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朝阳推出文创“百园工程” 文化科技型园区成腾笼换鸟新亮点

2019-05-28 03:52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推出文创“百园工程”

5月27日,朝阳区宣布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通过提质增效、腾笼换鸟,力争在“十三五”末打造出100个产业集聚度高、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体系完善、管理运营规范、社会效益突出、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文化产业精品园区。以此形成朝阳区的文创“朋友圈”,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产业百花园。

2019年前两月,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308.3亿元,约占全市文化产业收入的1/5。经过20多年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朝阳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和亮点。目前,该区已有798、751、莱锦、郎园、懋隆、恒通等84家各具特色的文创园区。2019年初,北京市认定的首批33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中,位于朝阳区的就有10家。

相比这些起步早、品牌响的经典文创园,后起之秀若要挤入“百园”行列更需要找准定位,文化科技并重型园区已经成为城市更新、腾笼换鸟的新亮点。

位于五方桥东南角的一片老厂区,是天海科技广场。三年前,这片土地还是亚洲最大的气瓶生产企业北京天海工业公司的厂区。2018年底,占地8万多平方米的园区改造完成,今年3月正式开园。虽然找上门的企业不少,可他们认准了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VR、电子商务等领域,希望重点培育科技与商务、金融、文化等产业相融合的新业态、新企业和新行业。

“其实和天海有类似想法的新园区还有很多,文创园区的发展如今已呈现出五大新特点、新趋势。”朝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租赁经济”的物业管理模式向“服务经济”的投资运营模式升级;由传统业态的“文化园区”向新兴业态的“文化科技园区”升级;园区发展与非首都功能疏解、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实现高效联动;由简单的“物理空间拓展”向“品牌、模式多功能输出”升级;由功能单一的“产业集聚空间”向功能多元的“城市空间”升级……提质增效发展已成为各园区经营者的自觉选择。

为推动“百园工程”尽快实现目标,朝阳区相关部门将充分提供保障服务。在原有“政策50条”等专项扶持政策基础上,还将筹建世界知名文化产业园区协同发展联盟,提速园区国际化建设进程;通过“百园工程”园区运营管理培训班等平台,提升园区专业化运营管理水平; 同时发挥全国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文创实验区信促会等平台作用,统筹各方资源。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李洋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