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学员文章

2019-07-11 08:32 北京日报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破解新时代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学员就首都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精准扶贫、网络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开展专题调研、研讨,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路建议,撰写了一批理论性、应用性兼备的文章。现从中选编21篇,以飨读者。

北京金融业的发展重点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 杨书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视察北京、五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在这种背景下,北京金融业未来应当如何发展呢?

坚持“功能化”定位,紧紧围绕首都功能建设。一是围绕高精尖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加大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围绕区域交通一体化,综合运用银团贷款、发债等方式,加大京津冀区域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快构建基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为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提供有力支撑。四是通过金融机制促进区域过剩、落后产能出清和产业优化,积极服务非首都功能企业、市场有序疏解至河北、天津。

坚持“区域化”协同,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紧紧围绕“一核两翼”格局来提升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力。一是加强三地金融政策的衔接,搭建常态化金融合作对接机制,为重点合作项目和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二是打破行政区划束缚,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三地互设分支机构且不占用监管指标,引导北京金融资源流向天津、河北等地,改变三地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局面。

坚持“科技化”赋能,加强科技与金融的有机融合。目前,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通过资金链激活创新链。一是加强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基金、创业投资等领域积极先行先试、完善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金融“北京模式”。二是加大金融对基础科学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卡脖子”领域攻关的支持力度,服务科技强国战略,为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发挥金融力量。三是从战略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力争使北京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企业、人才、投资的首选之地,同时探索类似金融“监管沙箱”性质的监管实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科技+金融”更好地融合,为金融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监管与创新生态环境。

坚持“多点化”布局,优化首都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建议北京借鉴伦敦经验,打造多点化的金融功能区。在加大金融街区域拓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丽泽商务区、城市副中心金融资源的倾斜和集聚,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绿色金融创新中心与财富管理中心;打造丽泽商务区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金融街与丽泽商务区的一体化发展,实现金融功能的合理空间布局,提升金融资源利用效率。

坚持“国际化”发展,打造金融对外开放的战略前沿。金融开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按照北京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有序推进金融开放,通过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金融组织在京落户、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在京营业、更多外国金融人才来京发展,提升北京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鼓励金融业双向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北京金融机构更多地“走出去”,并尝试通过海外并购获得进入境外市场开展竞争的机会。

不断推进应急管理实践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 刘斌

应急管理是国家总体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下的具体政府管理行为。应急管理事件多涉及民生与社会稳定问题,一旦激化会影响总体国家安全。作为首都安全的应急“守夜人”,一定要处理好北京应急与国家安全、政府与社会、应急处置与风险管控、部门与属地关系,不断推进应急管理实践。

坚持首善意识,处理好北京应急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稳定与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北京应急管理是首都稳定与安全的预警阀和稳定器。北京安全风险点聚集,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社会情绪更容易激烈,人们感觉更加敏锐,网络金融案件维权、行政上访、涉法上诉等事件多发频发于北京;各类政治、文化、思想乃至经济思潮极易汇集北京。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点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最终危及国家安全。

坚持专群结合,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应急管理中政府与社会关系,既要把广大人民群众永远置于主体地位,更要在具体实践中充分反映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政府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落实责任、统筹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水平;着力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彻底堵塞“安全漏洞”;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动员组织应急管理社会力量,要加强社会动员的体系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维护安全;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主动承担和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更好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

坚持底线思维,处理好应急处置与风险管控的关系。风险管控可有效降低应急危机发生频次、减小危害程度,应急可为风险管控提供导向,要风险管控、应急处置、危机管理全广度施策。维护公共安全必须防患于未然。要有效分析社会发展各阶段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抓住影响群众安全风险最大、人民最关心的突出问题,统筹力量、集中根治;建立健全风险研判、评估、防控机制,坚持关口前移,抓敏感地区、敏感人群、敏感单位等关键对象;坚持问题导向抓风险排查整治,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应急管理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做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准备,有效处置。

坚持明责协同,处理好应急管理中部门与属地的关系。应急管理中的部门协同和属地上下联动,实质上反映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要求,部门分工与协作、政府权责明晰与落实是关键。部门和各级政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就如同织密织紧安全网的经纬线,可以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强大合力。各部门应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和机制、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坚决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制,强化协同作战能力,真正做到党政同责、失职追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未雨绸缪;特别是要把基层一线作为主战场,借助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组织和实践经验,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切实做好安全治理与应急管理。

做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 乔俊飞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标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人才短缺是制约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瓶颈。

目前,北京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科技创新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当前,突出问题是在第三产业中从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批发与零售业”人员占北京总从业人员的20.67%,而与科技创新城市直接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仅占8.84%。二是科技创新人才结构不合理。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近十年来,制造业从业人数呈下降趋势,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皆呈上升趋势。对标“十大高精尖产业”,目前科技人员学历层次、规模缺口大。特别是科技创新、工程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的领军人才严重不足。三是引进外埠科技人才受北京人口红线限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以后将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接近了控制红线。

2017年,英国发布《产业战略:建设适应未来的英国》白皮书,明确要加大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投入,打造世界级的高等教育体制,解决STEM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借鉴英国经验,结合北京实际,具体建议如下:

强基固本,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北京人口STEM素质。加强北京中小学学生STEM素质教育,突出“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教育,优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课外科技活动。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录取机制,突出综合评价中STEM素质的评价。

技能再造,完善终身学习机制,提高北京人口的持续创新能力。优化调整北京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政府应设立紧缺产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经费,健全终身学习和职业教育体系,打造高新技术人才培训平台,满足工程技术人员的技能再造需求。

精准施策,突出服务北京发展,提高北京人口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优化北京地区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将服务北京高精尖经济发展作为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必要条件,精准打造创新人才培育平台。鼓励和督促部属高校扩大在京招生计划,加大对市属高校的支持,保证相关待遇不低于北京地区的部属高校。

放眼世界,完善引才育才机制,形成高端科技人才云集北京的局面。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要有国际视野、容人胸怀。政府应尽快完善外埠人才进京的绿色通道,为外埠优秀人才提供便利服务。加大引进国际顶级创新人才的力度,逐步建立起与发达国家相当的薪酬待遇,解决好外籍人才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生态。

创新机制,建设科技创新园区,解决北京科技创新的源动力问题。高科技创新园区是伦敦科技创新中心的源头活水,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也应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园区支撑。借鉴英国剑桥科技园、爱丁堡生命科学基地建设经验,在北京城六区外建设以大学(特别是市属高校)和科学院所为核心的高科技创新园区,通过设立创新投资“耐心基金”、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培育大批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入驻,真正实现产学研自然融合,解决北京建设全球创新中心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

构建具有首都核心区特点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 王清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视察北京、五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强调要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构建具有首都核心区特点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重大考验,也是必须完成好的重大任务。

总的来看,距离中央、市委的要求,距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当前首都核心区在城市基层治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存在着基层组织发挥作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基层管理体系中,存在着条块间权责不对等、条强块弱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存在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的动员力、组织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首都核心区功能定位和职责使命,坚持“突出党建引领、走好群众路线、推动共治共享”的总体思路,像绣花一样提高精治、共治、法治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坚持改革思维和首善标准,形成加强城市基层治理的整体合力。一方面,深化各层面的思想再动员和认识再提高,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专题培训,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等在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重点改革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另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全市层面应加快出台《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推动在社区建设、物业管理、街巷整治等方面加快出台相关法规制度。区级层面应聚焦突出问题,围绕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接诉即办”群众诉求全响应机制、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等,形成科学严密、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的领导力、动员力、组织力。一是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深化区域化党建,做实做强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把“周末卫生大扫除”“双报到”作为重要抓手,有效地引导辖区各类组织参与地区建设。三是强化部门和重点行业党建,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改进作风,发挥不同领域联系群众的优势。四是健全党建引领下多元参与机制,发挥政府、市场专业力量、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五方”横向统筹和纵向联动作用,实现需求、民意、问题自下而上传递,资源、力量、政策自上而下汇集。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性、针对性。一是健全完善联系服务群众有效机制。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引导鼓励区、街干部多到社区走走,社区干部多到居民家里坐坐,用脚步丈量民生。二是优化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以落实“接诉即办”要求为抓手,发挥网格平台优势,探索引入第三方多渠道收集公众诉求,推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市民需求精确对接。三是完善社区议事协商机制。用好“五民”群众工作法,进一步推动“小院议事厅”等规范化建设。着力培育社区议事带头人,使居民能够更好地通过自治解决“家门口”的问题。

坚持大抓基层导向,切实加强城市基层治理的基础保障。一是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理顺街道和社区关系,建立社区职责清单,深化社区减负。探索建立“一站多居”工作模式,实行社区全响应服务制,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二是强化基层治理队伍保障。加大对基层一线的激励保障,推动人员编制待遇向基层倾斜。三是调整完善街道社区财政经费保障,确保街道社区有能力、有资源为民服务。四是推动基层治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深度运用,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高校协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 贺亚兰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要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首都文化是求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历史命题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北京高校系统把握首都文化战略定位,强化首善标准,以全国文化中心“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建设为重点,助推文化建设。一是融入首都发展,积极参与文化中心功能建设。北京优质的高校资源,为首都文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和良好文化环境,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北京理工大学虚拟视觉团队参与保障的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得到导演组和参加表演团队的一致好评。二是把握正确政治方向,首都新型智库建设明显加强。北京高校是首都新型智库建设生力军,为首都文化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43所高校建设的62个研究基地,成为首都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北京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三是发挥规模集聚效应,创新文化氛围浓厚。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创新文化营造了政策环境,开放包容的文化特征为创新营造了文化氛围。2000年-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大创新群体高校榜单上,北大以70个创新群体项目位居第一,清华位居第二,活跃的创新群体浓郁了首都创新文化氛围。四是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大学和社群文化有机融合。92所北京高校(中央部委所属38所,市属54所)隶属关系虽不同,但都融入属地公共文化建设,从文化认同感、文化融合性等维度,有效激发文化活力。北京城市学院与顺义区张镇开展传统文化挖掘与保护战略合作,挖掘梳理张镇“灶王”传统文化,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

无论是研究型、特色型高校,还是应用型、技能型高校,都要对标中央、市委要求,协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全局性”认识首都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高校与城市文化发展的互动特征,回应高校与城市治理和文化协同发展的实践诉求。建立“北京高校推动首都文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府和高校间的联动和统筹协调。二是要发掘内在潜力,以“自主性”态度发挥支撑作用。高校要积极承担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冬奥文化产品开发等任务,开放校园艺术馆、博物馆等,实现与社会资源共享。建立“街乡吹哨、高校报到”机制,从理论舆论、文化文明等方面将高校文化资源向基层输入,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融合。三是要建立高水平智库,以“融合性”为目标做好人才支持与战略储备。要育才、识才、爱才、用才、容才,把各类文化人才凝聚起来,特别要重点培养引进会展、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人才。加强校企对接联动,设立校外实训基地,搭建企业人才培养平台。创新文化学科专业设置,为学生提供品类丰富的前沿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四是要政府高校协同,以“联动性”思维实现统筹推进。建立健全政府与高校合作共建的首都文化供给模式,破解条块分割现状,提升文化产出能力。引导成立高校、文化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团组织、行业优秀从业者等组成的“首都文化发展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五是要着眼新时代,以“创新性”探索文化建设新举措。借鉴英国“弹射中心”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一批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组织结构优化的创新中心。探索高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抓实文化创意载体和产业化项目,推进新技术新应用在文化领域转化。用好文创大赛等平台,引领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营造特色鲜明的首都文化氛围。

抓住机遇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水平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 朱光好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举办冬奥会意义重大,将为新时代北京发展注入新动力。借鉴世界其他冬奥会举办城市的成功经验,挖掘北京冬奥会特色与城市资源,提升北京文化旅游发展水平,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持续举办高水平冰雪运动,提升冰雪文化旅游吸引力。都灵冬奥会后,举办高山滑雪世界杯和冰球意大利杯等大型赛事,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人数的增加;温哥华冬奥会后成立奥运遗产管理机构,陆续举办运行了4000多个冰雪类项目,持续强化城市冰雪概念。

为城市贴上鲜亮的“冬奥标签”,整合特色文旅资源。通过冬奥会,索契把疗养胜地塑造成了“体育之都”和“休闲之都”,都灵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和体育为一体的国际化休闲城市,平昌以“快乐700”为口号、打造成为亚洲冬季体育运动和旅游中心。

打造“冬奥特色小镇”,提升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知名度。加拿大惠斯勒小镇是温哥华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奥运场馆、设施都以惠斯勒进行冠名,强化了在游客心中的形象,被评为全球山地度假胜地之首;索契在冬奥会后年游客总量超过250万人次,成为第一个世界级的高山滑雪度假胜地。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的空间广度。加拿大创立“加拿大体育行动计划”,扩大冬奥会的影响;韩国开通了从仁川国际机场到平昌及江陵的“奥运高铁”,带动了区域发展。

改善文化、科技、旅游等条件,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都灵利用博物馆等特色资源举办文化盛宴,平昌举办系列特色餐饮文化活动,惠斯勒举办音乐、舞蹈以及具有土著色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形成独特的城市印记。

高效利用冬奥遗产,推进冰雪运动和冰雪文化旅游。加快冬奥遗产战略计划的实施,全面培育冰雪运动旅游市场,将北京塑造为冰雪旅游目的地。提早着手申办更多高水平的国际冰雪赛事,不断强化北京作为冬奥会主办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全面提升国内群众冰雪运动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主题项目。

联动首都文化与奥运精神,塑造冬奥会的“北京印记”。及早策划一批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戏剧、音乐、电影、舞蹈、书画等艺术活动,打造“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主题文化旅游品牌,融合中国传统服饰、古代建筑文化,开放中西合璧的文化IP,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强化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整合崇礼滑雪场、草原天路、延庆八达岭、世博园等文化体育设施、历史遗迹、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开发延庆冬奥特色冰雪小镇,集休闲旅游、越野极限和户外运动为一体,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旅游新品牌。

提升科技和旅游业服务水平,增加游客感知体验。借助AI、5G等技术,实现360度全景直播、沉浸式体验,开发游戏、电影、动漫等文化产品,全力打造“智慧冬奥”。在京津冀地区创造冰雪运动相关的“网红景点”,提升游客整体感知价值。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构建冰雪文化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各类冰雪运动人才,大力发展冰雪职业培训和教育,优化冰雪人才分类分层培养机制,集成国内院校培养、国外联合培养和职业认证等模式,培养冰雪运动管理人才。建立柔性冰雪人才应用体系,打造冰雪运动和旅游专家库、冰雪运动和旅游教育联盟或研究共同体,支持高层次冰雪人才的合理流动。

时尚创意产业赋能首都城市更新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 顾伟达

当前,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时尚创意产业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首都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向。

北京文创产业九大领域中,创意设计服务收入占比最大。第一批认定33家市级文创产业园区,有的已成为首都城市文化新地标。时尚创意产业是契合首都功能的创新产业,为城市更新注入了新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目前,北京时尚创意产业推动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时尚创意产业关注度不够。在近些年出台的相关文件中缺乏时尚创意产业政策引导。此外,城市规划中一定程度缺乏对时尚审美的关注,艺术与商业高度融合的时尚空间缺失。二是文创园区聚合效应在城市更新中作用发挥尚不明显。园区分布比较分散,尚未形成产业聚合效应,尚未实现特色化、集聚化发展和产城融合。三是文创园区发展“生态营造”思维缺失。目前园区更多是从形体上构建了一个封闭的园区形态,而未融合成一种开放的生态。四是时尚创意产业国际化互动较少。在时尚创意产业领域,北京比较成熟的品牌活动总体较少,且国际吸引力、全球影响力相对较弱。

时尚创意产业赋能首都城市更新的对策:一是城市空间规划及建设要注重时尚审美理念。建议着力打造具有文化范儿、北京范儿、国际范儿的城市时尚创意空间,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引领、时尚艺术熏陶、促进消费升级、体验品质生活的功能,真正让时尚创意空间(街区)的功能嵌入到城市更新中去。二是文创园区要更多注重专业化集聚化。文创园区要按照北京“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文化中心建设总体框架进行提升,而提升的重点方向就是园区的专业化、集聚化。专业化主要强调的是产业链的构建,集聚化主要强调的是一个或者几个子产业形成集聚效应。要重点打造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如推动一批传统产业腾退出的空间转型升级为以时尚创意设计为主题的时尚创意园区。三是城市更新需要时尚创意产业平台支撑。在市级层面,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中的时尚北京板块,兼具文化交流、产业带动、消费升级、品质生活功能的北京时装周平台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建议给予重点扶持。在这方面北京具备的文化、品牌、设计、传媒、商业五大比较优势可以助推其快速成长,伦敦、巴黎、上海等大都市莫不如此。四是要重视时尚创意人才培养。建议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内开设有时尚创意专业的高等院校的作用,通过加强国际时尚文化互动交流,为北京培养国际化时尚创意产业人才。还要注重发挥社会化、市场化的时尚文化教育培训平台在时尚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及市民时尚文化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强城市副中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 王杰群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好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对于展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风貌,助推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遗产工作面临着不足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标人文荟萃目标,系统研究工作有待加强。一些学者对通州文物古迹、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基本属于学者自发行为,在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方面仍很欠缺,在学术原创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对标国际一流定位,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短板。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欠账较多,与城市副中心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众多历史遗存未被很好保护,通州古城北部历史文化街区被割裂,瓮城遗址博物馆建设进展缓慢。

三是对标引领潮流要求,文化遗产利用水平偏低。通州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存在搭文化带建设便车上大项目,搞大开发现象,对文物景观、城市风貌造成了“建设性破坏”,未能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讲好通州故事。

四是对标智慧城市战略,人才匮乏成为瓶颈因素。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和博物馆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与城市副中心文博事业发展的需求,与建设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对此,进一步推进城市副中心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创新局,坚持统筹谋划,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顶层设计。北京市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到全国文化建设总体框架中,但是在执行层面,还缺乏顶层设计。建议设立副中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班,加强对副中心文化遗产工作的统筹调度。

二是凝共识,坚决压实责任,形成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整体保护格局。转变保护理念,将文化遗产纳入干部培训课程和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建立督促考核机制;赋予文物管理部门“一票否决权”,叫停不利于文物保护的投资项目,确保文化遗产保护落到实处。

三是续文脉,分类精准施策,实现静态保护和活化利用有机结合。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对于可移动文物,征集到博物馆,进行科学保护、研究,发挥综合效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传承人保护,引入科技因素、市场手段,让非遗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

四是谋实策,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做好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包括:加强大运河(通州段)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推进汉代路县古城遗址保护,对三庙一塔及西海子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通州南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规划保护。

五是绘新篇,用好文化“金名片”,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做足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文章,打造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品牌。对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等国家战略,推广通州三教庙在文明互鉴中的示范品牌。用好曹雪芹、李贽、刘绍棠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人效应,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形象。

六是筑平台,汇聚各类资源,为文化遗产工作提供学术支撑。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引进考古、史学、哲学、古文献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提供学术服务。

七是聚众智,强化人才储备,为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吸引、培养、储备一批城市副中心文博事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做好文化遗产人才规划,争取用三到五年,建立起一支符合城市副中心文化遗产发展的人才队伍。

进一步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吴智

北京高度重视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但在修缮保护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要在开展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分析梳理历史建筑修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工作更好地推进。

北京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现行修缮体制亟须改善。目前北京市绝大部分文保工程由财政拨款承担修缮资金,在资金申报、工期时限、财政评审、资金审计方面设置严格要求,很多文保工程不得不为赶工期、避免资金追加而减省工艺、置换材料,从而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同时,现行文物修缮项目管理方式忽视了技艺传承的需求。

二是专业人才工匠匮乏。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行业的“师承制”技艺传承慢慢弱化,导致目前北京市古建行业最年轻的技师也在50岁以上;年轻的工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关于历史建筑的专业知识非常欠缺,其修缮手艺能达到一般的房屋修缮要求,却很难达到历史保护建筑“修旧如旧”的特殊修缮要求。

三是历史建筑技艺的保护性研究和科研薄弱。当前,市文物局下属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家官方古建研究机构,其承担了更多的古建文物档案调查、鉴定等事务性工作;众多开办建筑专业的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开展针对古建技艺理论分析及替代性材料、工艺学术研究的却寥寥无几。民间古建学术机构及技术刊物更是力量薄弱。

四是评定标准不清,底数掌握不准确。2005年,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通过《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这是北京第一部关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性条例,但条例中规定的评定标准至今未出台,导致评定过程中以专家主观因素为主,很多建筑物根据年代及历史价值应被列入文物类的未能列入。

另外,法律法规滞后,严重制约整体性保护。

进一步完善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行业顶层设计,深化项目管理机制。建立文物修缮专用经费使用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在建立技工职业评级体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用工情况和技工的专业技术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到个人。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建立追责制度;建立文物古建的分类勘察及修缮标准并强制执行。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职业考评体系。对古建修缮技艺申请国家特殊保护。对于身怀古建修缮技艺绝活的老工匠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特殊待遇,并组织拜师收徒进行技艺传承。推动“文物建筑施工人员”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恢复职业评级考核,强化专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

三是加大传统建筑技艺的学术研究与科技转化。对北京市现有传统建筑学术资源提供资金、政策等支持,根据其特点和专长,进行统筹安排,规划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目标。对技术成果共同申请专利或开展其他商业合作,产生的经济效益反哺科研。

四是加大普查力度,摸清家底。加大历史建筑的普查力度,运用新技术和大数据科技手段,记录有关历史建筑的详尽信息资料。

五是树立整体保护和依法保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参照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法律规定,北京亟须针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或者《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等。

构建符合行之有效的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体系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 徐哲

中小微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为活跃的经济主体,在满足各类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稳增长、促就业与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既是市场问题、更是公共财政政策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制度与机制,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加以解决。

当前,北京市信用担保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在资金投入上,市级财政出资(含托管资金)近50亿元,分别设立了市级政策性再担保公司和三家市级政策性担保公司。在政策扶持上,建立了市级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与风险补偿机制;建立了针对本市重点扶持企业的前有财政资金补贴、后有再担保代偿补偿的融资担保促进机制。在体系建设上,北京市于2008年设立的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引导担保机构为更多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我市担保体系相对完善并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由于缺乏对担保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设计,对市区两级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资金投入缺乏统筹规划,多头投入和多头管理问题比较突出,不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一些政策性担保机构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目标,导致其追求大项目担保、追求高收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服务小微企业的意识比较淡薄、动力不足。三是各项扶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理顺,特别是应在如何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完善。四是受经济下行影响,近年来担保机构风险代偿明显增加,一些担保机构的代偿率已超过5%,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将会受到影响。

为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我市有利于促进担保行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构建符合北京市特点的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尽快制订促进北京市担保行业改革发展总体实施方案,推动方案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二是依托再担保有效使用好融资担保基金,使其发挥更大的政策功效,可以采取股权投资和基金托管的方式支持担保公司服务中小企业。三是为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的统一管理,今后市财政的代偿补偿政策不再针对个别担保机构,而是通过融资担保基金为北京再担保公司提供一定比例的补偿(或称之为“再补偿”)来体现。四是市财政资金可为担保机构的政策性担保业务提供一定比率的业务补助。再担保公司将对享受业务补助的专项担保业务实施跟踪、管理与考核。五是直接或间接享受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担保机构必须定期上报相关业务数据和客户统计信息,再担保公司在汇总并形成分析报告后定期上报融资担保基金,作为政策制订与调整的依据。六是北京市将以政策性担保体系为基础,由再担保公司作为代表与银行建立更加顺畅的银担业务合作关系,实现双方共赢。

改革和加快北京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北京中小企业发展,推动首都经济发展、扩大劳动就业、促进技术创新、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积极提升城市供水战略安全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一班 徐锦华

2014年底,南水北调来水顺利进京,每年为北京调水10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北京市用水紧张形势,形成了外调水、本地水和非常规水资源联结调剂的多元化供水格局,在长期供水“紧平衡”的情况下,较好支撑起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然而,北京城市供水存在一些问题。北京城市供水过度依赖单一水源供给带来的战略安全风险在聚集,同时人民群众对终端水质安全保障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破解“最后一公里”水质安全的民生问题也同样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情况下,“南水”已经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与此同时,“二次供水”成为城市供水的痛点与断点。城市二次供水是解决城市市政管网服务压力不能满足多层和高层建筑用户需求而采取的辅助供水方式,是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供水设施的所有权归全体业主。全市共有二次供水运行管理单位5526家,承担着170万户居民的终端供水服务。目前北京市二次供水运行日常维护运行管理很难达到城镇供水行业标准。卫生行政部门面对市场化的多元二次供水单位,很难实施有效监管。由于市政供水与二次供水连续不可分割,二次供水“最后一公里”服务出现问题后,屡屡陷入“物业喊冤、企业叫屈、群众不便”的困境。

为更好适应首都城市供水安全及品质的要求,从国家和首都安全稳定的高度,对照人民群众对供水安全的期望,按照坚持问题导向、补齐供水短板的思路,就提升北京城市供水战略安全建议如下:

一是拓展和完善多元互济的水资源保障格局。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北京供水长期的供需“紧平衡”形势,需要我们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重大战略风险,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水平。这包括:

拓展客水供应渠道。积极推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向京输水的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强化水源互联互通,形成多源互补的供水格局。继续完善输水干渠水质监测信息实时共享和预警机制,提高承接水厂的应急处置反应能力。积极探索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为北京提供应急保障水源项目的论证和规划研究。

加强本地水水源地的保护和供应。全面加强北京水源地保护和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维持并提升本地地表水、地下水供应能力。持续加强对本地水源处理设施、管线在突发情况下具备满负荷运行启动的能力。

推进北京域内原水管线及供水设施的立法保护。完善供水法规体系,细化供水全过程管理和运行维护标准,明确各方法律责任。加强输水干渠安全运行监管,有效降低外源性污染和外力破坏的风险。

二是二次供水专业化、集约化管理,延展公用服务链条,破解“最后一公里”用户终端水质安全保障难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二次供水管理是事关群众健康的大事,是补齐城市供水终端水质服务保障短板、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民生工程。这包括:

积极推动二次供水专业化和集约化管理。根据国务院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计划,顺势而为积极推进老旧二次供水管线和设施的升级改造工程,为供水企业逐步实现对全市二次供水的专业化统筹管理积极创造条件。

推进配套政策法规建设。积极推动完善现行法律条款,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提供支撑。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打通供水企业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可持续性路径。

切实加强智慧工地建设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常永春

为实现政府部门对其辖区内各建设项目在质量、安全、环保、治安维稳等管理重点上的实时动态监控,进而促进政府部门与项目的工作互通,提高工作效率,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推动管理升级,就要做好政府主导下的智慧工地建设。

然而,现阶段智慧工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少统一明确的建设标准。现阶段智慧工地平台建设主要是各软件公司依照自己对行业的了解去开发,所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象,缺少行业统一标准。

二是存在“重碎片、轻平台”的现象。施工企业现场项目管理普遍存在“缺什么、上什么”的现象,各系统之间存在不兼容和无法关联的情况,导致在企业端、项目端、平台端和软件之间无法互相共享信息。

三是目前施工现场的管理大部分无法满足智慧工地的要求。现阶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劳务管理、物资管理等系统还存在着管理盲点,与智慧工地所要达到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同时,人才缺乏,施工项目人员对智慧工地不熟悉、不支持也是重要问题。

四是政府还没有用智慧工地进行现场管理。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如质监局、建委、城管等单位,虽然也都从各自管理角度出发分别建立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系统对工程现场进行管理,但这些系统并未与主管部门的监督工作有效结合,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还是通过人工现场检查的方式来落实,在各单位人员编制固定的条件下,不能对辖区内的工程现场有效覆盖、落实监督管理,工作效率无法得到保证。

加强智慧工地建设,提高政府部门和建筑企业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城乡建设领域工程项目、行业企业以及从业人员综合信息平台。针对项目经理部管理团队、关键从业人员资格以及劳动力资源等关键信息建立统一数据库,在政府统一管理的同时,与建筑企业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并通过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与数据信息联动,进一步强化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监督与到场管理和对劳务的实名制管理。

二是建立建筑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围绕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安全监督检查、现场绿色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等主要管理点,依托现已逐步完善的“互联网+移动网络+物联网”体系,通过远程视频监控、数据信息采集的手段,在确保管理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极大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进一步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在单位资源配置下提高管理覆盖面。

三是基于上述平台的建立运营,围绕城市建设综合管理主线,打通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市容管理、安全监督、生态环境监控、质量监督、治安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链条,通过管理体制变革、管理流程再造,促进管理资源整合,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与质量,最大限度减轻政府和企业各自的重复性劳动。

四是基于上述平台的运营,通过对各类关联信息的深入挖掘分析评估,可以客观准确地展现出各级各类建筑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队伍乃至具体个人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商业信誉等信息,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客观评价、进行针对性管理或精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政府主管部门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提供科学支撑;可以为企业进一步强化自身管理质量,提高综合管理效益提供参考标准。

加强企业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胡雄光

大型国企集团的组织架构日趋扁平化,集团管控注重解决好“委托-代理”关系,注重母子公司的科学决策、风险管理、业务集成、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是通过制度体系构建实施管理流程再造,另一方面是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对称和权责对等。具体来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顶层设计“立”根本。一是“立”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体系框架及基本原则要达成共识并形成广泛的文化,在“集中不集权、分权不分散”的管理逻辑下,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业务条线“放权不弃权”,规范业务架构、技术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二是破除“管理体系孤岛”。强化集团专门的制度及流程管理机构的职能,细化集团管控的制度和流程管理体系并定期更新,检视业务流程采用统一描述语言的规范性应用情况并及时纠偏,完善统一的流程手册和岗位职责,构建统一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平台。三是先进性与实用性统筹兼顾。客观历史地分析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业界最好的案例不一定是企业现阶段发展的模板,抓住企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重点发力。

业务驱动“领”核心。一是持续坚持业务驱动、业务主导。根植业务部门作为流程拥有者的理念,主导业务信息化顶层设计、业务蓝图、业务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包括信息化年度计划预算。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统一在业务能力建设过程中,落实在业务架构上。二是持续坚持蓝图先行,制度落地。强化信息化能力建设,把业务的规章制度是否具备或者是否有清晰的安排作为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具体实施的主要前提。三是持续夯实集团管控的关键性基础。集团主导主数据体系的构建,强化企业管理和业务活动需要共用、共享的核心数据管理,打通管理闭环,实现业务横向和纵向贯通,保障业务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增强业务透明度、业务可视度以及顶层决策分析能力。

架构优化“夯”基础。一是要破除“信息孤岛”。强调业务的全局性与系统性,信息系统架构要确保系统对业务的完整覆盖,业务系统要摒弃“筒仓思维”,破除部门本位思想,用同一语言、同一口径来表达关键性业务描述,实现数据的协同。二是建立跨部门的结构化流程。用“一件事”的理念来思考和安排业务链条,推动跨部门横向拉通端到端流程,避免出现各部门都有各自的流程而部门之间的流程靠人工衔接的问题,妥善处理好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围绕效率和价值来实施制度的流程化和标准化。三是架构要不断地及时完善。坚持推动业务系统的应用监测评估,强化项目实施后评价,既要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又要针对新的情况不断更新优化。

组织机制“强”保障。一是坚持一把手工程的理念。管理理念的真正落地是信息化建设的真实要义,核心能力形成、管理制度更新完善、业务流程再造、业务资源协同等方面的内在需求要求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二是坚持建立垂直一体化组织架构。统筹协调把控系统的整体性,把制度管理、管理创新、公司治理等综合进来协同考虑,一体化组织项目的策划到实施落地,履行项目沟通与冲突处理机制,控制实施风险,聚焦管理行为的有效固化及持续优化,破除“信息孤岛”。三是整体把控业务应用协同。以财务、投资、人力等核心业务系统带动其他业务系统的协同联动推进。统筹考虑项目建设和后期持续优化,建设过程中抽调专职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培养既懂业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

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张继红

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

科技创新对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支撑不够。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着技术不高、技术不新的问题,商业模式创新多、硬技术创新少。同时,尽管北京有很好的科技创新条件和科技创新成果,但创新链、产业链、功能链等方面的合作融合仍很不充分,北京的科技创新成果仅有20%左右在京转化,科技创新能力并没有真正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高精尖产业规划布局不够合理。一是地区分布不平衡。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占到全市接近一半,怀柔等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仅占4%。二是产业园区“散、小、乱”。各个园区普遍存在主导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布局同质化的问题,招商引资内耗严重。三是产业园区与新城建设衔接不足。只注重产业的产值创造功能,而忽视了城市的服务配套功能。四是产业用地管理比较粗放。绝大多数的工业园区已开发完成,“吃瓦片”现象普遍存在,腾笼换鸟压力巨大。

企业创新投入不足,龙头企业不强。北京工业领域尚未出现一个影响全球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也缺乏像苹果、特斯拉一样的创新领军型企业。目前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6%,低于国际2%-3%的平均水平。

为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谨提出以下建议:

强化机制创新,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全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建设,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深层次对接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基金引导作用,促进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深度合作,鼓励更多资本、更多资源投向基础研究和战略硬技术。强化“三城一区”的协同,以开放共享为导向,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共建协同创新研发机构。加大对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创新券和开放实验室支持力度,为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研究开发、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

营造良好生态,推动高精尖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服务企业、服务优秀人才与团队的意识和能力。强化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集全球顶尖人才,在量子、脑科学、光电等领域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引领性、关键性技术。依托重点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开放平台,降低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前期成本。走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立足京津冀,打开产业链,主动作为,围绕重点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与河北、天津共同在完善产业链、做大产业链、做强产业链上下功夫,引导相关配套企业和配套产业优化布局,彼此呼应、互相支持,集聚产业优势,形成产业集群。

以人才为中心,构建新型产业载体。要跳出传统园区建设模式,以满足创新型人才需求为根本目标,构建新型产业载体。要遵循“以城引人、以人兴产”的城市发展新规律,注重加强城市设计,做到产城融合、疏密有致、宜业宜居。强化承载配套功能,重点围绕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等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提供高品质生活服务,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切实增强对高端创新人才、高精尖产业项目的吸引力。

及时跟踪分析,建立高精尖产业统计和监测体系。一是制定高精尖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开展高精尖产业测算方法研究,准确把握高精尖产业各行业发展状况。二是依据高精尖产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高精尖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和产出效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并长期跟踪监控。三是建立高精尖产业发展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高精尖产业政策设计、执行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修正、优化产业发展重点及结构。

用好“数”资源助力基层精细化治理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况旭

越是超大城市,基层治理越要精细。一些传统的老思路、老办法难以适应基层治理精细化的要求,而着力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破解基层突出问题,满足社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做到智慧治理、精准治理,必然是超大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的必由之路。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找准契合点,实现市场监管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市场监管和基层治理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但两者之间往往存在条块协同不够的问题。当前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及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引领我市基层精细化治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整合了监管职能,实现了“一支队伍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为破解条块矛盾,实现市场监管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无缝衔接创造了有利条件,关键是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管理、服务、资源下沉,将市场监管专业化优势与基层综合执法资源有机融合,形成合力,提高监管与服务效能。二是聚焦“最后一公里”,立足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赋权明责,探索将市场监管领域中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的事项授权街乡直接管理。三是依托“吹哨报到”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部门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机制。四是强化大数据的深入融合应用,实现市场监管数据和基层治理信息的双向驱动,闭环运行,助力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

第二,用好“数”资源,挖掘市场监管大数据支撑基层治理的潜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市场监管数据进一步集中,纵向积累了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许可、监管和执法数据,横向汇集了其他政府部门相关政务数据、行业数据和互联网数据,形成了多维度市场监管大数据资源池。如何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推动市场监管大数据下沉下去、流动起来,助力基层治理创新?一是紧贴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紧紧把握治理“难点”“痛点”,优化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二是打通用活数据。将“空间”数据引入市场监管数据范畴,实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自然人身份证号和空间坐标动态关联,推动市场监管大数据与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治安等领域的数据对接,从而更加有效地支持与服务基层治理。三是深化信用机制在基层治理的应用。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市场监管大数据为基础,建立健全信用评价管理机制,提升经营主体诚信和自律意识,驱动基层治理由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

第三,打造新应用,提高市场监管大数据助力基层治理的效能。加强应用场景设计和应用模型研发。推动市场监管大数据在市场秩序、民生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安全、违法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拓展,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服务基层治理的产品,形成更“聪明”的治理模型和基层治理方案。

抓住商业楼宇管理服务这个市场监管与基层治理的公约数,建立“精准化、智能化、可视化、协同化”的商业楼宇信息监测平台,构建覆盖楼宇企业入驻状态、经营行为和流动轨迹的全周期动态监管和服务体系,形成市、区、街道、社区、楼宇工作站的五级联动的社会共治合力。

运用基层治理现代化、智能化成果,如现有城市监控探头、传感器和AI行为识别技术,以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会议营销等市场监管高风险事件为切入点,增强风险的精准识别能力,从而提升市场监管的靶向性和效能性。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许伟

当前,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应该成为首都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首都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内涵认识不清。“知识产权”这个中文表述来自于对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意译,在英文中,这两个词既可以表达“知识资产”的涵义,又可以表达“知识资产的权利”的涵义,我们直接翻译为“知识产权”,将重点落在了“权利”上,事实上,它在更多的时候表达的是“知识资产”的涵义,是一个经济学概念。首都要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首先必须强化“知识产权”的“知识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涵义。另一方面,对政府在知识产权工作中的定位把握不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其中,创造是前提,保护是手段,运用是核心和目的。知识产权只有在运用中产生了经济效益,才能真正激励创新,也才需要保护。政府的任务应该是通过建立制度、制定政策、营造环境等方式,更好地促进知识产权的运用,在运用中进行保护,从而更好地促进创新。

北京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共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典型代表,而且是内容最明确、边界最清晰、表现形式最规范的科技成果。任何一个在本领域内居领先地位的企业,一定在本领域的专利方面居主导地位,如华为的5G专利,占了世界5G标准专利的四分之一。专利密集型企业赢利有多种模式,最常见的当然就是将专利体现在产品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也可以通过专利的买卖、转让、许可等方式直接获利。二是商标密集型产业。商标其实是品牌的标志。同样产品贴上不同的商标后,其价格会有天壤之别。品牌授权是国际上一些名牌产品赢利的重要方式,也应该成为北京重点培养的一种产业模式。三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典型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当下文化消费市场,文化IP的打造已成为文化产业各领域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故宫的文创产品年收入已经突破10亿元,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案例。

专利密集型企业、商标密集型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三种类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大多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其实是专利、商标、文化创意三者或者其中的任意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赢利来自于知识产权的综合效益。

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一是要大力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2018年底,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2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我们专利的质量与专利的数量很不相称,从而导致专利运用转化比率较低,而没有转化为产品和收入的专利就是成本,必须转变政策导向,引导知识产权从重“量”到重“质”。二是推动知识产权政策从鼓励创造向鼓励运用转变,获得知识产权并不是激励创新的真正切入点,产业化运用才是,要从市场的角度、从经济的立场来认识和把握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真正实现通过激励创新来驱动发展。三是要培育一支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我们还很缺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培养和吸引。

支持老字号企业传承创新发展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袁浩宗

“老字号”是优秀民族品牌和传统商业文化的集中代表,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老字号企业黯淡了曾经的辉煌,有的永久淹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新能力不足是老字号企业面临发展困境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老字号企业品牌创新意识有待加强。老字号企业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多数企业经营理念还停留在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阶段,尚未将品牌纳入管理范畴,遵循品牌建设的规律进行品牌塑造和品牌传播。二是老字号企业技术创新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老字号企业拥有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但传统工艺设备技术无法适应大工业时代的要求,严重影响老字号产品质量稳定、人才传承和规模扩张。三是老字号企业营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老字号企业普遍存在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忽视与现代消费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难以用现代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进行整合营销。四是老字号企业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创新。老字号企业普遍存在依靠传统手工作坊生产和传统经验管理问题,没有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经营缺乏活力和动力。

商务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老字号企业发展动态,研究制定出台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为老字号企业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但老字号企业必须主动面向市场,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创新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

对于政府而言,应该做到以下四点:第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老字号做优做强。建议设立国家或北京市专项基金、债券,专项科技计划,重点支持老字号企业保护和提升老字号传统工艺,鼓励设立传承工作室,推动老字号企业全面创新、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对专项贷款进行贴息,助力老字号做大做强。建议国家出台专项贷款贴息政策,鼓励老字号企业新建生产基地、改造更新生产工艺设备,以降低老字号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第三,不断优化营商发展环境,保护老字号创新发展。给予知名度高、建店历史长、市场口碑好的“老字号”实施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加强对“老字号”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惩假冒和侵权行为。第四,深入挖掘老字号内涵,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凝炼“老字号”传统文化,利用各种媒体及宣传手段,加大对老字号的宣传,彰显老字号品牌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对于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而言,应该做到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将品牌创新作为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老字号品牌创新,一是更新品牌形象,重塑、整合品牌传播路径,推动品牌创新;二是通过品牌延伸促进品牌发展;三是实施长期品牌管理,激活品牌的商业价值。第二,将技术创新作为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技术创新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品牌维持活力的根本,重点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技艺传承创新,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第三,将营销创新作为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老字号企业要重视消费者心理和情感层面的满足感,实施整合营销,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购物需求,提升品牌满意度和黏合度。第四,将管理创新作为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老字号企业要积极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借助老字号的文化底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四招棋”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李异

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改善,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要想从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环境,必须按照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的要求,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实现社会共治共享。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第一,发挥党建“定盘星”作用,激发基层党组织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创新活力和不竭动力。新时代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需要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框架中去考量,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力量。一是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成立党支部,吸纳更多食品行业优秀的企业家担任支部书记,促使其扛起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党建工作平台,成立行业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整合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各类党建资源,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食品安全治理优势。三是打造“党建+食品安全”品牌,通过组织主题党日、创建党员先锋队等多种方式,推动党的领导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形成生动实践,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第二,发挥社会监督“同心圆”作用,凝聚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强大正能量。随着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量也不断壮大,我们要善于引导,使其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广泛应用“12345”“12315”“社区议事厅”“阳光餐饮”“大众点评”等新旧平台,积极拓宽群众反映食品安全问题的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合理诉求。二是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将“西城大妈”等社会力量组织起来纳入志愿者队伍,有效发挥社区网格“四员一体”和“街巷长”等机制作用,共同打好食品安全“人民保卫战”。三是健全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络机制,搭建通畅的舆论监督平台。四是发挥“智慧监管”作用,与时俱进推行“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全面提升现代化水平。

第三,发挥社会组织“助推器”作用,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可持续发展。社会组织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力量,政府要积极引导其参与到食品安全治理中来。一是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行规行约和奖惩机制,完善食品行业自律机制和退出机制。二是构建科学高效的食品行业培训体系,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法治化社会化食品安全队伍,激发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充分发挥老字号等优秀食品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培育食品安全诚信文化。

第四,发挥社会信用体系“紧箍咒”作用,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诚实守信大环境。食品安全社会评价和信用体系建设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建设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第一推动力”。一是构建集行政性、市场性、司法性和社会性奖惩为一体的联动体系,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法规体系奠定基础。二是搭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对列入“黑名单”的主体实施联合惩戒,提高其失信成本。三是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实现“以信用换市场”。四是加大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探索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食品安全信用服务产业。

扎实做好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解江凌

低收入农户帮扶是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任务之一,我们要从打好三大攻坚战、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低收入农户帮扶的重要性,高标准做好帮扶工作。

当前低收入农户帮扶中存在以下问题和难点:一是低收入农户增收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老弱病残比重较大,缺劳动力;受限于实际情况,就业不稳定;部分农户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收入结构有待优化。低收入农户转移性收入占比高、增速快,工资性收入占比不到四成,政策性因素仍然是增收的主要拉动力量。三是产业帮扶效果不明显。当前产业帮扶还是主要针对低收入村,缺乏针对低收入农户的产业帮扶政策。符合功能定位、增收带动性强的好项目不多。产业项目同质化现象影响增收效果。四是社会保障力度还需加大。低保覆盖范围偏窄,社会救助和低收入农户帮扶需进一步加强统筹衔接。五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还有提升空间。社会帮扶形式仍比较单一,长效帮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市属企业、高校等参与不充分。帮扶中好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宣传力度不够。六是精准帮扶责任落实不够。一些地区和部门落实职责分工不清晰,工作对接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党组织发挥作用不充分,有的基层干部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有偏差。

我市低收入农户主要分布在生态涵养区,应当把帮扶工作与落实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统一起来,既保山护水,抓好生态建设,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动绿色发展,做到帮扶工作与生态保护两手抓、两促进。

促增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等重点工作,设立更多公益性就业岗位。探索改进生态补偿机制,将生态补偿资金更多用在低收入农户身上。依托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发展优质特色农业。畅通低收入村农产品专门销售渠道。

兴产业。建立“专家+帮扶单位+低收入村”项目指导机制。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流程,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建立项目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户积极性。加强项目监督考核,降低中介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强保障。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与低收入农户认定标准统筹衔接,降低社会救助门槛,实现“应保尽保”。加大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帮扶力度。落实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补贴政策。在危房拆除重建、加固修缮中适当提高补贴。

抓培训。加强教育培训,开展定向、定岗的精准培训,提升农户就业技能。加强对无就业意愿农户的教育和引导,提高自主脱贫意识,减少“闲人现象”。

聚合力。推进落实中心城区、亦庄开发区与低收入村户比较集中的七个山区的结对帮扶。鼓励市属企业、高校与低收入村开展结对帮扶。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帮扶的良好局面。

建队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村书记、配强村班子。在帮扶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包村干部、第一书记要真正沉下去。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和能人返乡创业。

严落实。完善帮扶考核机制,加强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干部的考核管理。加强作风建设,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字脱贫等问题,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加强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张苏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推进区县媒体转型升级的战略工程。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按照中央要求,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探索。目前,北京市整体处于“领跑”阶段。

北京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市领导高度重视。将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加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切入点。市领导提出了“六个一”的要求(下定一个决心,创造一个条件,建好一支队伍,聚合一个平台,探索一个机制,再造一个流程)。二是各区全部挂牌。各区加大机构重组力度,强化流程再造,创建融媒平台。截至2018年7月,全市17个(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级融媒体中心均已挂牌,建设速度全国领先。三是全面探索新模式。整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站、两微、第三方账号等平台资源,并按照“中央厨房”模式运行,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四是充分利用首都优势。与人民网、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北京市属媒体“强强联手”,以智库、承建、渠道等多种方式合作。

现阶段,北京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缺乏统一规划和领导,资金投入有限、资源整合不到位,降低了信息共享的效率,难以形成传播合力。二是缺乏优质内容。内容同质化严重、原创内容偏少、报道方式陈旧、表现手法单一,界面友好度、用户体验、内容丰富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都缺乏吸引力。三是服务功能缺失。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基本缺失,难以满足人们需求,用户使用率低、黏性弱。四是复合型专业人才匮乏。存在高水平人才吸引力不足、缺乏必要的退出机制、人员素质结构升级难等问题,产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等现象。

对此,我提出以下五点对策建议:

第一,切实提升用户黏性。一是以服务本地群众为重要目标确定融媒体的具体服务功能。二是驱动全区政务类的、思想宣传与新闻资讯类的、民生服务和商务类的多种资源整合进入区级融媒体中心。三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定制化的便民服务项目,让群众真正用起来、离不开。

第二,大力推动机制改革。一是制定适应新模式的科学合理、激励有效的运行体系,确保所需人才招得来、干得好、留得住。二是注重引入政治素质好、管理水平高、经营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领军人才。

第三,提升在工作决策中的地位。各区做好顶层设计、跨部门协调、统筹政策和资源,重新界定融媒体中心在党政工作全局中的位置,使之上升到决策支持层和执行层,发挥出应有功能和作用。

第四,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一是市级层面应加强规划统筹,集合首都优质资源,辅助、指导各区融媒体中心建设。二是打造统一分发又兼顾区域特色的移动客户端集群。三是建设好融媒体传播矩阵“北京云”平台,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

第五,加大资金保障。一是考虑设立市级的融媒体建设专项资金,保证融媒体中心运转的基本开支,使其运营无后顾之忧,能专心于内容生产。二是在坚持采编、经营两分开的基础上,增强融媒体中心自身的“造血”功能,使融媒体中心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价值变现,反哺主业发展,提高整体综合实力。

化解就业市场“两难”问题

北京市第16期局级领导干部研修二班 吴惠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找工难和招工难的“两难”问题依然存在,在应用型高校毕业生中尤其明显。化解就业市场“两难”问题,核心是高校要科学定位,实现内涵发展,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人才与需求的双向精准对接。

北京市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学生对区域就业优势过分依赖,主动竞争意识欠缺。北京市应用型本科高校地处北京,学校紧跟北京产业发展布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脉络,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匹配度好,学生在京就业成功率高。相对的区域优势,也让部分北京生源产生依赖性。调查显示,积极主动已成为北京高校毕业生亟须提升的职业素养。

二是学生自我认知与社会需求错位,学习后劲不足。调查得知,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了解还处在表层,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仅处于“过关”水平。学习能力和沟通与表达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职业发展。

三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就业定位不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与良好职业生涯开端的关联,但在主观上仍然重视不够,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究其原因,学生个人没有形成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缺乏系统性、个性化的规划指导。

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就业能力。首先,政府要加强高校分类指导,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一是政府要推进地方高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分类指导。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主要倚重政府投入,目前政府对各类高校的评定过度依赖学科评价,应用型高校几乎没有优势;政府应尽快建立分类评价标准,推动应用型高校建设。二是政府要主动为高校和企业“做媒”,从政策上支持产教融合,推进构建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为一体的育人模式,推广共建专业、共建课堂、订单式培养等途径,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其次,学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一是明确办学定位,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在办学定位上要突出为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按照北京市社会需求优化学科增减专业。二是调整课程设置,创新培养模式。学校探索“知识面宽,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北京相结合”的多元课程体系,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嵌入学生培养计划。三是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引进企业技术人才充实“双师”队伍,大力倡导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要勇于突破现有学科框架,注重对教学方式、教学环节的创新,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最后,学生要加强职业规划,主动提升就业能力。一要夯实专业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据北京市近三年毕业生调查显示,学习能力位居最能满足实际工作要求的首位。二要提高主动意识,增强职业规划能力。大学生个人要结合自身情况和需求,制订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学校要完善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机制,提供系统化、个性化的规划指导,激发学生生涯发展意识、规划能力。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