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2月10日讯(通讯员 李溢春 宋清水)三六九往外走,随着春节假期接近尾声,北京局管内各大站全面迎来返程客流高峰。继2月9日(初五)全局到达客流90万人,其中北京地区到达51.58万人的基础上,预计2月10(初六)也就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北京铁路局将迎来第一个返程客流高峰,预计到达旅客99万人,其中到达北京地区近60万人(含北京三大站58.2万人,分别为:北京站16.5万人、北京西站24.8万人、北京南站16.9万人)。
此外,天津站2月9日到达9万人,预计明天到达10万人;天津西站2月9日到达7万人,2月10日预计到达8万人;石家庄站今天到达10.58万人,预计明天到达12万。唐山站今天到达1.9万人,明天预计到达2.3万人。
返程客流,中长途客流主要来自于上海、杭州、太原、西安、广州等方向;京津冀区域短途客流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石家庄、邯郸间。其中,上海、西安、太原、沈阳、青岛为到达北京地区的主要中长途客流;天津、石家庄为区域内短途客流到达北京地区的主要始发地。
与此同时,北京铁路局各大站发送旅客还持续在高位运行。据悉,2月9日,北京铁路局共计发送旅客83.48万人,同比增加2.13万人,增幅2.6%。北京三站发送旅客33.67万人,同比增加2.44万人,增幅7.8%。其中,北京站发送旅客7.51万人、北京西站发送旅客11.73万人,增幅6.6%、北京南站发送旅客14.43万人,增幅15.3%。预计2月10日,全局发送旅客95万人,其中北京地区37.5万人,分别为:北京站8.6万人、北京西站13.6万人、北京南站15.3万人。此外,2月10日天津站预计发送旅客8.3万人、天津西站预计发送旅客8.5万人、石家庄站预计发送旅客14.5万人、唐山站预计发送2.6万人。
为此,2月10日,北京铁路局将加开旅客列车61列,其中中长途旅客列车41列,主要为哈尔滨、长春、大连、南通、合肥、郑州、宝鸡、西安、汉口、成都等方向;京津冀区域短途旅客列车20列,主要为德州、清河城、邯郸、沙岭子、秦皇岛、唐山、石家庄等方向。
为了积极应对出行和返程客流高峰的双叠加,特别是由于南方雨雪天气可能带来的列车晚点等不利因素,北京铁路局多措并举全面启动客流高峰应急预案,在全局应急安排94名机关干部,深入管内各大站进行包保服务指导帮促的基础,还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特别是公交、地铁部门的联系和车站到站信息共享与沟通,确保旅客走的及时、回的顺畅。
北京站:为应对可能出现返程旅客高峰,在加强人员力量,增加广播安全宣传频次,保证旅客安全有序乘降。客流高峰时段开齐全部出站口,快速疏导旅客出站,并利用西地道作为出站通道进行旅客分流的基础上,积极与地方政府、运输企业合作成立运输服务保障联合工作协调组,共计组织北汽、天成、渔阳3家保障骨干企业和辖区33家出租企业在夜间22:30至次日凌晨1:00客流高峰时段,以每30分钟为间隔调派200辆出租车循环运营的方式参与乘客疏运。组织辖区天坛、纵横等6支“先锋车队”及金鑫、京华信托“应急保障车队”组建由150辆出租汽车组成的应急保障车队作为恶劣天气和突发情况的备班运力。积极协调奇华(96106)出租汽车调度中心,在2月9日至10日每日0:00至05:00时段,每隔30分钟向北京站方圆5公里内运营车辆发出运力需求信息,补充出租运力缺口,及时疏散夜间抵京大客流。发放《北京站到达旅客换乘指南》2万余份,疏导旅客快速出站,引导乘客多种方式出行。同时,积极与地区管委会协调联系,采取地铁2号线北京站提前20分钟(4:40分)开门、加开临客、延长运营时间等措施,满足返程乘客出行需求。
北京西站: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增派10名客运人员和志愿者,增加在各出站口服务引导工作,保证出站口开口数量,同时将出站通道高普隔离门全部打开,确保高峰出站旅客畅通。积极与市交委、公交部门协调,在23:20至4:50开行7条夜班公交线路,分别为夜5路、夜8路、夜15路、夜14路、夜23路、夜36路、夜22路;自2月9日至2月14日夜间加开9条白班公交线路,分别为9路、387路、320路、50路备车至次日5:00,53路、122路、890路、109路备车至24:00;自2月8日至2月14日每晚23:00至次日凌晨2:00,加开北京站、西三环、三元桥3条春运专线车,发车间隔为30分钟。同时,为满足夜间到站旅客的乘车需求,北京西站开行长椿街、(公主坟—航天桥)、(六里桥—公主坟—航天桥)3个方向免费摆渡车。2月10日地铁7号线延长运营时间至24时。引入定制公交,每天晚上19:00至次日凌晨1:30,旅客可以通过下载合乘定制公交APP或小程序实现网上预约乘车。旅客也可下载“首汽约车”APP,确认网上接单后,前往西站地区相应停车场乘坐。为进一步鼓励和方便网约车参与疏导返程旅客,春运期间在北京西站待客的网约车,可享受夜间22:00至次日2:00免费停车4小时的优惠政策。
北京南站:积极与北京市交委、南站管委会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采取通报当日23点后到达客流情况及正晚点实时信息,加强路地协同。实现了地铁4号线安河桥北方向延长至0:10分,对夜间图定到达列车全时段的覆盖。夜间加开3趟夜班公交车,其中南广场开行2趟,北广场开行1趟;利用东停车场D区和西停车场G区作为停车专区,22点30分至次日凌晨2点实行免费停车政策,增加运力保障支持,提升晚间到站旅客的疏散能力。通过北京南站微信公众号与首汽专车APP接入,在停车场及通向停车场的通道处增设 “首汽约车”的引导标识,实现专车进出场的定点管理,进一步丰富旅客的离站方式。在此基础上,组织车站突击队,于22:30分至24点到地下停车场、出站口,加强地铁延时的宣传疏导和解释,确保旅客快速离站。科室干部直接到快速进站厅岗位,每日7点至19点负责快速进站厅的旅客检票放行工作,增强客运人员力量。
天津站;在南进站口增设“急客”通道,南北广场售票处增设“急客”窗口2处,距离15分钟以内的旅客,优先取票验证进站。同时,密切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密地铁开行频次,延长地铁末班时刻,最晚一班9号线天津站始发时间为23:48分。同时,要求60条公交线路在到达客流高峰时段时,加密车次发车间隔,满足旅客乘车需求。在南北广场固定出租车临时停泊专用通道,通过在出租车调度平台发布信息,及时调度出租车辆,满足到达旅客乘车需求。同时与天津市交委建立应急联系机制,遇突发情况,及时采取延长公交运行时间、增加班次和及调度出租车辆等措施,做好接驳运力保障。
天津西站:依托高铁“雷锋班”服务品牌,补足便民百宝箱中物品,落实便民服务。 在进站口、候车室、电梯口等关键部位提供旅客服务。开设“绿色通道”,实行进站、候车、乘降“一条龙”服务,全面提升旅客服务品质。采取提前对各次列车上车、到达旅客做好分析预测,根据客流情况,合理安排岗位和作业人员,加强客流组织,做好旅客的引导和分流,确保旅客乘降安全有序。针对到达大客流,及时开启应急通道门,并提前与站区办、市交委沟通联系,及时增加出租车,满足旅客乘车需求。
石家庄站:将服务台进行“二合一”改造升级,功能在原有解答旅客问询、查询列车时刻、办理车票改签、寻人寻物广播等基础服务功能外,又增加值班站长台、无障碍服务台、自助导航查询机等新功能,将“问讯处”改造成为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岗点,解决旅客各种问题。完善既有换乘标识、换乘流线,改造和补强便捷换乘设备设施,持续动态优化换乘流线,加强引导组织,为旅客提供安全顺畅的换乘条件。同时,与石家庄市应急办、石家庄市春运办建立接驳保障联动机制,遇突发到达大客流和列车大面积晚点,随时启动紧急联动机制。东西广场3趟公交车末班车错后半小时运营,同时积极与站前管委会和市交通运营管理处联系,增加60辆出租车,循环运营,满足到达旅客乘车需求。
唐山站:开放东西进站全部的17个实名制自助核验通道,确保进站畅通;安检通道全部开启,提高安检作业效率。东、西售票厅日常常开售票窗口12个,设应急窗口4个,应对客流突发情况,为距开车前15分钟旅客提供优先换票服务。在售票厅内安排服务引导人员解答旅客问询,满足旅客购票需求。在窗口摆放“新车推介”,公示本站调图后新增列车信息;售票厅内摆放“售票窗口业务办理指南”,公示窗口功能,提示旅客业务办理要点。为因对返程客流高峰,加强出站扶梯值守及直梯引导,采取敞口放行的措施,确保出站有序畅通。与此同时,提前通过与地方政府交通部门联系,做好到达大客流和大面积晚点交通接驳,确保应急有备。各高铁站针对公交开行密度小,旅客到站“最后一公里”不方便的问题,积极与地方交管部门沟通,建立常态联系机制,根据列车到站时间,合理确定开行公交趟数。遇不良天气大面积晚点等特殊情况时,及时联系沟通,保证接驳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