱?产生的社会效应又是怎样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法官决定委派实习律师调解员对本案开展调解。

据了解,当时本案的调解难点在于焦某虽认可双方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及借贷金额,但一直强调无法在近期偿还;另外杨某原本就性格强势,此事已经让其心中懊恼并因此家庭产生矛盾,杨某对焦某十分生气,一再强调焦某必须在10月中旬偿还一部分款项,余款10月底还清。双方矛盾持续升级。

面对双方僵持的局面,实习律师采用“情绪疏导四步法”进行调解。

首先,排情绪。引导杨某说出积攒的强烈不满,历数借款后自己生活及情绪上的困扰。再来,找突破。待杨某发泄完后,尝试由杨某提出解决方案,引导杨某考虑焦某目前的经济状况及履行期限。第三步,表态度。批评焦某多次失信,引导焦某道歉,并表明自己积极还款的态度。第四步,定方案,待双方均排解出不良情绪,认清目前现状后,引导双方制定调解方案。

最终,双方制定出调解方案,焦某分两期还款,双方均满意而归。

承办法官表示,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工作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也是在坚守社会道德的底线。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化,使得很多人逐步淡薄道德意识,只顾眼前利益。

因此,对于那些乐于助人、雪中送炭、见义勇为、济困解危的行为应做好法律保障工作,万不可让助人者伤了心、丢了财。

责任编辑:胡永(QN0050)作者:洪雪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