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绿水青山助力京郊吃好生态饭

2018-12-26 04:07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绿水青山助力京郊吃好生态饭

乡村振兴,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其坚实的基础。背靠着绿水青山,不少京郊农村正在尝试依托于丰富的生态资源,打造别具特色的京郊游体验方式,趟出一条致富新路。从靠山吃山到护山爱山,山区百姓已渐渐尝到了保护好生态带来的甜头。

因深山里寒气颇重,寒冷的冬天一向是京郊游的淡季,但对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的炭厂村来说,来往的游客却是丝毫不减,小轿车一溜儿都排到了村口。进入数九寒冬,民俗户李秀芬家的生意反倒更忙了。“真没想到,这座大山,成了金饽饽。”李秀芬指着不远处覆盖着冰瀑的大山说道。

炭厂村人曾祖祖辈辈以烧炭为生,村名正是由此得来。上至皇宫冬季取暖用的炭,下至平头百姓涮锅子用的炭,多数都源自于此。鼎盛时,小村有几十座炭窑。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山区禁止砍伐树木,烧炭业逐步退出。不再烧炭,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只有山上几百亩核桃、山楂、杏扁。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打工,2009年,人均年收入仅4000元,低于贫困线500元。“这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沟,离国道又那么远,山沟沟里头,啥资源没有。”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愁得直摇头。

2010年春天,政府各部门合力精准帮扶炭厂村。听说沟里景色不错,扶贫干部们拿上镰刀、面包就钻了进去。当时正是春夏之交,山花烂漫、流水潺潺,沟里景色之美就连打小在农村长大的邢卫兵也啧啧称奇。“这山、这水,就是宝藏啊!”思路一变,原先的荒山沟打造出了小有名气的景区——神泉峡,炭厂村自此走上了发展的快速路。2016年,结合神泉峡独特的地势和气候,村里打造了冰瀑景观,破解冬日旅游闲置的难题。邢卫兵说,光是2017年的门票收入,就增加了一百多万元。

景区的红火,为村民带来的则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村里每一位村民都是景区的股东,每年都能享受到分红。“去年底每人分到了1000元,今年肯定还要涨。”邢卫兵说。不仅如此,逐年上升的游客量带动了村里民宿产业的发展,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开起了民俗院,吃、住、玩一条龙服务,让游客既能引得来,也能留得下。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缺乏土地……这些散落在京郊大山里的村子,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发展受限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北京市的低收入户中大半都位于山区。在各路力量帮扶下,不少村庄意识到身边最习以为常的青山绿水是一笔真正的财富,在生态致富上做文章,才能走出最适合也是最易实现的发展道路。

与炭厂村情况类似,位于延庆区大庄科乡的沙塘沟村,一度也曾因缺乏支柱产业而苦恼。大庄科乡山多,沙塘沟村更是被群山环绕,村里每户人家都是“后山靠,前山照,入字山脉村口抱”。也正因这里地形隐秘,1938年,八路军在沙塘沟村扎根,在这里成立了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借助这一红色历史,早在2003年,沙塘沟村建起了“平北红色第一村”的展馆,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6年,利用村庄的自然山势,沙塘沟推出了重走长征路等多种体验活动,既新奇,又富有教育意义,大受欢迎。村里接待的参观人数不断上升,2016年共接待3万人,2017年增至5万人,2018年预计超8万人。依托自身的生态优势,不仅盘活了丰富的红色资源,还通过聘请讲解员,开设忆苦思甜食堂、开办民俗院等方式增加了村民收入。

目前,北京市已有1200余个休闲农业园区、8300余户民俗旅游接待户,年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以上。乡村的生态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王可心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