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西城区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亮相

2019-07-11 14:59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西城: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今天亮相

六大陈列展厅,包括百余件展品,配备数字沙盘、手机AR、多点触摸屏等多媒体展示手段……今天(11日)上午,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在位于烟袋斜街的广福观内正式落成,未来这里将成为什刹海历史文化的展示中心、保存区域文化记忆的载体、地区文化服务的传输和配送枢纽、弘扬爱国主义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地、区域资源优化共建的平台。

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所在的广福观始建于明代,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地处大运河文化带和北京中轴线的交会之地,与恭王府、宋庆龄故居等众多文物景点为邻。广福观建于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历史上曾为总理全国道教机关“道录司”的所在地,后逐渐变为民居。2007年,西城区政府启动了烟袋斜街特色街建设工程。在什刹海街道的努力下,于2008年顺利完成了广福观内的住户腾退,开启了广福观的修复工作。在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多组清代彩绘。2008年8月,广福观修复后首次开放。2011年,被认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自2017年开始,西城启动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的策划,经过两年多的筹备与建设,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正式亮相。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占地面积1530平方米,建筑面积753平方米,共有六大陈列展厅,包括百余件展品,配备数字沙盘、手机AR、多点触摸屏等多媒体展示手段。

今年是西城区实施“十三五”文物保护行动计划的第三年,通过2017年、2018年两年的艰苦奋斗,西城区计划实施的52处直管公房文物腾退项目已全部启动,提前超额完成计划目标,文物腾退成果显著,腾退比例90%。其中,京报馆(邵飘萍故居)、绍兴会馆等27处文物全部实现腾退。

在大规模实施文物腾退的同时,西城区也在积极推进腾退后文物的合理使用,特别是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探索文物活化使用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在实践的基础上,西城区积极总结经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文物资源利用中来,打造更多优质项目,让文物活起来,实现文化传承传播价值最大化。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张骜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