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让中小学生知道死,更珍惜生

2019-04-04 14:54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让中小学生知道死,更珍惜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对待死亡采取尊重的态度,秉持“死者为大”,并设置专门的节日祭奠逝者、表达哀思。如何正确认识死亡,从而拥有面对死亡的能力,便成为每个人一生中的重要课题。可是,死亡教育应该从何而来?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缺乏系统设计、心存重重顾虑,但本市不少中小学已经在相关方面有所探索。对此,专家呼吁,学生的死亡教育,离不开家长、教育者等诸多群体的勇气和见识。

缺失

学生发问

“我为什么活着?”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曾经经手过很多“惊心动魄”的案例。他认为,案例背后反映出的就是死亡教育的缺失。“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死,把死亡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

曾经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从十四楼一跃而下,跳下时还向刚好目睹这一过程的邻居招手微笑。后来经家长描述,这名男孩以为自己跳下后会像超人一样飞来飞去、毫发无伤。

还有一个男孩,在家里挂衣钩上套上皮带,想体验一下自尽的感觉,幸好家长及时发现,才避免了惨案的发生。事后,他却像没事儿人一样,说自己只是想“体验一下自杀的感觉”。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名誉理事长宗春山也接触过不少类似的案例。比如,现在不少孩子早早就开始问家长,“我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上学?”他表示,“这些问题家长回答不了,老师也回答不了,所以很多天才的和聪明的孩子就迷茫了。”很多孩子出现自杀、抑郁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生命教育来做支撑。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张淑美,多年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在撰写的《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她写道,儿童自幼年开始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如果得不到父母以及老师的教导,很容易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只能透过电视、电影等,略窥死亡的面貌。但也因无法获知真相,容易受到或夸大、或不实、或扭曲、或神秘的影响,使儿童或青少年容易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影响其对死亡的态度,往往是恐惧、害怕、神秘、纳闷等,多是负面且复杂的情绪。有研究指出,儿童或青少年的自杀倾向,与其存有不正确的死亡观念有关。

很多人不接受

“死亡的信息”

那么,究竟什么是“死亡教育”呢?

宗春山认为,死亡教育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接受死亡的信息,知道世界上是有死亡的,死亡是无常的,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别看就这么一个简单问题,听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理解也不容易。”宗春山介绍,中国人的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并不接受“死亡的信息”。进入医院,人们倾向于把所有生的希望交给医生,对于死亡的可能性无法接受。

死亡教育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在接受死亡基础上发展出的面对死亡的能力,“如何减免这样的冲击可能带来的伤害”。而死亡教育的最高层面是价值观和信仰的培养,知道了如何面对死亡,再去反观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也认为,死亡教育的核心,在于“知道死,是为了珍惜生”。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来说,死亡教育是性教育的一部分,涉及到一个人如何出生、如何成长、再到如何死亡。因此,死亡教育不是单一的教育,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链条。

据宗春山观察,目前很多学校的生命教育,更多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比如:交通安全、溺水、防火知识等,连自杀都很少涉及。

记者了解到,本市不少中小学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探索

101中学

临终关怀学会敬畏生命

101中学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社,连续多年将前往松堂关怀医院作为社团的常规活动。社团负责老师陈倩岚能深刻感受到这样的教育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不能低估孩子们的感受力。”

初二学生曹睿馨这样表达了自己活动后的感受:“珍爱生命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生就是精彩的生,死也要平静的死……今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终点,可是我们正要从爱的地方出发,我也相信,我们的目的地,仍然会回到——爱的地方。”

高二学生冯钧可去了松堂之后,感受到了生命的敬畏。他坦言,此前自己并不愿意来到这样的地方,“我曾去过福利院、聋哑学校、培智学校,我觉得那些地方、那些孩子会带给我最纯真的活力,给我正能量。但是,这里不会,一群即将驾鹤西去的老人只会让我徒生感慨,悲哀一时。”然而,真正走近这群老人之后,他的想法变了,“在慢慢的交流中,你会发现那闪耀着的生命之光,他们敬畏生命,所以珍惜生命,对自己已过的一生视若珍宝。”  

高一学生石子明则对死亡有了更通达的认识:时间像一只温柔的手,慢慢将一位又一位老人带离人世,让一朵又一朵生命之花由含苞到凋敝。但这样并没有那么可怕吧,因为这些可爱的老人会永远在子女、同学、老师甚至是我们这样有一面之缘的人心底和笔下留下数片落花,陪伴我们走过一生,他的生命延续到了另外无数不知名的人身上,怎么会是令人心伤之事呢?也正因生命有限,人生须臾,人们才会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所爱之人。

京源学校小学部

护蛋行动感受生命不易

石景山区京源学校小学部在这方面也持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心理老师袁榕蔓介绍,学校德育心理中心每年都会在低年级中开展“护蛋行动”,行动的任务很简单:选一颗鸡蛋带到学校,一周之内不能打碎。

于是,孩子们精彩的一周便开始了,有的将鸡蛋藏到固定的安全地方,有的小心翼翼走到哪儿带到哪儿,但很多依然逃不脱“被打碎”的命运。护蛋行动结束后,各班会在班会课上邀请学生进行分享:大功告成的依然心有余悸,“我一周过得特别紧张,老是提心吊胆”;惨遭失败的则充满懊悔,甚至情绪崩溃。袁榕蔓介绍,学校没有将“护蛋行动”设计成一个孤立的活动,根据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情绪问题等,专业老师会持续介入,做好后续的引导和管理。

文汇中学

园艺心理“借物喻人”

文汇中学则依托园艺心理课程,在其中进行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的渗透。这一课程相关负责人介绍,植物有生命,也是生命体,带领学生观察植物从发芽到死亡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植物一生的意义。之后,再引导他们与人类的生命意义进行关联。“让学生与自然产生链接,从植物的生死引发与自己有关的感受和思考。”

比如,植物落叶等跟“死去”有关的状态,看似很颓废,但课程会引导学生看到另外一种含义,落叶不仅仅是植物的死去,它还变成了肥料、滋养根系。举一反三的启发,让学生联想到自己该如何认知生命的意义。

建议

教育者需要更大勇气和见识    

宗春山认为,要在学校层面实施生死教育,首先,教师要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死观,这是基本前提,“如果老师前怕狼后怕虎、遮遮掩掩的,那这课就没法上。”其次,这个话题可能会涉及到很丰富、很深层的问题,一旦孩子们提出来,老师们应该具备应对这种挑战的能力。如果教师自己对生死问题没有深切认识、不具备教死知生的基本技能,那么,学校中则无法实施生死教育。有了这个前提,生死教育的素材才会显得随手可拾。

“生死教育虽然并没有标准范本,但从实施的形式上来看,应该更多采用分享的方式,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宗春山说道。(记者 牛伟坤)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