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住瀛,又名刘士章,1901年出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麻峪村的一个中农家庭。幼时勤奋好学,乐于助人,他家有一户邻居,生活十分贫苦,他时常拿自家的米和咸菜接济这户邻居,邻里乡亲都夸他宽厚、聪慧。在保定育德中学读书时,他课余时间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俄国十月革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1年刘住瀛中学毕业后,回乡任麻峪村小学老师,后到石门营小学任教。五四运动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让刘住瀛从中看到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希望。随着思想的进步,刘住瀛结识了一批进步青年。有时,他还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十几名进步学生在麻峪村东的黑头山上聚会,探讨人生,抒发革命情怀。
1927年,刘住瀛弃笔从戎,经人介绍入伍,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中,刘住瀛深切感受到了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造成的苦难,他痛彻肺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29年,刘住瀛随部队南下进驻河南省,受党组织委派担任开封市地下党负责人。随后开始在开封市、郑州市一带积极地开展革命工作,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共产党员和建设地下党组织,多次为党组织提供情报、传递宝贵信息。
1930年11月2日,中共开封地下党组织为了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组织集会散发传单。在那次活动中,刘住瀛遭到逮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他拒不吐露革命机密,坚贞不屈。
1930年11月7日,刘住瀛被国民党反动派押到开封西门外大操场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
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