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运河12公里河道9月通航

2019-08-01 15:25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通州将打造“一城”、“两廊”、“三网”、“多点”水系景观

本报讯(记者孙颖)站在通州五河交汇处的大光楼上往下望去,水面波光粼粼,楼下北运河北关闸下,一道狭长的船闸挨着运河西岸正在修建。今年9月,北运河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2公里河道将实现通航,汛期过后将完善船闸等设施,并加强夜景、绿化等的建设,让人们感受到亲水之乐。

昨天下午,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建设委员会就“进一步加强城市副中心滨水空间与水环境规划建设管理”的专委会提案开展督促办理。委员们先来到五河交汇处,登上大光楼观看北关闸的全景,大闸最西侧桥洞向南延伸出的一条窄窄通道引起委员们的关注。

相关负责人介绍,北运河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2公里河道计划在今年9月实现通航,这个通道是北运河通航时使用的船闸,设计通行能力为50人的游船。

随后委员们又来到宋庄蓄滞洪区视察调研,这里是“通州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构建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分洪体系,最大限度在城市副中心外围分流洪水,为营造安全有活力的副中心亲水岸线提供条件。

北京境内有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和蓟运河五大水系,其中城市副中心所处的北运河水系,是唯一一条发源于北京的河流。市水务局目前正在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系景观指导性方案》,统筹考虑水系治理中的防洪安全、水岸空间协调、水生态修复、滨水文化展示、市民亲水需求5个目标,对“一城”(城市副中心)、“两廊”(北运河、潮白河)、“三网”(城北、城南、两河水网)和“多点”(蓄滞洪区、湿地、湖泊、滨河公园)中的水系进行功能和景观风貌定位,将各河流或河段分别划分为生活休憩、商务休闲、旅游观赏、郊野原生、历史文化5种功能类型。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实现北运河全线通航是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通航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同时,为展示大运河北京段的魅力,通州区已经制定了沿河夜景照明方案,并正积极推动北运河沿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和展示工作。

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副中心控规提出了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将以大运河为主脉,恢复部分河流历史故道,疏浚治理主要河道,构建树状河网结构,形成约18平方公里水域,贯通约163公里连续滨水岸线,营造约40平方公里滨水空间。同时改善滨水交通条件,加强桥梁规划设计,建设连续贯通的慢行系统,增加直达河岸通道,促进滨水空间回归居民生活。

委员们在调研后建议,“蓝绿交织”要把人放进去。应统筹规划,将河道内水体、河道两侧绿化带以及道路等滨水空间三个空间层面共同组成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廊道系统,与沿线的历史文化遗迹、开放空间、公共设施以及重点开放区等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实现了水系之间的连接,也通过河流横断面上蓝、绿、灰三种元素的融合实现水系的可达。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