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智造闪耀“一带一路”

2019-04-25 06:42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北京智造闪耀“一带一路”

北汽福田南亚加速跑

4月中旬,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白天最高温度已达30多摄氏度,一年一度的巴基斯坦国际车展正在这里举行。北汽福田汽车展位上,南亚地区部常务副总经理李明峰忙前忙后,用英语跟每一位前来咨询的经销商、客户详细介绍福田的产品和服务。在巴基斯坦,福田汽车的轻卡保有量超过2万辆,中卡、重卡销量市场排名领先,成为当地大型基建公司、饮料商、电网公司等众多客户选择的优质品牌。

在卡拉奇卡西姆港附近,坐落着福田汽车KD(散件组装)工厂,该厂从2002年起开始生产福田的卡车产品,单班年产能5000辆。在卡拉奇,另一座更大规模的KD工厂正在建设当中,预计今年七八月投产,单班年产能达到1万辆,建成后将是巴基斯坦当地技术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厂之一。

“以前当地商用车都是用日本的二手车,而我们的车价格低于日系新车产品15%左右,性价比更高。我们已实现部分零部件属地化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及巴基斯坦境内,车辆购买和维修也方便高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商品解决方案。”李明峰说。

福田汽车自2010年开始全面属地化,由传统贸易方式开始向营销模式转型。在当地建设KD工厂,不仅降低了车辆的成本,更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就业。据悉,福田工厂带动了巴基斯坦当地汽车制造上游产业的发展,座椅、轮胎、电瓶、板簧、货箱等都由当地企业生产,两个KD工厂预计为当地提供约2000个就业岗位。

对当地人来说,在福田工厂工作可是个好差事。“我们的工资比平均值要高,普通人工资是每月150美元,我们可以拿到200至300美元。很多人都干了很多年,成为熟练工,不会轻易离开。”工厂的一位工人说。

李明峰从2008年加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来,一直负责海外业务,从东南亚到拉美、再到南亚,每年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国外度过。去年,他有超过200天都是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两个国家。李明峰日常最重要的事就是拜访当地客户,“不走到客户中间,就不知道车在哪儿跑、车况怎么样、有哪些问题。车不是卖出去就完事儿了,还得做好后续服务。”巴基斯坦当地的老乡们也很喜欢李明峰这个中国朋友来拜访,拿出饼干、奶茶等自家特产热情招待。

在李明峰看来,以前发展海外业务,就是在当地找个经销商卖车,是很简单的贸易模式;而现在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但追求销量,更要注重质量,加强属地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只有充分了解当地市场和用户,才能做好产品和服务。我们要让当地人一提到‘FOTON’,就竖起大拇指!”李明峰信心满满。

目前,福田汽车产品销售及服务遍及全球超过110个国家,已在全球建成KD工厂27个,年产能达到10万辆。截至2018年,福田汽车海外累计出口商用车55.6万辆,连续8年位居中国商用车出口第一。

“工业大脑”成就海外智慧工厂

一年到头,四分之三的时间在国外,对和利时海外工业自动化业务负责人杨永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和利时总部在北京亦庄,是中国自动化领域自主品牌的佼佼者。其业务集中在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自动化和医疗自动化三个领域。作为一家智能制造企业,和利时至今已积累上万家客户,累计实施近3万个控制系统项目。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和利时在国内的业务规模已是数一数二。

哪些阀门开,什么时候关,汽轮机加速还是减速……自动化就像工厂的“大脑”和“中枢神经”,通过感知、运算和输出控制,指挥着工业现场各种专业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装置安全可靠稳定运行。这些,正是和利时的拿手绝活儿——通过一体化综合自动化解决方案帮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

和利时成立于1993年,2008年这家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也是从那时起,和利时就攒着劲儿准备进军海外市场。

“走国际化是需要铺垫的。”杨永说,中国的自动化企业起步较晚,和利时从创立起就一直在国内与欧美巨头不断竞争,逐步壮大起来。得益于在国内20多年的“同台竞技”,和利时在方案、产品、工程、服务方面已能与国际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海外闯市场,潜力巨大的印度市场谁也不会放弃。2012年,和利时进入印度,主要通过合作商、代理商做项目,逐步得到本地客户认可。2015年左右,和利时印度本地直属公司成立。

让杨永和同事们欣喜的是,经过两年努力,他们终于迎来重大突破——获得印度国电的认证供应商资格。

印度国电(NTPC)是印度最大的能源集团,对供应商要求非常高。以前,印度国电的自动化产品供应商无非就是西门子、ABB等仅有的几家欧美巨头,其他品牌根本不考虑。

头一次约见印度国电代表,对方仅派一位层级较低的技术主管接待,给和利时不到20分钟时间,换张名片甚至没来得及介绍产品,会面就匆匆结束了。

“希望能给中国企业一个机会。”借着询问材料被退回原因的名义,杨永再次约见对方,这才跟印度国电级别更高的采购负责人、项目经理接触上,向他们展示和利时的产品。经过一次次技术对标和审视,印度国电对中国企业的态度明显转变。

为了让对方信服,去年七八月份,和利时专门在杭州基地搭建了一套模拟系统,按对方要求一条一条做测试,测试文档就有七八十页,测试条目100多项。靠着过硬实力,和利时终于成为印度国电唯一一家非欧美品牌的自动化认证供应商。这扇大门的打开,意味着印度全国电力行业对和利时产品品质的肯定,以后不需二次认证,和利时就能直接参与印度所有电力项目的投标。

相比欧美自动化品牌的巨轮,和利时更像一条灵活的快艇,能对客户需求更加迅速地响应,提供特色化、定制化服务。目前,和利时的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自动化产品均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海外业务量占比已发展到25%左右。未来和利时将在越南、泰国及中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快业务布局,为当地工厂安上来自中国的“工业大脑”。

“火眼金睛”出海“护航”

边境线上,长长的一列火车轰隆隆地驶过,不用停车就悄然间接受了安全查验;海关人员不拆箱,对于走私物品的种类甚至具体品牌都能明察秋毫;机场安检不用开包搜查,最新的CT设备提供无死角高清图像,就连液体也能精准识别……这些场景并不是科幻电影中的桥段,在北京企业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眼”助力下,早已成为现实。

铺开世界地图,“一带一路”的红色箭头清晰标注,上面密密麻麻的白点串成了一片,遍布世界各大洲。同方威视负责海外业务的高级副总裁王卫东如数家珍,每个点他都能讲上一段业务拓展的背后故事。

来自同方威视的先进安检设备,目前应用在了6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覆盖率超过了九成,销售设备达到了4000多台(套)。在全球安检市场,同方威视位居第三位,成为中国品牌的一枝独秀,在货车检查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

中国的“火眼金睛”为什么能独步世界?

“十多年前,国外客户一提到‘中国制造’,想到的都是服装、玩具这样的产品。”王卫东清晰地记得,同方威视最早一次出海是在2001年,当时的安检市场仍然被欧美企业垄断。澳大利亚海关几次派人前来考察检测产品,终于签下了第一张海外订单。

“选择中国设备,是因为它在目前市场上有最强的穿透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杰出技术手段!”澳大利亚海关人员最开始还有所顾虑,后来不吝赞美。

不过让同方威视在业内真正一炮打响的,还属迪拜的一场“擂台赛”。

德美中三家公司要竞争迪拜海关的查验项目,三家的设备一字码开、同台竞技。美国设备最先被淘汰,同方威视和德国企业进行最终的“决战”。一辆车在德国设备接受查验时被安全放行,到了同方威视的设备前却被检测出了夹层可疑物,当时德国人甚至怀疑是不是同方威视查错了。迪拜海关人员开箱检查,谜底揭晓——果然箱内有夹层,而且还夹藏了毒品。同方威视凭此役“一战成名”。

名声打响了,海外市场遇到的阻碍也多了,在欧洲还经历了反倾销摩擦。同方威视主动选择在波兰成立公司并设立生产基地,实现了“中国设计、欧洲制造”。高科技的“绿色工厂”受到了当地政府欢迎,还带动了几十名当地工人家门口就业。

“中国眼”屡建奇功:塞尔维亚靠着它在打击毒品、黄金和香烟走私与非法偷渡等方面成绩显赫;泰国海关集装箱物流监控系统不仅加强了海关查验能力,还杜绝了腐败现象发生;柬埔寨海关查获了大批野生动物违禁品……目前,同方威视正和多个国家开拓农业、物流等更多领域的合作。

“中国屏”惊艳全球

从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到国庆60周年阅兵的天安门广场,从大屏电视机到巨幅户外广告屏,来自北京中关村的一家企业——利亚德集团的LED显示产品,竟悄然占据了14%的全球市场份额,近年来一跃成为世界显示行业的龙头企业。

“利亚德国际化布局初步形成,境外收入占比连续多年超过了三成。”每当谈及海外布局,利亚德集团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姜毅的底气十足,因为近几年公司“一带一路”新项目正飞速推进。如今,利亚德的屏幕走进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就占了一半,去年利亚德还在欧洲斯洛伐克开设了新工厂,近十个东南亚国家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时光轴拨回八年前。2011年,利亚德刚开始推广海外业务时没少碰壁。“我们为什么要用中国屏,不用欧美先进产品?”当时一个欧洲国家的议会大厅准备安装利亚德的屏幕,这让当地人炸开了锅,质疑声不断。

“我们找遍了全世界的LED显示企业,只有中国产品最符合要求。”负责项目的当地工程师直言,可议会工作人员还是不放心。屏幕最后终于安装进了议会,苛刻的工程师反复测算显示效果、电磁辐射、安全性等各个参数,事实证明,利亚德的屏幕赶超了欧美国家同类产品,“中国屏”的名声一炮打响。

欧洲多个国家的车企研发中心对屏幕显示要求极高,近些年他们逐渐有了一个共识——用“中国屏”最放心,纷纷向利亚德抛来橄榄枝。

2018年年初,在中欧国家斯洛伐克东部城市普雷绍夫,一座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这是利亚德在欧洲最新投资建设的生产基地,当年5月正式投产。

“之前屏幕从中国运输到欧洲最多需要两个月,现如今20多天就能交货!”姜毅说,有了欧洲新基地,产品交付时间不仅大大压缩,“中国屏”背后的“中国服务”也成了一张亮眼名片,能及时响应客户提出的各类个性化需求。来自欧洲发达国家的很多客户哪怕再挑剔,面对“中国屏”的出色性能和高效服务最后总会竖起大拇指。

地球另一端的东南亚,“中国屏”的身姿同样惊艳。在印度最大的国家电视台DDI(全印电视台),多数演播室在今年年初换了新颜,新安装的“中国屏”格外亮眼。之前这家电视台的屏幕全都来自欧美国家,不过显示效果逐渐无法满足节目制作的新要求。

在印度,不只是电视台,展览中心、交通枢纽等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利亚德生产的屏幕越来越常见。

2018年,利亚德在印度投资了当地唯一的LED上市公司,还开始在东南亚如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全面开展投资和开展业务。

“一带一路”产业布局的落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姜毅透露,利亚德近期还成立了文旅产业创新基金,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证券市场融资等方式,初期募集100亿元资金,让国内日渐成熟的VR、影视制作、动漫、显示照明等文创产业走向海外。

在世界各地,利亚德的“中国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闪耀,还带动了半导体芯片等多家上游供应商,纷纷把眼光投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希望中国的民族企业一起‘走出去’,共同做大‘一带一路’市场,让‘中国屏’造福更多国家和地区。”姜毅满是期待。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董禹含 孙杰 潘福达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