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14日,“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8位代表上台分享传递正能量的感人故事。现将报告摘登如下,让更多的人知榜样、学榜样、做榜样,让“学榜样我行动”的美好风尚在京华大地经久不衰。
报告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代表殷金凤
在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呼北社区,大伙儿都管我叫“解难书记”。我在这儿当了近20年的党委书记,想尽办法为居民解决各种困难。
呼北社区是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开放式老旧小区。近几年社区里最难解决的事儿就是停车!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人多、路窄,又没有物业公司的老旧小区,堵成一锅粥是常事儿。
我开始琢磨,怎么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停车难问题?最后决定,让居民自己说了算!
我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里面就三道题:小区停车要不要管理起来?怎么管,是居民自管还是引进停车公司?交多少钱合适?
为了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我们晚上八点开听证会,大家集思广益,你一言我一语,意见不一,第一次听证会成了“炒包子会”,不欢而散。
我又发动党员、楼门组长挨家挨户宣传、做问卷调查,带着社区工作者分成小组,每天早上六点多在小区门口宣传。冬天的寒风把我们的脸冻得通红。此举却感动了不少居民,等第三次再开听证会的时候,大家就很理智了。通过商量,我们成立了“呼北停车公司”,每辆车一个月才交100元。
现在,我们小区虽然没有一个固定车位,没有一个私安地锁,但进来的车都有地儿停。为了鼓励子女们常回家看看,我们每个月还专门给他们80个小时的免费停车时长。这个做法一传十十传百,全国各地很多社区都来参观学习,我们算是探索出了一套居民自治的成功经验!
大伙儿都管我们社区工作者叫“小巷管家”,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事儿,什么都管,一点儿不假。做社区工作,为的就是给居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停车难的问题解决了,买菜难更需要解决。我们把社区中心位置一个300平方米的自行车棚进行改造,把原来三分之一的面积改造成智能刷卡存车,剩下的空间,还是让居民说了算。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经大家一商量,办成一个便捷便民的综合服务中心。
原来的呼北社区“难事多、怨气多、牢骚多”,现在已经是“风清、气正、心齐”的全国文明单位。我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19年,我会继续为居民解难事、办好事,让生活、工作在我们社区的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当好我的“解难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