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昨天成立临床大数据中心、数字医疗与医疗机器人中心、人工心肺中心、智慧健康中心、医学转化影像中心、可穿戴/可植入医疗设备中心,每个中心实行双主任制,由清华大学理工学科领军学者与临床医学院医学专家共同担纲。
为推动临床医学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清华大学于2016年1月成立精准医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透露,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和其相关的代谢性疾病一直是精准医学研究院的重大主攻方向。几年来,精准医学研究院已启动了50多项医工结合的研究计划,一部分研究已初见成果。
精准医学研究院成立六大医工结合研究中心,确立六大重点研发方向。聘任尤政、孙家广、吴澄、张钹、雒建斌、程京、董家鸿、陆建华、戴琼海9位院士担任六大中心首席专家;聘任清华大学理工学科领军学者与临床医学院医学专家担任六大中心主任。
董家鸿透露,精准医学研究院将依托清华长庚医院进行实体化运行,计划把清华长庚医院三号楼两万多平方米空间作为精准医学研究基地。目前,清学长庚医院、玉泉医院和华信医院引进了一批医术精湛,同时又有良好学术科学研究能力的学术型医生。这批医生将成为研究的主力,他们会把精力主要用于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健康科技产品的研发。“我们要在医生当中培养出医师科学家和医师发明家。”董家鸿说。
精准医学研究院还将吸纳医药、科研创新企业,构建“医研企”融合创新联盟,从临床问题与市场需求出发,医工结合,进一步研发出服务于民众的健康医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